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凱冰
一個周日傍晚,我送來鄉(xiāng)下看我的同學去路邊坐車。
正是學生回校的時間,不少學生見了我,揚著笑臉問候:“老師好!”
同學說:“我真后悔當初沒報考師范學校,看你多幸福啊,這么多孩子向你問好?!?/p>
這話很對。當他們揚著笑臉問好的時候,我的確感到了幸福。作為一名老師,感覺幸福的時刻很多:清晨他們搖頭晃腦誦讀的樣子,讓我感到幸福;課堂上他們認真聽講的樣子,讓我感到幸福;課間他們鳥兒般在校園里嘰嘰喳喳的樣子,也讓我感到幸福;即使是他們在課堂上跟我爭論的樣子,也讓我也感到幸福。
不過,幸福時時有,驚嚇也不少!
十年前,一個七年級的男生,被八年級的幾個男生索要錢物,幾次之后,終于爆發(fā),讓同伴把幾個男生騙到男廁所。趁著幾個男生沒注意,他掄著一根板凳腿從暗處沖出來,只一下,就將領(lǐng)頭的男生打昏。受傷的男生頭上縫了三針,醫(yī)生說,只差一點點,就會釀成大禍。
三年前,兩個男同學的小矛盾不斷升級,最后竟各自找來一幫哥們,約好在晚自習課后“練練”。多虧一個男老師課間在校園里散步,無意間聽到兩個男同學嘀嘀咕咕,多問了幾句,才知道一場惡戰(zhàn)一觸即發(fā)。全體男教師出動,突擊檢查宿舍和教室,床底下和桌洞里,雙截棍和板凳腿搜了一堆,甚至還有一把匕首!
我相信,任何一名老師,多少都會知道些此類事件。其實,這樣的事,要一次也沒有,倒是奇怪的。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正是長個子長力氣的時候,突然躥高的個子和突然增大的力氣,讓他們急于證實自己的存在。一些孩子在校成績優(yōu)異,各方面素質(zhì)好,他們的存在感得到滿足。而一些成績差的孩子,在這方面滿足不了存在感,可能就通過欺負人展示自己的力量。有壓迫就有反抗,這個年齡段受欺負的孩子也很少忍氣吞聲,剛剛覺醒的尊嚴,讓他們往往選擇暴力反擊——許多校園暴力就此發(fā)生。
其實,很多時候,年少的他們,真的只是一念之差。這一念付諸行動,也許就再不能回頭。如果借著這篇文章,能稍微讓那些懸于一線的孩子,知道一念之差的責任與后果,幸甚至哉。
我希望大人明白這一點,能善待這類孩子。當然,我更希望年少的孩子們能明白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