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輝琴
兒科臨床用藥安全護理的臨床干預效果
管輝琴
目的 探討安全護理干預對于兒科臨床用藥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擇128例患兒作為研究對象,64例患兒給予常規(guī)用藥護理,設為對照組;64例患兒在此基礎上采取護理干預,設為觀察組,對比2組患兒及其家屬對用藥知識的掌握程度和護理工作滿意度。結果 對照組患者對用藥知識的掌握程度、護理工作滿意度(87.5%)顯著低于觀察組用藥知識掌握程度、護理工作滿意度(98.4%),對比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臨床用藥患兒進行護理干預,可有效加強患兒及家屬對用藥知識的了解,提高其安全用藥意識,規(guī)避用藥風險,提高患兒及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
兒科臨床用藥;護理干預;掌握程度;護理工作滿意度
兒科臨床用藥的安全性、合理性與患兒的健康具有極其重要的聯(lián)系,因患兒身體發(fā)育不全,藥物代謝能力差,用藥劑量難以控制,因此,兒科臨床安全用藥引起了廣泛重視[1]。加強兒科臨床用藥安全護理,有利于減少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加快患兒康復速度。為探究科學的護理方式,本次研究對128例患兒采取不同護理方式,其中給予護理干預的觀察組患者效果顯著,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4月~2015年5月入住撫州市臨川區(qū)第一人民醫(yī)院兒科的藥物治療的患兒128例作為研究對象,對照組64例,男39例,女25例,年齡4~11歲,平均年齡(6.9±2.8)歲,疾病類型:呼吸系統(tǒng)疾病22例,循環(huán)系統(tǒng)疾病9例,消化系統(tǒng)疾17病例,血液系統(tǒng)疾病10例,外科疾病5例,其它疾病1例;觀察組64例,男35例,女29例,年齡3~13歲,平均年齡(7.6±3.1)歲,呼吸系統(tǒng)疾病21例,循環(huán)系統(tǒng)疾病6例,消化系統(tǒng)疾15病例,血液系統(tǒng)疾病12例,外科疾病7例,其它疾病3例。2組患兒性別、年齡、疾病類型等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有可比性。入選標準:所有患兒均在本院接受檢查并確診,其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用藥護理。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護理干預,護理人員應加強對患兒家屬的健康教育,為其講解藥物禁忌癥、用藥量、用藥時間等知識,并且做到通俗、易懂,提高其對用藥知識的掌握程度。叮囑患兒家屬做好陪護工作,一旦患兒出現(xiàn)異常情況,立即采取相關應對措施。
加大護理人員的培訓力度,提高其安全用藥意識與護理操作水平。了解護理過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充分掌握相應處理措施。同時,護理人員應不斷學習新的藥學知識,掌握藥物服用方法,保證兒科用藥安全。
進行藥物配制時,應充分結合配伍禁忌,選取最合適的溶媒?;颊咝徐o脈滴注,必要時可用生理鹽水沖洗輸液管。
指定專人負責藥品管理,管理人員應將特殊藥品貼好標識,取藥時應先將早期藥物取出,防止因藥物過期造成浪費。存放藥品時,應嚴格遵循藥品說明書和注意事項。做好急救藥物的統(tǒng)計工作并及時補充,高危藥品應嚴格保存,認真做好交接班工作。
護理人員應積極與患兒及其家屬進行溝通,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加強對患兒的了解,以便于護理工作的實施。主動激勵患兒,取得患兒的信任,提高護理依從性。定時對患兒疾病恢復狀況、用藥效果等進行評估,針對具體情況調整護理措施。
1.3 評價指標 設計調查問卷,記錄并對比2組患兒及其家屬對用藥知識的掌握程度和護理工作滿意度。總滿意度=(非常滿意+基本滿意)/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將所有數(shù)據(jù)結果錄入到SPSS 17.0軟件中進行統(tǒng)計分析,確保錄入過程客觀真實,以95%為可信區(qū)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用例數(shù)(n)表示,計數(shù)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比較2組患兒及其家屬對用藥知識的掌握程度 觀察組患者對用藥知識的掌握程度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2組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兒及其家屬對用藥知識的掌握程度對比[n(%)]
2.2 比較2組患兒及家屬的護理工作滿意度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工作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2組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兒及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對比[n(%)]
大多數(shù)患兒病情較輕,采用藥物治療便可痊愈[2]。合理使用藥物有利于提高用藥安全性,加強患兒痊愈速度,為患兒身體健康提供有力保障[3-4]。隨著醫(yī)療事業(yè)的發(fā)展,新型藥品層出不窮,各種安全隱患隨之增加。因此,為提高用藥安全性,確?;純涸缛湛祻?,必須采取科學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5]。本次研究對本院兒科臨床用藥患者分別采取常規(guī)用藥護理、常規(guī)護理聯(lián)合用藥護理干預,研究結果如下:觀察組中,完全掌握用藥知識的有48例(75.0%);對照組中,完全掌握31例(48.4%),觀察組患者及家屬對用藥知識的掌握程度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對兒科臨床用藥患者采取護理干預,有利于提高患者與家屬對用藥知識的掌握程度,提升護理效果。觀察組中,對護理工作滿意的有63例(98.4%);對照組中,對護理工作滿意的有56例(87.5%),觀察組患者的護理工作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對藥物治療的患兒進行護理干預,有利于提高患兒及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提升護理服務水平。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應加強對患兒及家屬對疾病相關知識及用藥知識的教育,增強其安全用藥意識,降低藥物不良反應發(fā)生率[6]。同時積極參加培訓,強化自身臨床操作技能,掌握用藥方法,做好藥物的存取工作,及時與患兒家屬進行溝通,了解患兒用藥情況與恢復情況,結合具體情況采取護理干預[7]。對于未掌握用藥知識的患兒與家屬,應加強健康教育的實施,提高其掌握程度[8]。
綜上所述,給予兒科臨床用藥患者護理干預,有利于加強患兒及家屬的安全用藥意識,加強其對用藥知識的了解,同時提高其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提高護理工作質量,促進患兒康復,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熊衍君,雷中勁,李紅艷,等.兒科患者口服用藥的安全護理[J].護理學報,2010,17(22):70-72.
[2] 曹萍,霍長文.兒科患者口服用藥的安全護理[J].中外健康文摘, 2011,8(9):349-350.
[3] 高潤虹,梁燕芳,杜小群,等.兒科患者口服用藥安全護理的干預效果觀察[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2,10(21):99-100.
[4] 伍中華.兒科口服用藥安全護理[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1, 4(32):87.
[5] 馮瑛.兒科患兒住院期間安全護理[J].內(nèi)蒙古中醫(yī)藥,2013,32(27): 140.
[6] 楊紅紅,胡雁,周英鳳,等.國內(nèi)兒童用藥安全相關護理文獻計量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4,30(22):4-6.
[7] 金美貞.兒科臨床用藥安全護理的干預效果[J].中醫(yī)藥管理雜志, 2015,23(10):89-90.
[8] 趙夢,鄭迎.加強兒科臨床用藥安全的護理風險管理[J].中醫(yī)藥管理雜志,2016,24(11):67-69.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0.068
江西 344100 撫州市臨川區(qū)第一人民醫(yī)院兒科(管輝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