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新衛(wèi)
毛澤東是新中國的締造者,是偉大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也是詩人和書法家。他生長于楚地,具有楚人吃得苦、霸得蠻、耐得煩的品格。南楚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和源遠流長的湘楚文化傳承,以及奔放、熱烈、浪漫、倔傲的湘楚文化特色,深深地影響著他的氣質(zhì)和詩詞創(chuàng)作。當毛主席用詩詞來狀寫他的革命生涯和喜怒哀樂時,蚩尤文化的強悍血性與屈原文化的瑰麗奔放在他的詩詞中融會于一體,湘楚文化的地域文化特征便在他的詩詞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凸顯。
一、氣吞山河的霸氣
古楚地荒蠻僻壤,楚國先人篳路襤褸,以啟山林,使楚國的版圖日益擴張,最后楚莊王問鼎中原。楚人自古就有一種“不服周”的倔傲之氣,這種倔傲之氣加以涵蘊便衍變?yōu)榘詺?。楚霸王項羽“力拔山兮氣蓋世”,正是這種霸氣的體現(xiàn)。少年毛澤東在《七絕·詠蛙》中有“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蛙蟲敢作聲”一句,其遠大志向和霸氣便可見一斑。毛澤東在《沁園春·雪》中歷數(shù)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的不足,最后以“俱往矣,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作結(jié),這是一種勇于超越古人、獨步天下的霸氣,也是一種思接千載,視通萬里、襟懷天下的英雄豪氣?!稘M江紅·和郭沫若》中寫道:“要掃除一切害人蟲,全無敵”、“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北憩F(xiàn)了一個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的壯志豪情?!镀呗伞と嗣窠夥跑娬碱I南京》中的詩句“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绷髀冻鰟倮蟾奶鞊Q地的喜悅之情。在《清平樂·六盤》中“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生動地表現(xiàn)了毛澤東和紅軍徹底打垮國民黨的堅強決心,抒發(fā)了將革命進行到底的萬丈豪情。
二、匡世濟民的銳氣
經(jīng)世致用,這是重視實踐的務實精神,是對屈原“哀民生之多艱”關注民生思想的直接繼承,是實踐理性與“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參與意識的集中體現(xiàn)。對于湘楚文化而言,經(jīng)世之學不僅是中國古代傳統(tǒng)文化中蛻變出來的連接古代與近代文化的橋梁,而且凝集為一種經(jīng)世務實的文化精神,成為近代湘楚文化價值取向和近代湖南人才政治價值選擇的決定因素。從屈原到王夫之到毛澤東,我們可以看到湘楚文化匡世濟民精神的一條清晰脈絡。在荒涼偏僻的湘楚土地,正是因為有這些精英人物生生不息的傳承,才使湘楚文化成為盛開在神州大地的一朵文化奇葩。
毛澤東的《沁園春·長沙》中寫道:“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繑y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道。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一個以天下為己任,經(jīng)邦濟世的青年才俊躍然紙上。在《水調(diào)歌頭·游泳》中的“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云雨,高峽出平湖?!北磉_了詩人為萬民謀福祉,要興修長江水利設施的宏偉志向。在《孩兒立志出鄉(xiāng)關》的七言絕句中,
“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蓖宫F(xiàn)了少年毛澤東志存高遠、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端臀辽瘛分性娋洹敖鑶栁辆瓮埓鳡T照天燒。”表現(xiàn)了中國人民消滅血吸蟲病的信心與力量,贊頌了新時代人民改天換地的堅強決心。
三、懷鄉(xiāng)思故的義氣
懷念家鄉(xiāng),思念親人和朋友,歷來是文學所表現(xiàn)的一個重要主題。屈原流放漢北而作《抽思》:“有鳥自南兮,來集漢北。好姱佳麗兮,胖獨處此異域?!焙髞砹鞣陪枇_,屈原又作《離騷》,身處異域的屈原表達出對家鄉(xiāng)和故人的無限懷念之情。毛澤東既是一個胸懷博大、志向高遠的詩人,又是一個感情豐富、心思細膩的凡人,同樣有著普通人懷鄉(xiāng)思故的情愫。如果說中原文化表現(xiàn)人的情感是溫柔敦厚的話,那么湘楚文化表現(xiàn)人的情感卻是奔放熱烈的。作為楚人的毛澤東,其詩詞中對于親朋的思念之情是那樣的熾熱和深沉?!队菝廊恕ふ砩稀穼懬嗄昝珴蓶|對妻子楊開慧的思念:
“堆來枕上愁何狀,江海翻波浪。夜長天色總難明,寂寞披衣起坐數(shù)寒星。”思念深情,夜不能寐,孤枕難眠,充分表現(xiàn)了一個丈夫?qū)ζ拮诱鎿吹膼蹜僦?。在《四言詩·祭母文》中,毛澤東寫道:“吾母高風,首推博愛。遠近親疏,一皆覆載。愷惻慈祥,感動庶匯?!奔牢闹袣v數(shù)慈母的高尚品格及其隱痛,拳拳赤子之心溢于言表,傳達出對母親真摯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毛澤東是個重情重義之人,對親人愛得熱烈,同樣對朋友也傾注了真摯的愛。詩人在《七古·送縱宇一郎東行》中寫道:“君行吾為發(fā)浩歌,鯤鵬擊浪從茲始。洞庭湘水漲連天,艟艨巨艦直東指?!北磉_了毛澤東對文友的殷殷期待和深厚情誼。此外,毛澤東還用詩作表達了與丁玲、易昌陶、柳亞子、周世釗、郭沫若等友人之間的深厚情誼。
四、浪漫不羈的才氣
魯迅評價楚辭:“其言甚長,其思甚幻,其文甚麗,憑心而言,不遵矩度?!薄峨x騷》作為屈原的代表作充分的體現(xiàn)了這些特點。楚文化的奔放熱烈和汪洋恣肆深深地影響著毛澤東的詩詞風格,不僅他的書法狂放不羈、縱橫跌宕,自成一格,而且的詩詞也同樣呈現(xiàn)出無拘無束、天馬行空、才氣四溢的特征,楚文化的精神特質(zhì)已經(jīng)深深影響他的性格氣質(zhì),并外化為他詩詞書法的一種浪漫不羈的獨特風格。
1.大膽的想象和夸張。在《送瘟神》中這樣寫到:“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薄芭@捎麊栁辽袷?,一樣悲歡逐逝波?!边@是革命浪漫主義的一首杰作,將理想與現(xiàn)實、科學與神話、新舊兩個時代的生活進行鮮明的對比,情致高昂,想象豐富?!赌钆珛伞だ觥分械脑娋洹鞍驳靡刑斐閷殑Γ讶瓴脼槿??一截遺歐,一截贈美,一截還東國?!边@種奇特的現(xiàn)象,顯示了偉人宏闊的胸襟和浪漫主義的情懷?!镀呗伞らL征》中“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這種夸張的手法,彰顯了紅軍戰(zhàn)士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2.潑墨寫意的意境營造。毛澤東善于寥寥幾筆,就能勾勒出一幅絕美的山水畫,并以此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稇浨囟稹渖疥P》,用西風、長空、雁叫聲、馬蹄聲、喇叭聲、蒼海、殘陽加以點染,宛如一幅意境開闊、雄奇瑰麗的烽火畫卷,表現(xiàn)了作者面對失利和困難從容不迫的氣度和博大胸懷?!肚邎@春·雪》通過對乍暖還寒的北國雪景的描繪,贊美了今朝的革命英雄,抒發(fā)了作者的偉大抱負和胸懷。
3.創(chuàng)新思維推陳出新?!镀呓^·屈原》中,
“屈子當年賦楚騷,手中握有殺人刀?!弊髡咭郧膼蹏娖鳛闅⑷说?,凸顯了屈原的才華和堅強的戰(zhàn)斗精神,比喻精當而貼切,令人耳目一新。在《蝶戀花·答李淑一》中,詩人假托楊花柳絮,輔以吳剛、嫦娥的神話傳說,將人神化,把神人化,采用革命現(xiàn)實主義與革命浪漫主義相結(jié)合的手法,讓現(xiàn)實與幻境相融合,通過豐富的想象力,追思楊開慧、柳直茍兩位烈士,抒發(fā)了對烈士的崇敬、緬懷之情,顯示了革命者的博大胸懷和高尚情操。該詩語言精煉,含義豐富,給人以深深的震撼。
4.靈活運用古典詩詞。毛澤東因為深厚的古典文學修養(yǎng),所以在創(chuàng)作時,能對古典詩詞信手拈來,取其精華,化用到自己的詩詞中,極大地增強了毛詩的文學性和藝術性。《七律·答友人》中有三處化用古代詩詞,第一處“帝子乘風下翠微”化用了屈原《湘夫人》中的詩句:“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第二處“斑竹一枝千滴淚”化用了清代洪升《黃式序出其祖母顧太君詩集見示》中的詩句:
“斑竹一枝千滴淚,湘江煙雨不知春”;第三處“我欲因之夢寥廓”,化用了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中“我欲因之夢吳越”句。毛澤東詩詞中化用的古典詩句俯拾即是,如同一顆顆閃光的珍珠鑲嵌在詩詞作品中,放射出絢麗奪目的光彩。
毛澤東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湖南人,他的血脈里傳承湘楚文化的因子,青少年時期又在湖南一師、岳麓書院等楚文化浸染的地方求學,屈原、王夫之、魏源、曾國藩、左宗棠、譚嗣同等名家的學說和思想深深地影響著他的人生軌跡。他在探求民族解放和社會主義建設的人生道路上,將湘楚文化倔驁、絢麗、奔放、浪漫的特質(zhì)自覺地融人他的詩詞創(chuàng)作中,使他的詩詞彰顯出神采飛揚、奔放不羈、雄奇瑰麗的獨特風格,這顯然與屈原的楚騷風格是一脈相承的,從這個角度來說,毛澤東詩詞是湘楚文化發(fā)展道路上又一座光耀古今的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