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瑩璐(上海海事大學,上海201306)
?
卸荷平臺對分離式板樁碼頭前板樁墻水平位移地震響應的影響
陳瑩璐
(上海海事大學,上海201306)
摘 要:本文利用ABAQUS有限元軟件分離卸荷式板樁碼頭地震響應進行了數(shù)值模擬,考慮了地震荷載的多維多向問題,使用無限元邊界來吸收地震波。首先,在數(shù)值建模階段,按照京唐港的實際尺寸構建二維模型,用港島地下50m深處模擬輸入波形,考慮了碼頭結構—地基的相互作用、地震波的雙向振動以及無限元邊界的濾波作用。對比有無卸荷平臺對碼頭前板樁墻水平位移響應,為工程實踐中分離卸荷式板樁碼頭的抗震加固方法提供依據。
關鍵詞:板樁碼頭;地震響應;有限元
本文利用ABAQUS進行二維彈塑性有限元分析。以京唐港地區(qū)的特定地層條件、土性參數(shù)為背景,結合京唐港#18、#19泊位板樁碼頭工程,建立二維有限元模型,對有無卸荷平臺的不同工況下前板樁墻水平位移的整體工作狀況進行了分析。
1.1 材料參數(shù)的選取
表1 各土體和材料計算參數(shù)
1.2 地震波的輸入
本文模擬地震波在高程-50m的水平線位置輸入,橫波和縱波的步長取為0.1s,一共42s。
采用ABAQUS軟件對上述工況進行了數(shù)值計算,計算結果見下列云圖及對比分析。
上圖M1、M2工況的碼頭結構位移云圖清楚地展現(xiàn)了各工況中碼頭前板樁墻結構水平位移的分布、大小和方向。從這些圖上可發(fā)現(xiàn),前板樁墻的水平位移方向總體上是向左位移。無卸荷平臺時,在圖1上我們可以看到前板樁墻的最大水平位移為29.4mm,而加了卸荷平臺后,在圖2上我們可以看到前板樁墻的最大水平位移為27.9mm,可見設置分離卸荷式結構有利于地震作用下碼頭結構的穩(wěn)定。
參考文獻:
[1]韓理安,席與耀.港口水工建筑物[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2]趙輝,賈立新,京唐港區(qū)地下連續(xù)墻碼頭建設在引領板樁碼頭技術創(chuàng)新中的作用[J].港工技術,2011,48(03):39-41.
[3](美)Braja [M].Das著,吳世明等譯.土動力學原理[M].浙江大學出版社,1984:148-149.
[4]陳國興.巖土地震工程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12.183
作者簡介:陳瑩璐(1992-),女,江蘇泰州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分離卸荷式板樁碼頭的地震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