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威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綠色生活觀念的深入人心,人們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開始有了新的標準——節(jié)能。以自然通風技術在建筑的使用是本文的主要內容之一,此外,還有自然通風技術的原理,介紹了技術手段,而且,還包括建筑因素影響自然通風的節(jié)能技術。希望這一綠色節(jié)能技術得到更廣泛的應用和推廣。
【關鍵詞】建筑;自然通風節(jié)能技術;影響因素
一、前言
自從英國開展工業(yè)革命,人類對于自然環(huán)境的破壞就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雖然這些年高新技術不斷發(fā)展,人們也開始注意對環(huán)境的保護,在生產過程中避免對環(huán)境進行破壞,但是這是需要技術支持的,而對于我國和其他一些發(fā)展中國家來說,這方面的技術非常的薄弱,節(jié)能產業(yè)的發(fā)展前景也令人擔憂,本文對于建筑物自然通風節(jié)能技術及其影響因素進行解析,希望可以找出解決辦法。
二、自然通風節(jié)能技術手段
據專家估計,三分之二到四分之三的建筑能源消耗可以是正確的,建立理想的措施來拯救。近些年推廣的自然通風技術,不但可以節(jié)約成本,而且通風效果顯著,已經得到廣泛關注。自然通風技術是通過室內外形成的溫度差而產生熱風的效果。
1.智能電動窗臺控制技術
自然通風技術已經在高層建筑以及公共建筑中得到了使用,智能窗臺利用科學有效驅動,通過電氣技術與智能方式進行設計,確保為建筑物形成智能的通風系統(tǒng),從而使節(jié)能的效果更加明顯。
智能電動窗臺是利用計算機技術形成智能控制系統(tǒng),計算機分布式控制系統(tǒng)(DCS),其需要檢測室內外的溫度參數,合理分析數據并智能控制所有命令。LonWorks現場總線控制系統(tǒng)可以用來形成一個網絡。計算機技術一般會將控制內容利用單元進行劃分,分別是室內外氣候參數檢測單元、電動窗開關命令和信號反饋接口單元、網絡通訊接口單元和電動窗驅動單元。
2.自然通風節(jié)能技術在建筑布局與構造的基礎上設計
自然通風技術在以建筑布局與結構的基礎上進行設計,從而確保節(jié)能效果更佳顯著。
(1)自然通風設計時需要從建筑物總體構造、結構布置、建筑物之間的間距、布局等平面與空間角度出發(fā)。整體布局建設行列式,交錯類型、斜柱和周圍,等等,從通風的角度、交錯和斜列行列式和外圍類型是更好的。建筑物的高度會對自然通風產生很大的影響,樓層越高自然通風的效果越好,合理搭配建筑之間樓層高度,可以保證所有建筑物的自然通風。
(2)在建設單體建筑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通風構造的合理性,此外,在建筑物的平剖面的處理上,也有需要注意的事項。比如在處理剖面的時候,尤其要注重窗口的設置,因為對于建筑內的自然通風來說,窗口位置及其設置會產生非常大的影響,所以窗口的位置一定要盡量與出風口同高。主要因為都是通過窗戶進風。所以窗戶的面積與建筑物內的風速成正比,可以最大程度上保證建筑內的空間的空氣的流動都是均勻的。此外,窗口面積的設置要小于出風口面積,一邊加速建筑內部的空氣流動。進風口的位置要等于或低于出風口的位置,才可實現通風散熱的自然通風節(jié)能效果。
3.機械輔助式自然通風
一些大型的建筑物,如購物中心,其通風路徑長且阻力大,自然風壓與熱壓自然風滿足不了建筑物的需求。所以為了確保建筑物的通風效果,需要借助機械輔助自然通風系統(tǒng)。一套完整的自然通風節(jié)能系統(tǒng),是符合生態(tài)理念的空氣處理(如土壤預冷、預熱、深井水熱交換器,等等)。
在居住型建筑物內利用無管道智能系統(tǒng)進行通風,此系統(tǒng)的排氣機和智能監(jiān)測室內空氣質量,風扇安裝在房間的外墻和客廳,室外空氣進入室內,廚房衛(wèi)生要求和排氣扇的安裝,室內和室外空氣污染排放,供應和排氣的智能監(jiān)控和控制室內空氣質量、浴室套件,或獨立辦公室可以使用無動力風口,減低設備投資成本。
三、影響建筑自然通風效果的因素
影響建筑物自然通風效果的因素主要集中與室內外的環(huán)境以及建筑結構布局設計。
建筑物的內外環(huán)境實是在滿足自然通風效果的結構設計下,建筑自然通風受到環(huán)境的影響情況,如室內外的溫度、濕度、室外風速與風向、空氣的污染指數以及噪音等。一般適合在季節(jié)過渡階段進行自然通風,因為室內溫度會高于室外溫度,隨后通過自然通風,可以將室內溫度降低以保證室內溫度達到人體舒適的溫度。室內存在的熱量越高,那么利用自然通風技術才可保證室內達到舒適的溫度要求。
根據研究結果顯示,如果建筑物完全依靠自然通風達到降溫的效果,那么其室內的熱量需控制在40w/mu。而且室外的濕度良好時,自然通風也可將室內濕度調節(jié)到舒適的狀態(tài)。但是,非常潮濕的地區(qū)不宜進行自然通風。自然通風也會受到風速與風向的影響,這兩者都會影響風壓,從而影響自然通風量和通風速率。風速較大而且風向垂直于進風口時,自然通風的效果更加顯著。自然通風也會受到控制污染程度以及噪聲的影響,現行的規(guī)定是建筑物的噪音不可高于70分貝,而且要保證進入通風口的空氣質量滿足要求。但是目前很多城市的空氣污染較為嚴重,且治理效果不明顯,從而限制了自然通風技術的實際應用。
在設計建筑結構與布局需要科學的規(guī)劃建筑物的朝向、間距以及建筑群布局,同時還需注意單體建筑的合理平面與剖面處理以及通風構造。
結語:
雖然在現在的生活中大家都喊著“綠色、節(jié)能”等口號,但是實際上響應的人很少,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一方面是我國的建筑自然通風節(jié)能技術并不是非常的成熟,與發(fā)達國家相比還差的很遠,其效果往往并不能令人耳目一新,另一方面的原因就是由于核心技術大多被發(fā)達國家掌握,因此在建筑中使用自然通風節(jié)能技術的成本非常的高,而且它的影響因素也非常的多,想要克服這些因素,不僅要占用時間,也需要花費大量的金錢,這一點足以令大部分心動的人望而卻步。
參考文獻:
[1]秦翠翠.廣州地區(qū)住宅通風技術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3.
[2]董英爽.室內外環(huán)境因素影響下的辦公建筑自然通風的節(jié)能潛力[D].長安大學,2009.
[3]王怡.寒冷地區(qū)居住建筑夏季室內熱環(huán)境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