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 陽,史 盼,陳 靜
洛陽市中心醫(yī)院康復科,河南 洛陽 471000
手術結合康復治療手部燒傷后瘢痕攣縮的臨床效果體會
寧 陽,史 盼,陳 靜
洛陽市中心醫(yī)院康復科,河南 洛陽 471000
目的 觀察手術結合康復治療在手部燒傷后瘢痕攣縮中臨床效果。方法 選擇我院2013年7月~2015年12月收治的38例手部燒傷后瘢痕攣縮患者,隨機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所有患者均給予常規(guī)手術治療,觀察組患者術后給予康復治療,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指導性手部功能鍛煉。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日常生活活動能力(ADL)。結果 治療前兩組患者ADL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ADL評分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數(shù)據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手術結合專業(yè)康復治療對燒傷后手部瘢痕攣縮療效顯著,可有效改善患者手指活動度、靈活性和協(xié)調性,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
手部燒傷;瘢痕攣縮;手術;康復治療
手部燒傷后瘢痕攣縮是臨床常見疾病,瘢痕攣縮可致手部畸形,造成手部功能障礙,給患者生活、工作等帶來極大不便,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同時還對家庭及社會帶來一定的負擔[1-2]。臨床治療手部燒傷后瘢痕攣縮常采用手術矯正治療,其效果確切,但復發(fā)率較高,因此,專業(yè)的、長期的康復訓練在整個治療過程中發(fā)揮著關鍵作用??祻椭委熆杉铀倩颊呋謴停A防瘢痕攣縮再復發(fā),提高治療效果及患者生活質量[3]。近年來,我院對部分手部燒傷后瘢痕攣縮患者給予手術治療結合康復治療,臨床效果理想,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7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手部燒傷后瘢痕攣縮患者38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男11例, 女8例,年齡18~43歲,平均年齡(31 .4±7.2)歲,患肢26只,其中遠指間關節(jié)畸形8只,近指間關節(jié)畸形11只,掌指關節(jié)畸形7只。對照組男10例, 女9例,年齡21~46歲,平均年齡(33 .1±6.8)歲,患肢24只,其中遠指間關節(jié)畸形5只,近指間關節(jié)畸形12只,掌指關節(jié)畸形7只。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 .05),分組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知情自愿參與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納入標準
納入符合手部單純燒傷后瘢痕攣縮診斷標準,需手術治療患者,年齡范圍18~50歲,自愿配合完成本研究好的患者。排除手部肌肉、肌腱、骨骼及神經受嚴重損害患者;排除合并其它嚴重疾病不能耐受手術者;排除合并嚴重精神障礙、語言交流障礙,不能配合完成本研究的患者。
1.3 方 法
據兩組患者實際情況給予松解、瘢痕切除、厚植、皮瓣修復術等手術治療。對照組患者術后給予常規(guī)指導性手部功能鍛煉干預。觀察組患者術后給予康復治療干預,內容包括加壓治療、溫水治療、主被動手指活動、作業(yè)療法。患者拆線后每日穿戴專用彈力手套,壓力范圍1.8~3.5kPa(據患者實際情況及耐受度適當調整),每日穿戴時間保持在20小時以上,每30天一療程,持續(xù)治療3個療程,期間每療程治療結束后據患者情況重新配置彈力手套,調整壓力。傷口基本愈合或良好愈合后進行溫水治療,在不影響傷口愈合或造成感染的情況下可盡早進行,將患肢置于35~40℃溫水中做適量主動或被動手部運動,每日2次,每次15~20 分鐘。拆線后進行手指主動或被動運動練習,練習內容包括手指伸直、內收、拇指對掌、掌指關節(jié)屈伸、指間關節(jié)屈伸等,每次動作盡量達到最大活動范圍,以患者耐受為限,每日早、中、晚各1次,運動時間20~30分鐘,持續(xù)訓練90天。同時,為患者選擇簡單日常活動進行訓練,如洗臉、刷牙、梳頭、穿衣、吃飯等,注意由易到難的順序進行。
1.4 觀察指標
日常生活活動能力(ADL)。采用ADL量表[4]評價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總分100分,生活完全依耐為評分20分以下;生活需要很大幫助為評分20~40分;生活需要幫助為評分40~60分,生活基本自理為評分大于60分。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研究數(shù)據采用SPSS19.0軟件包分析,(x s!)表示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分,并采用t檢驗,檢驗標準α=0.05。
治療前兩組患者ADL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ADL評分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數(shù)據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隨著醫(yī)療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成熟,燒傷治療在臨床已具有較高的成功率,但治療后瘢痕攣縮等并發(fā)癥任然具有較高的發(fā)生率,易引起攣縮畸形,特別是手部燒傷后瘢痕攣縮,可能導致手部功能障礙,給患者生產生活及外形美觀帶來嚴重影響。經大量研究及臨床經驗表明[5-7],手部瘢痕攣縮術后恢復不良或再復發(fā),其原因可能與患者術后康復治療關系密切。
表1 兩組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比較(分,x !s)
手部燒傷后瘢痕攣縮經手術治療后通常給予門診指導性手部功能鍛煉,以促進患者恢復,但臨床效果往往不甚理想。術后康復治療是根據手部燒傷瘢痕攣縮術后情況針對性制定的康復治療計劃和措施,包括加壓療法、溫水療法、主動被動手指運動和作業(yè)療法,通過專業(yè)治療方案和詳細的治療措施,敦促患者按時按量完成治療,促進術后恢復,提高治療效果,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8]。本研究中,對照組患者術后僅給予簡單手部功能指導性康復鍛煉,即穿戴彈力手套和主被動手指活動,其ADL評分較治療前明顯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得到明顯改善;觀察組患者經術后康復治療,ADL評分顯著高于治療前,且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數(shù)據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梢娍祻椭委煂颊呤植快`活性、協(xié)調性及活動度等功能恢復明顯優(yōu)于常規(guī)治療,患者生活活動能力顯著提高,臨床療效突出。
綜上所述,手術結合康復治療對燒傷后手指瘢痕攣縮臨床療效顯著優(yōu)于常規(guī)方法,可早期對患者展開專業(yè)、全面、持續(xù)式、漸進式的康復治療,把治療過程延續(xù)到患者日常生活當中,從而取得良好的治療和預后效果,有效防止再復發(fā),顯著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1]金凱頻,王錫華,呂政綱,等.手術聯(lián)合康復治療手部燒傷后瘢痕攣縮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6,(1):55-57.
[2]許學文,岑瑛,石健林,等.燒傷后手指瘢痕攣縮畸形綜合治療的臨床研究[J].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2006,20(9):902-905.
[3]趙曉峰.張會生.皮片和皮瓣移植在面部、頸部、手部及其他功能部位燒傷瘢痕修復中的應用[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7,11(25):4985-4987.
[4]馬寧,李宏.小兒功能部位瘢痕攣縮的矯治[J].山東醫(yī)藥,2007,47(18):32-33.
[5]胡亮,肖貴喜,于冶,等.人工真皮復合自體刃厚皮移植治療大面積燒傷瘢痕攣縮[J].浙江臨床醫(yī)學,2014,(7):1091-1092.
[6]展望,游文健,林遐,等.手術結合康復療法治療小兒手部瘢痕攣縮[J].中華物理醫(yī)學與康復雜志,2011,33(7):522-523.
[7]張會堂,楊崇志,柴玉蘭,等.早期功能部位整形手術對深Ⅱ度燒傷創(chuàng)面愈合后瘢痕攣縮畸形和關節(jié)功能障礙的影響[J].創(chuàng)傷外科雜志,2015,(5):452-454.
[8]張夢思,付晉鳳,劉軍,等.兒童下肢燒傷后嚴重瘢痕攣縮臨床治療體會[J].昆明醫(yī)科大學學報,2014,35(6):164-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