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楊軍 陳紅艷
湘繡“藝二代”黃笛
□陳楊軍 陳紅艷
湘繡對于她來說,是骨子里的愛,是內心里的堅持,也許還是一種既定的緣分。
作品“臥虎”
湘繡,中國四大名繡之一,具有湘楚文化特色的刺繡工藝。湘繡對于黃笛來說,是骨子里的愛,是內心里的堅持,也許還是一種既定的緣分。
走進長沙市開福區(qū)沙坪金球湘繡的展示廳,記者立即被《碧玉新妝》這幅湘繡作品所吸引,只見透明的鏡芯中,鑲嵌著繡線刺就的荷花,田田荷葉上水珠點點,藕梗上的小刺亦若隱若現……荷塘月色下“風荷并舉,香遠益清”的意境躍然繡品上。這幅作品正是出自長沙沙坪金球湘繡有限公司藝術總監(jiān)黃笛之手。
知道湘繡的,都知道艾玉奇。1986年,他第一個“吃螃蟹”,20萬元銀行貸款辦起了“沙坪湘繡廠”;1995年讓“中國湘繡之鄉(xiāng)”花落沙坪;2005年,他第一個讓湘繡搭乘“神六”上了天;2008年,他的“金球湘繡”獲得刺繡行業(yè)第一枚“中國馳名商標”;2015年,他捧回了“2014年度中國工藝美術行業(yè)典型人物”獎。
黃笛就是艾玉奇的女兒。黃笛從小跟媽媽姐姐學湘繡,1987年,考入湖南工藝美術職業(yè)學院學習服裝設計,1991年的畢業(yè)設計作品《湘繡旗袍系列》,亮相第62屆巴黎國際女裝博覽會。畢業(yè)后,黃笛端上了當時令人艷羨的“鐵飯碗”,1995年,父親的一番話打動了她:“有一個廠,有自己的事業(yè),就是別人搶不走的鐵飯碗?!?/p>
黃笛外表質樸沉靜,但內里總要做第一??吹较胬C總是一些山水花鳥的老題材,前期手工畫稿和上緞描圖費時費工,2003年,她主持的《電腦設計與噴繪技術在湘繡領域中的應用》科研項目獲得成功,第一次創(chuàng)造性地將電腦噴繪技術引入湘繡,改變了湘繡千百年來單純依靠手工繪稿的局面。
在黃笛看來,傳統的湘繡前期工藝包括制稿、臨稿,然后配色,最后才是工人去繡。前面的幾道工序非常費時,用電腦設計可以大大縮短前期制稿時間,電腦噴繪也比手工描圖更細膩、更具層次感,一旦發(fā)現原稿有瑕疵,只需半小時就能調整好。另外,手工描圖一般需要10~20人一起來做,采用電腦可以節(jié)省人力。
“有人認為電腦的運用使湘繡摒棄了傳統工藝,但其實湘繡的精髓是繡,人工繪畫只是湘繡的一道工序。傳統藝術與現代科技的結合,不僅是湘繡也是其他藝術門類發(fā)展的必然趨勢?!秉S笛分析說。
不過,沒多久,黃笛和繡工們發(fā)現了另一個棘手的問題:傳統的緞面在噴繪后,畫面層次感不強,影響了湘繡的整體品質?!跋胬C對畫布要求比較高。好打印的畫布,不一定適合刺繡;適合刺繡的畫布,打印的效果往往不理想?!睘榱苏业揭环N理想的原材料,經過一年多的反復實驗,黃笛最終和廠家合作研制出一種便于刺繡和噴繪的白畫布,有效地解決了緞面染暈效果較差、容易泛黃的不足。如今,這種畫布已經成為了湘繡的主要材料,在湘繡中運用電腦技術也成了業(yè)內共識。
黃笛的創(chuàng)新并未就此停止,她開始把目光轉向湘繡的表現內容和底料上。傳統的湘繡,大多以綢緞為底布,繡品也多是一板一眼的工筆畫。為了提高湘繡的表現力,黃笛嘗試采用錦綸蠶絲作為繡品的底料。不過,要在這種好似蠶絲般輕薄的網眼材料上繡花并非易事,為了找到繡線與底料完美結合的針法,黃笛與湘繡師們繡了拆、拆了繡,一件繡品返工五六次,終于琢磨出了門道。
“我想把這種繡法命名為蟬翼繡,它最適宜表現以工代寫的畫作,若隱若現,有空靈唯美的意境,也可以稱為禪意繡?!秉S笛說。
正是由于不斷地推陳出新,黃笛的湘繡作品備受業(yè)界認可和市場青睞。其中,《母愛》《覓》榮獲“金鳳凰”創(chuàng)新產品設計大賽金獎。當年她設計指導的《偉人毛澤東》等四幅作品搭乘“神六”遨游太空。《如日中天》攬得“中國工藝美術文化創(chuàng)意獎”金獎。蟬翼繡《碧玉新妝》榮獲中國工藝美術精品金獎。
隨著早一批繡工老去與離開,許多湘繡獨有的針法正面臨失傳。為了挽救這一局面,從2013年開始,黃笛和湖南師范大學聯手建立湘繡針法數據庫?!跋胬C有72種針法,常用的也有近20種。我們希望以影視動畫的形式把湘繡針法保存下來,這樣湘繡愛好者可以足不出戶根據視頻DIY。”黃笛說。
針對湘繡行業(yè)人才匱乏的問題,金球湘繡與湖南工藝美術職業(yè)學院合作搭建了人才培養(yǎng)平臺,黃笛經常往來于公司與學校之間,悉心向學生傳授各種設計與工藝知識。
此外,金球湘繡還面向社會招收學員,免費為湘繡愛好者教學?!爸挥凶屧絹碓蕉嗟娜讼矚g湘繡,才能把祖宗留給我們的基業(yè)發(fā)揚光大。”黃笛表達了如是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