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紅梅
(成都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檢驗科,四川 成都 610000)
末梢血與靜脈血血常規(guī)檢測結果的分析
戴紅梅
(成都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檢驗科,四川 成都 610000)
目的 分析末梢血和靜脈血的血常規(guī)檢測結果,探討哪種血液采集方式更適合用于血常規(guī)檢測。方法 選取2015年1月~10月在我院進行體檢的健康體檢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分別采集靜脈血和末梢血進行白細胞(WBC)、紅細胞(RBC)、血紅蛋白(HGB)、血小板(PLT)的監(jiān)測,比較兩組監(jiān)測結果的差異和穩(wěn)定性,并對靜脈血進行0 h、1 h、3 h、6 h四個時間點的檢測,采用統計學方法分析結果。結果 靜脈血和末梢血的檢測結果并不十分一致,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靜脈血的穩(wěn)定性優(yōu)于末梢血;0h、1h、3h時,靜脈血的各項檢測結果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6 h后PLT的數值變化較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WBC、RBC、HGB的數值變化,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靜脈血更適合用于血常規(guī)檢測。
血常規(guī);靜脈血;末梢血
血常規(guī)檢測是臨床最基本的檢測項目,臨床常用血細胞分析儀進行檢測,具體使用末梢血或靜脈血進行檢測尚存在爭議,為研究哪種血液采集方式更適合用于血常規(guī)檢測,筆者隨機選取2015年1月~10月在我院進行體檢的健康體檢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分別采集靜脈血和末梢血進行白細胞(WBC)、紅細胞(RBC)、血紅蛋白(HGB)、血小板(PLT)的檢測,并分析、對比檢測結果,現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10月在我院進行體檢的健康體檢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齡22~58歲,平均年齡32.6歲。
1.2 檢測方法
使用日本SYSMEX-K4500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進行血常規(guī)檢測,空腹采集研究對象的靜脈血4 mL,加入到含EDTA-k2的抗凝管內,充分混勻;按規(guī)定流程采集手指末梢血40 μL,加入到含適量稀釋液的抗凝管內,充分混勻。將采集到的血液充分混勻后,分為A、B兩管,分別上機檢測白細胞(WBC)、紅細胞(RBC)、血紅蛋白(HGB)、血小板(PLT)四項指標,并對靜脈血進行0 h、1 h、3 h、6 h四個時間點的檢測。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靜脈血和末梢血的重復性檢測結果
靜脈血的兩次檢測之間差異很小,而末梢血的兩次檢測之間有一定差異,可見靜脈血的檢測穩(wěn)定性優(yōu)于末梢血。見表1。
2.2 靜脈血和末梢血的檢測結果比較
末梢血和靜脈血的檢測結果并不十分一致,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靜脈血不同時間點的檢測結果比較
靜脈血在檢測的3 h內,WBC、RBC、HGB、PLT的數值變化不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檢測6 h后,PLT的數值變化較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WBC、RBC、HGB的數值變化,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靜脈血和末梢血檢測的重復性實驗結果(±s)
表1 靜脈血和末梢血檢測的重復性實驗結果(±s)
組別 n WBC(×109/L) (×1012/L)HGB(g/L) PLT(×109/L)末梢血A管 60 6.5±3.3 3.73±0.62 110.3±15.6 210.3±84.3 B管 60 6.3±3.6 3.87±0.82 112.4±13.3 214.5±82.3靜脈血A管 60 5.6±2.3 4.09±0.73 114.3±14.3 216.3±90.1 B管 60 5.6±2.0 4.09±0.68 114.1±14.8 216.5±89.3 RBC
表2 手指末梢血和靜脈血檢測結果比較(±s)
表2 手指末梢血和靜脈血檢測結果比較(±s)
注:*P<0.05,與靜脈血比較
(×1012/L)HGB(g/L) PLT(×109/L)靜脈血 60 5.6±2.2 4.09±0.71 114.2±14.6 216.4±89.7末梢血 60 6.4±3.5* 3.80±0.72*111.4±14.5*212.4±83.3*項目 n WBC(×109/L)RBC
臨床上血常規(guī)檢測現以血細胞分析儀為主,在設計上以檢測靜脈血為優(yōu),但末梢血采集方便,痛苦小,更容易被患者和臨床科室接受。在本次研究中,末梢血和靜脈血的檢測結果并不十分一致,差異有統計學意 義(P<0.05),可見檢測標本采集方式不同對檢驗結果是有一定影響的。靜脈血更能體現患者的真實情況,末梢血中混有組織液及細胞內液等,又由于擠壓導致部分血液細胞變形,其結果與真實循環(huán)血液存在一定偏差,血常規(guī)檢測應以靜脈血為優(yōu),其他研究也認為靜脈血更適合用于血常規(guī)檢測。
在本次研究中,靜脈血的兩次檢測之間差異很小,而末梢血的兩次檢測之間有一定差異,可見靜脈血的穩(wěn)定性要優(yōu)于末梢血,其他文獻也報道,靜脈血成分穩(wěn)定,檢測結果的穩(wěn)定性更有保障。
綜上所述,靜脈血更能反映檢查者的真實情況,且穩(wěn)定性好,但應盡可能在短時間內進行,以避免放置過久對檢測結果造成影響。
[1] 何 昕,曹 燕,肖燕青.血液分析儀測定靜脈血與末梢血血常規(guī)的結果對照分析[J].實用醫(yī)技雜志,2015,26(9):3561-3563.
[2] 邸 梅.靜脈血與末梢血檢驗結果的對比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3,7(8):49-50.
本文編輯:劉欣悅
R446.1
B
ISSN.2095-6681.2016.31.17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