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孫華 季冬敏
屋塵螨過敏原淋巴免疫治療特應性皮炎臨床應用價值探討
舒孫華 季冬敏
目的 探討屋塵螨過敏原淋巴免疫治療特應性皮炎臨床應用價值,并探究其臨床適用性。方法 選擇86例特應性皮炎患者作為研究病例,根據(jù)治療方案不同,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2組,各43例。對照組患者給予皮下注射進行治療,研究組患者給予屋塵螨過敏原淋巴免疫進行治療。觀察2組患者治療后各項臨床指標的情況;并比較2組患者治療前后特異性IgE及特異性IgG 4。結(jié)果 研究組患者的濕疹面積及嚴重程度指數(shù)、皮損受累面積百分比、瘙癢評分及用藥評分分別為(5.4±0.6)、(9.2±0.2)%、(1.9±0.1)分、(1.8±0.8)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17.4±2.3)、(19.2±0.9)%、(5.3±0.5)分、(12.4±4.8)分,2組比較,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33.1048,t2=71.1254,t3=43.7247,t4=14.2840,P<0.05);治療前,2組患者的特異性IgE及特異性IgG 4基本相符,2組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2組患者的特異性IgE及特異性IgG 4均得到顯著改善,與治療前比較,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研究組患者的特異性IgE(0.5±0.1)kU/L,IgG 4(1494.2±312.2)ng/L改善更為明顯,2組比較,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9.5425,t2=2.8636,P<0.05)。結(jié)論 屋塵螨過敏原淋巴免疫治療特應性皮炎的臨床療效顯著,可以顯著降低患者的特異性IgE,提高患者的特異性IgG 4,安全可靠,適合臨床長期推廣應用。
屋塵螨過敏原淋巴免疫;特應性皮炎;價值
特應性皮炎是臨床上常見的慢性皮膚病。其發(fā)病機制主要與過敏、環(huán)境、遺傳等因素有關,近年來,其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臨床上常采用皮下免疫注射進行治療特應性皮炎,可以收到一定的治療效果,但由于其治療時間較長,多達5年,需要皮下免疫注射70多次,導致患者的對治療的依從性降低,同時不良反應較多,不能夠滿足臨床上的需求。有研究表明,屋塵螨過敏原淋巴免疫治療特應性皮炎的效果良好,患者滿意度高,依從性較強[1]。本研究就屋塵螨過敏原淋巴免疫治療特應性皮炎臨床應用價值進行了探討,現(xiàn)將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從2012年1月~2014年9月于江西省德興市皮膚性病防治所接受治療的86例特應性皮炎患者作為研究病例。所有患者均符合1980年英國Hanifin and Rajka[2]特應性皮炎的相關診斷標準。整個實驗均在患者及其家屬的同意簽署下完成。同時所有患者均無嚴重心、肝、腦、腎功能不全等系統(tǒng)性疾病。根據(jù)治療方案不同,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2組,研究組43例,其中男26例,女17例,年齡21~58歲,平均年齡(41.3±5.2)歲,病程6~35年,平均病程(14.6±4.6)年;對照組43例,其中男25例,女18例,年齡20~60歲,平均年齡(41.5±5.4)歲,病程5~34年,平均病程(14.5±4.7)年。2組患者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皮下注射進行治療,具體方案措施為:于患者上臂皮下注射,并給予維生素B6軟膏(天津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 12021012)、糠酸莫米松軟膏(上海先靈葆雅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 19991418)、酮替芬片(山東省平原制藥廠,國藥準字H 37021455)、氯雷他定片(北京雙鷺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 20030208)等基礎藥物進行常規(guī)治療;研究組患者給予屋塵螨過敏原淋巴免疫進行治療,具體措施為:在超聲的引導下,給予腹股溝淋巴結(jié)內(nèi)注射,并結(jié)合維生素
B6軟膏、糠酸莫米松軟膏、酮替芬片、氯雷他定片等基礎藥物進行常規(guī)治療,2組患者均治療20周。治療前后均靜脈抽取3 mL血液,離心分離后,采用熒光酶聯(lián)免疫法進行檢測特異性IgE、IgG 4儀器為全自動酶標分析儀(AMR-100,杭州奧盛儀器有限公司)。
1.3 評價指標
1.3.1 藥物用量評分[3]在患者治療前后對藥物進行評分,糠酸莫米松軟膏5 g計1分,酮替芬片1.38 g計1分,氯雷他定片10 mg計1分。
1.3.2 EASI評分標準 根據(jù)EASI進行評價面積及嚴重性程度,每項面積評價共6分,面積:0分表示無皮疹,1分表示面積≤10%,2分表示面積10%~30%,3分表示面積30%~50%,4分表示面積50%~70%,5分表示面積70%~90%,6分表示面積90%~100%。嚴重性程度共3分,0分表示無皮膚病,1分表示輕度,2分表示中度,3分表示重度。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據(jù)SPSS 18.0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治療后各項臨床指標的對比 研究組患者的濕疹面積及嚴重程度指數(shù)、皮損受累面積百分比、瘙癢評分及用藥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2組比較,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治療后各項臨床指標的對比(x±s)
2.2 2組患者治療前后特異性IgE及特異性IgG 4的對比治療前,2組患者的特異性IgE及特異性IgG 4基本相符,2組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2組患者的特異性IgE及特異性IgG 4均得到顯著改善,與治療前比較,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研究組患者的特異性IgE、IgG 4改善更為明顯,2組比較,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治療前后特異性IgE及特異性IgG 4的對比(x±s)
2.3 用藥安全性評價 對照組43患者出現(xiàn)鼻癢、打噴嚏、氣喘等不良發(fā)應4例,占9.3%,經(jīng)治療后癥狀緩解,無全身不良反應出現(xiàn)。研究組4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治療,無全身不良反應。說明兩種方案的藥物耐受性良好。
分滲出型、干燥型、皮膚瘙癢等癥狀,兒童期常表現(xiàn)為濕疹型和癢疹型等癥狀,成年期基本上和兒童期相似[4]。近年來,其發(fā)病率較高,嚴重制約著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有研究表明,皮下免疫注射治療特應性皮炎的效果顯著,但由于治療時間較長,注射次數(shù)較多,導致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大幅度較低,最終導致患者不接受皮下免疫注射治療[5]。本次實驗數(shù)據(jù)顯示,皮下免疫注射治療后患者的濕疹面積及嚴重程度指數(shù)(EASI)及皮損受累面積百分比(BSA%)分別高達(17.4±2.3)分、(19.2±0.9)%,說明皮下免疫注射治療特應性皮炎,不能夠顯著地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導致患者的預后效果差。
大量研究表明,屋塵螨過敏原淋巴免疫可以顯著地治療特應性皮炎,效果良好,患者依從性高,治療周期短[6]。由于蛋白質(zhì)抗原傳輸及濃縮的主要活動場所為淋巴結(jié),因此,抗原呈遞細胞在淋巴結(jié)內(nèi)可以將抗原表位傳輸給淋巴細胞,最終導致免疫反應被激發(fā)。同時B和T淋巴細胞于淋巴結(jié)內(nèi)相互作用,大幅度地提高了過敏原的利用率[7]。本次實驗數(shù)據(jù)顯示,屋塵螨過敏原淋巴免疫治療后患者的濕統(tǒng)疹面積及嚴重程度指數(shù)(EASI)及皮損受累面積百分比(BSA%)分別僅為(5.4±0.6)分、(9.2±0.2)%,顯著低于皮下免疫注射治療方案(17.4±2.3)分、(19.2±0.9)%,說明屋塵螨過敏原淋巴免疫可以顯著的提高過敏原的利用率,從而提高患者的依從性,最終達到治療的目的[8]。此外,屋塵螨過敏原淋巴免疫治療特應性皮炎的免疫效應較快,可以將治療周期從
20年降低為20周。說明屋塵螨過敏原淋巴免疫治療特應性皮炎效果顯著,治療周期短,安全可靠。
綜上所述,屋塵螨過敏原淋巴免疫不僅可以顯著地提高患者的預后效果,還可以顯著地縮短患者的治療周期,患者滿意度高,值得臨床長期推廣應用。
特應性皮炎是臨床上最為常見的慢性炎癥性皮膚病,臨床上常表現(xiàn)為嬰兒期、兒童期及成年期三期,嬰兒期常表現(xiàn)為皮疹
[1] 鄧燕,萬淑娟,朱永軍,等.藍光治療儀聯(lián)合外用藥物治療毛囊蟲皮炎的效果觀察[J].江西醫(yī)藥,2012,47(11):995-996.
[2] 黃貴義,黃恒英,付蘭紅,等.淋菌性皮炎、膿腫48例臨床分析[J].江西醫(yī)藥,2011,46(4):358-359.
[3] 楊珍,陳同辛,楊靜,等.血清特異性IgE和IgG檢測在兒童特應性皮炎過敏原診斷中的應用[J].臨床兒科雜志,2011,29(3):240-243.
[4] 王和平,劉萍,鄭躍杰,等.特應性皮炎嬰幼兒IgE介導食物過敏的隨訪研究[J].臨床兒科雜志,2011,29(2):162-164.
[5] 遲慧彥,郎娜,黃堯洲,等.鎮(zhèn)心安神法治療特應性皮炎的理論與實踐[J].中醫(yī)雜志,2012,53(9):747-748,760.
[6] 肖能鑫,刁慶春.特應性皮炎全基因組病學及相關候選基因的研究進展[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12,26(7):645-648.
[7] 唐海婷,邵潔.臍血嗜酸性粒細胞陽離子蛋白與早期嬰兒特應性皮炎相關性的前瞻性研究[J].臨床兒科雜志,2011,29(12):1145-1148.
[8] 孫巖,錢立.卡介菌多糖核酸聯(lián)合NB-UVB照射對特應性皮炎的療效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的作用[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12,26(5):463-464,470.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3.047
江西 334200 江西省德興市皮膚性病防治所 (舒孫華 季冬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