◎文/廣西·李艷鳴
素食人群是脂肪肝的“候選人”
◎文/廣西·李艷鳴
為了躲避“三高”的襲擊,侯先生近年來一直以素食為主,可前段時間體檢,竟然查出患上了脂肪肝,這讓侯先生百思不得其解。明明自己每天都是以米飯、面包、青菜為主,為何還會得脂肪肝?對此,營養(yǎng)專家表示,脂肪肝并不一定是攝入高脂肪食物多了才發(fā)病,也不是胖子的“專利”,飲食上只吃素的人群,也是脂肪肝的“候選人”。
正常情況下,人體肝臟的脂肪含量約5%,當脂肪含量超過10%,就形成了脂肪肝。肝臟里的脂肪成分主要是甘油三酯,甘油三酯最大的來源是自體合成。如果脂肪攝入少,可能會讓人吃更多主食,以滿足飽食的感覺。而米飯、面包、蛋糕、餅干、甜飲料等食物含有大量糖分和淀粉,進入體內(nèi)后,超過了代謝的量,就會轉(zhuǎn)化為甘油三酯,肝臟若儲存過多的甘油三酯,就會轉(zhuǎn)變?yōu)橹?,從而形成脂肪肝。一碗飯大概?兩,約有45克的碳水化合物,所以吃過多米飯,熱量超標之后也會轉(zhuǎn)化為脂肪儲存在肝臟里。
對于素食人群,應注意從食物中攝取優(yōu)質(zhì)的蛋白質(zhì)和脂肪,以增加飽腹感,滿足營養(yǎng)需求。要避免吃太多的精制碳水化合物,如白米飯、白面包、餅干、蛋糕等,這些食物飽腹感不強,很容易吃得太多而導致熱量超標,產(chǎn)生脂肪。每天應攝入50~100克豆制品,同時要選擇好的食用油脂,如橄欖油、茶油、堅果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