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永暖 魏忠梅 盧金菊 張麗貞 劉志敏
家庭賦權護理對神經外科危重癥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段永暖 魏忠梅 盧金菊 張麗貞 劉志敏
目的 家庭賦權護理對神經外科危重癥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選取入住河北醫(yī)科大學第二醫(yī)院神經外科監(jiān)護室的危重癥患者248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2013年4月~2013年10月收治入院的患者設為對照組,2013年11月~2014年4月收治入院的患者設為實驗組,各124例。對照組患者及其家屬采用科室常規(guī)護理,實驗組患者及其家屬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家庭賦權護理干預。干預4周后采用家庭賦權護理問卷(賦權心理護理、舒適服務、必要信息維度)調查患者的護理效果,采用SF-36量表調查2組患者生活質量,并對調查結果進行比較。結果 家庭賦權護理干預4周后結果顯示,實驗組賦權心理護理維度、舒適服務維度、必要信息維度3個方面的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 SF-36量表中“生理功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精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精神健康、總體健康評分”項目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均P<0.05)。結論 由護理人員提供的家庭賦權護理有利于改善神經外科危重癥患者的心理接受程度,提高其生活質量。
家庭賦權護理;危重癥患者;生活質量;SF-36量表
家庭賦權護理是指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醫(yī)護人員將患者的護理任務部分賦權給患者家屬,讓有能力的患者家屬參與進來,與醫(yī)護人員共同參與患者的日常護理中,并將所獲的護理要點應用到患者的護理中,本護理理論已被應用到部分疾病的護理當中[1-2]。因神經外科危重癥患者多是突然無先兆的發(fā)病,患者及其家屬均無思想準備,尤其是患者家屬,對突然發(fā)病的患者無所適從,心理壓力巨大[3],患者尤其是患者家屬急需了解患者疾病情況、治療及預后等有關知識及日常護理措施。研究發(fā)現,患者及其家屬對疾病的充分了解,良好的心理狀況及參與日常護理工作等對患者疾病的康復和預后有重要的影響[4]。因此,本研究將家庭賦權護理應用到神經外科危重癥患者的護理工作中,結果顯示,家庭賦權護理實施效果較好,能明顯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F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入住河北醫(yī)科大學第二醫(yī)院神經外科監(jiān)護室的危重癥患者進行研究。納入標準:患者年齡在60歲以下,無心肝腎疾病,無精神疾病,以前未接受過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患者家屬年齡為18歲以上,與患者的關系為父母、配偶或子女,溝通不存在障礙,對研究知情同意、愿意參加本研究。排除標準:患者及其家屬有精神疾病,患者住院時間20d以內,患者家屬無法進行有效溝通、不愿參與本研究。共納入248例患者,其中,重度腦梗死者58例,重型顱腦損傷者50例,高血壓腦出血者76例,各種神經系統(tǒng)腫瘤手術后病情危重者64例。將248例患者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為2013年4月~2013年10月收治入院的患者,實驗組為2013年11月~2014年4月治入院的患者,各124例。其中,對照組124例患者中男50例,女74例,年齡30~50歲,平均(43.37±7.21)歲;實驗組患者124例中男56例,女68例,年齡30~50歲,平均(41.63±5.28)歲。2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本組患者采用神經外科常規(guī)護理,如生命體征監(jiān)測、急救護理及急救后護理、早期腸內營養(yǎng)支持、心理護理等。
1.2.2 觀察組 本組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進行家庭賦權護理干預:(1)舒適護理:賦權時,要認真考慮被賦權人員的身體是否健康、適應能力如何、與患者是什么關系等情況,護理人員應強調每項工作的要點,首先讓被賦權人完成一些風險小、易完成的工作,盡量滿足被賦權人的能力,以建立起自信心;或者賦權給有能力的患者家屬,讓他們參與到護理患者的工作中,更多地照顧患者,了解患者的病情狀況,以減少恐懼、不安心理。(2)心理護理:神經外科危重癥患者多是突然無先兆的發(fā)病,患者及其家屬均無思想準備,尤其是患者家屬,對突然發(fā)病的患者無所應對,心理壓力巨大。因此,護理人員必須給予患者家屬及時有效的心理疏導,消除焦慮、恐懼等負性情緒,使其更好地幫助患者度過危險期,降低死亡發(fā)生率。(3)家屬的賦權責任與權力:患者家屬被賦權后,患者家屬可得到疾病信息、醫(yī)療用品及表現的機會,患者家屬能享受到被尊重、被理解、主動爭取的精神支持,同時患者家屬應將這種積極的精神支持傳遞給患者,讓患者感受到來自家屬的支持力度,具有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4)開放式溝通:通過醫(yī)護人員與患者家屬或患者之間的交流,讓患者家屬與患者之間平等進行無障礙溝通,讓患者家屬隨時了解患者的生理及心理情況,及時對患者進行心理安慰、鼓勵,讓患者感受到來自家屬更多的精神支持。(5)賦權監(jiān)督:在賦權期間,醫(yī)護人員把權利賦權給患者家屬后應進行監(jiān)督,檢查賦權應用情況,保證賦權有效。
1.3 觀察指標
1.3.1 家屬賦權護理問卷調查 根據文獻[5-6]相關內容自編《神經外科危重癥患者家屬賦權護理量表》,本量表共包括45個項目5個維度,其中與患者相關的為賦權心理護理維度、舒適服務維度、必要信息維度,采用Likerts Scales五級評分法:1分為“完全不同意”;2分為“不同意”;3分為“不確定”;4分為“同意”;5分為“完全同意”。維度得分越高,表明患者對賦權護理的認同程度越好。
1.3.2 生活質量評價 采用SF-36量表[7]對2組患者生活質量進行評價。本量表共包括8個維度35個問題,每個維度包括2~10個問題。8個維度為:生理功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精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精神健康、總體健康。得分按百分制計算,最終得分為標準分=(實際分數-該維度最低得分)/(該維度最高得分-該維度最低得分)×100%。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質量水平越高。
1.4 調查方法 護理干預4周后護理人員進行問卷調查,統(tǒng)一指導語,不干擾患者填寫問卷,并統(tǒng)一收回問卷電腦錄入以備統(tǒng)計分析。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家庭賦權護理效果觀察 家庭賦權護理4周后結果顯示,實驗組賦權心理護理、舒適服務維度、必要信息維度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實施家庭賦權護理后評分結果比較(x±s,分)
2.2 2組患者干預4周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2組患者干預4周后SF-36量表評分結果,各項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干預4周后SF-36量表評分結果(x±s,分)
神經外科危重癥患者發(fā)病突然,患者及其家屬無法面對突如其來的打擊,患者及其家屬大多存在焦慮、恐懼等心理,而患者作為受害者最需要第一時間從家屬那里獲取安慰、鼓勵和精神支持。根據患者及其家屬的上述心理特點,本研究有針對性的對患者家屬進行了家庭賦權護理。根據患者的心理變化,護理人員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了疾病相關知識的講解,給患者以全面的心理護理和心理疏導,給予鼓勵,消除患者的焦慮、恐懼、緊張等情緒。對患者來說,患者家屬是患者最有力的社會支持來源,家庭賦權護理實施給患者家屬,患者家屬可以根據患者的日常生活特點、性格、與人交流方式等方面對患者進行護理,并給予患者及時的幫助。因此,家庭賦權護理既是一個過程又是一個結果[8]。與傳統(tǒng)護理模式不同,賦權護理實施中,護患雙方地位平等,患者不是被動服從,對患者家屬及患者來說,他們享有更多的選擇權及決定權,極大地提高了患者或其家屬的自信心。且賦權護理的實施是以尊重、信任為前提,護理過程中可以幫助患者正確識別其擁有的權力及選擇和決定的能力,鼓勵患者對自我健康的途徑加以選擇,并勇于對疾病康復效果承擔責任。也具有共同參與的特點,護理人員應盡可能幫助患者或其家屬盡量參與治療和護理工作中目標的設定、決策、效果評價,護理人員的監(jiān)督干預可以更好地輔助患者對護理行為和方法進行及時有效的調整。
本研究中通過實施家庭賦權護理干預后,實驗組患者在“賦權心理護理、舒適服務、必要信息”維度方面的評分均顯著高于未進行賦權護理的對照組,結果表明,對患者家屬進行家庭賦權護理后,顯著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增加了患者對護理干預的滿意行為。本研究中SF-36量表調查結果顯示,實驗組在總體健康、精力、精神健康、軀體疼痛、社會功能、生理職能以及生理功能這8個維度方面的評分均高于對照組,結果表明,家庭賦權護理的實施顯著改善了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患者可以更詳細、更積極的了解與本身所患疾病有關的健康知識,從理論上理解神經外科危重癥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及預后等情況,進而改善自身的心理狀態(tài)、精神狀況和社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本研究結果與其他疾病方面的研究結果相似[2,9]。
綜上所述,家庭賦權護理干預可以明顯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但目前國內對賦權護理的應用主要集中在患者或家屬方面的研究,對神經外科危重癥患者的護理也只是做了一小部分工作。因此,本研究認為,家庭賦權護理理論仍有待繼續(xù)研究,逐步完善,為指導護理實踐工作中所需要關注的重大研究課題提供參考。
[1] 孔艷莉.家庭賦權理論在立體定向引導顱內電極埋藏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4,30(5):39-40.
[2] 董菲.家庭賦權理論在慢性胃炎伴胃黏膜萎縮糜爛病人護理中的價值及對病人依從性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5,13(14):1268-1270.
[3] 許瑞剛,周朋森.169例神經外科重癥患者的監(jiān)護及護理[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1,13(2):112-113.
[4] 張華.全面護理干預在神經外科患者急救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4,17(15):131-132.
[5] 劉亞楠,李紅.Delphi法篩選危重癥患者賦能心理護理量表條目的初步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28):558-559.
[6] 崔文香,尋明蘭,尹吉善.授權賦能概念及其在護理人力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12(3):67-70.
[7] Moriel GM.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and stable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disease[J].Arquivos Brasileiros de Cardiologia,2010,95(6):691-697.
[8] 楊廷忠,施衛(wèi)星,亮文.自我效能增強:臨床護理的一種思路和方法[J].中華護理雜志,2011,39(5):393-396.
[9] 李貞貞,周露,李現紅,等.基于賦權理論的家庭訪視對艾滋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5,37(15):1576-1581.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Family empowerment care on quality of life of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in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Methods 248 cases of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in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were selected as subjects, the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April 2013 to October 2013 were to be control group, and the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3 to April 2014 were to be experiment group, each 124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of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used the department routine care, the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in the experiment group were based on the control group and added empowerment nursing intervention. Four weeks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family care questionnaire survey empowerment (empowering psychological care, comfort, information necessary dimension)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SF-36 survey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quality of life between two groups, and the survey results were compared. Results Four weeks after Family Empowerment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score of empowering patients psychological care dimension, comfort dimension, the necessary information dimension scores in the experi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scores of the item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physical function, bodily pain, energy, social function, role emotional, mental health, general health score" in SF-36 scal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ll P<0.05). Conclusion The family empowerment provided by the nursing staff will help to improve psychological acceptance of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in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and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Family empowering care;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SF-36 scale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058
2013年河北省衛(wèi)生廳指令課題 (20130161)
河北 050000 河北醫(yī)科大學第二醫(yī)院河北石家莊 (段永暖魏忠梅 盧金菊 張麗貞 劉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