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委組織部
黨員身份證制度的長興樣本
□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委組織部
自2013年下半年開始,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適應新形勢下加強黨員隊伍建設面臨的新情況新任務新要求,著眼頂層設計、深層謀劃,借鑒吸收各地黨建信息化探索的經驗教訓,進行探索黨員身份證制度的方案論證。2014年,按照“以兩新組織為重點,若干鄉(xiāng)鎮(zhèn)(街道、園區(qū))先試點,再逐步推開擴大至農村、社區(qū)和機關事業(yè)單位各領域”部署,分步實施、有序推進,實質性啟動開展了這項工作。依據現(xiàn)行黨內年報統(tǒng)計分配的地方和基層黨組織編碼,為每名黨員確定18位數(shù)的“黨員身份號碼”,采用智能ID卡技術,制作簽發(fā)一張黨員身份證,在內置芯片輸錄入黨時間、組織隸屬等信息,同時存儲“公民身份號碼”等居民身份證上的公開信息。推動黨員隊伍從傳統(tǒng)基于組織關系隸屬的單位人管理模式,向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黨員流動多樣化、身份多重性的社會人管理模式轉變,形成了信息化條件下從嚴管理黨員的“長興樣本”。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市場經濟體制建立,黨員從原來的“單位人”“準單位人”,逐漸轉變成流動性日益增強的“社會人”,進而帶來黨員身份的多重性、多樣化,致使一直以來基于“組織關系隸屬”進行單位人管理的傳統(tǒng)模式,日漸難以適應加強黨員管理的需要。特別是在兩新領域,現(xiàn)實中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直接制約影響到黨組織能否有效覆蓋、黨員能否有效管理、活動能否有效開展。而且,目前各地現(xiàn)有探索基層黨建信息化的普遍做法,囿于運用網絡信息技術在黨員管理手段上進行創(chuàng)新,沒有從根源上解決問題,還有待在黨員管理機制上求得創(chuàng)新突破。長興縣委在借鑒外地實踐經驗、深入調查研究、反復論證的基礎上,探索推行了黨員身份證制度,把重心落在對黨員身份權利的全領域認可和智能化管理上,探索建立順應改革開放、尊重個體流動、符合社會人特點的新模式,推動在頂層設計上創(chuàng)新黨員管理機制。
長興縣推行黨員身份證制度,主要是針對新形勢下黨員隊伍建設普遍存在的“黨員流動難查找”“關系轉接難落實”“雙重管理難到位”“權利行使難規(guī)范”等問題,重點在黨員管理載體、黨員管理手段、黨員管理平臺上進行了探索創(chuàng)新,初步嘗試在全領域打破黨員組織關系隸屬的界限,打通相關各方黨組織管理黨員的權限。
(一)創(chuàng)新黨員管理載體,實現(xiàn)持證活動,打破隸屬界限。針對黨員流動帶來的活動參加難、考評難等問題,把黨員身份證作為有效載體,嘗試打破組織關系隸屬界限。通過報到登記摸清黨員底數(shù)。每年12月至次年2月,黨員憑“黨員身份證”到基層黨組織進行集中報到登記。黨員在組織關系隸屬地,或非組織關系隸屬地的實際工作、學習、生活所在地,均可向黨組織持證刷卡報到,確認黨員身份。同時,根據黨內有關規(guī)定,明確年老體弱、臥病不起、精神疾病等八種情形黨員可不進行或免予報到登記。今年累計有31180名黨員持證報到。通過持證刷卡參加多重組織生活。黨員可在組織關系隸屬地或實際工作、學習、居住地間,選擇一方黨組織,持證刷卡參加組織生活。流動黨員在縣域內流動,外出地相對固定、外出時間六個月以上、應轉接組織關系但實際沒有轉接的,可簡化組織關系轉接程序,憑“黨員身份證”到流入地黨組織刷卡報到,即可正常行使表決權、選舉權等民主權利。通過聯(lián)網系統(tǒng)實現(xiàn)全程考評。黨員交納黨費、參加組織生活、開展志愿服務等信息,均可在“黨員身份證”上錄入和反映,基層黨組織之間聯(lián)網通用,為黨組織了解掌握黨員現(xiàn)實表現(xiàn)、開展先鋒指數(shù)管理和民主評議等提供了基礎依據。
(二)創(chuàng)新黨員管理手段,堅持以用促管,力求從嚴從實。針對黨員身份意識不強、組織觀念不強等問題,依托黨員身份證,對黨員進行嚴格管理。破解流動黨員查找難題。針對公安簽發(fā)的居民身份證沒有政治面貌信息,通過掃描居民身份證采集黨員信息,內存居民身份號碼,進而能夠通過讀取居民身份證,識別是否黨員。去年以來,先后有343名在縣內跨鄉(xiāng)鎮(zhèn)流動的黨員,通過讀居民身份證被流入地黨組織找到。規(guī)范黨員活動。黨員連續(xù)六個月沒有刷卡記錄,黨員身份證就會自動鎖定,在評議處置不合格黨員時,直接視作自動脫黨的事實依據。2015年全縣評議不合格黨員71名,其中48名就因為連續(xù)六個月沒有刷卡記錄黨員身份證被鎖定。推行黨員身份證不僅倒逼強化了黨員的身份意識和組織觀念,又倒逼黨支部從嚴落實“三會一課”等制度。約束黨員行為。憑黨員身份證,黨員隨時就地都能納入相關各方黨組織的有效管理,流動到哪里,亮明身份就到哪里,時刻警示黨員不觸碰“十條紅線”,倒逼自我約束,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而且,不論身處何處,只要是體現(xiàn)正能量的閃光言行,都能被黨組織隨時就地確認,進而激發(fā)創(chuàng)先爭優(yōu)的積極性。
(三)創(chuàng)新黨員管理平臺,探索“互聯(lián)網+黨建”模式。針對黨員教育管理形式單一、吸引力不強等問題,借助“互聯(lián)網+”,強化黨員身份證的服務功能。建立“互聯(lián)網+”云服務平臺。建立與黨員身份證管理平臺相關聯(lián)的云平臺,開設黨員登陸及管理員登陸、系統(tǒng)概況、黨組織架構、案例集錦、專家點評、宣傳報道、圖文介紹等板塊,與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全國黨建云平臺建立鏈接,以黨建地圖直觀顯示黨員身份證系統(tǒng)概況,為外界了解黨員身份證創(chuàng)設窗口,為黨員個人登陸查詢、系統(tǒng)管理員登陸操作提供便捷。建立“互聯(lián)網+”在線學習平臺。在黨員身份證管理平臺開辟“遠程教育專欄”,將時代先鋒網的教育資源與黨員身份證管理平臺有效鏈接,黨員既可持黨員身份證刷卡參加遠教學習,也可隨時憑黨員身份證號碼登錄時代先鋒網自學,使學習模式更加多樣化。建立“互聯(lián)網+”微信管理平臺。開通“長興先鋒”微信企業(yè)號,以黨員身份證信息作為唯一的交互參數(shù),在微信企業(yè)號設置通訊錄時同步錄入黨員身份證號碼,便于黨員在參加學習或會議時,只要是刷卡簽到就能在微信企業(yè)號后臺提取黨員學習教育、參加會議等綜合信息,作為黨員經常性教育的記錄。
(一)為加強黨員分類管理指明了方法路徑。截至2015年12月31日,長興縣在冊黨員34961名。2016年采用黨員身份證系統(tǒng),累計有31180名黨員持證報到登記,有3529名符合中組部可以不計入應到會若干情形的黨員,允許不進行或免予報到登記;還有252名流動黨員沒有報到登記。通過采用黨員身份證報到登記,使黨組織對黨員數(shù)量統(tǒng)計和個體狀況的掌握,具體到有名有姓、精確到時間地點,同時篩清了各類在行為能力上已經難以發(fā)揮實質性作用、主要在思想上保持先進性純潔性的老弱黨員,摸清了黨員隊伍底數(shù)。
(二)為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找到了有效方式。黨員身份證推行以來,帶來的顯著變化,就是“三會一課”更加嚴肅規(guī)范了,黨員到會率也大幅提升了。許多村居社區(qū)的黨組織書記反映,農村社區(qū)里的黨員不像在單位里,以前參加組織生活比較隨意,請假借口多,來一次或少一次,遲到或早退,一些黨員覺得沒什么大不了,現(xiàn)在有了黨員身份證,不參加活動會被鎖定,就產生了約束,而且實行簽到、簽退兩次刷卡,進一步從嚴強化組織生活紀律性,有效減少了隨意請假、遲到早退的現(xiàn)象。
(三)為保障黨員權利行使創(chuàng)設了務實載體。通過采用黨員身份證開展組織活動,使得黨員流動到哪里,亮明身份就在哪里,納入當?shù)攸h組織的管理就在哪里,不僅促進發(fā)揮作用,而且打通了相關各方黨組織管理的權限。而且黨員平時持證參加黨組織活動的所有刷卡信息,在相關各方黨組織之間聯(lián)網共享,實現(xiàn)組織上跨鄉(xiāng)鎮(zhèn)、跨領域、全方位、全天候跟蹤掌握黨員的日常表現(xiàn)情況,為考核評議流動黨員提供了更為全面詳實的對稱信息。
(四)為提升黨員管理信息化水平提供了參考借鑒。適應網絡信息技術高度發(fā)達的新形勢,通過使用黨員身份證,可以實現(xiàn)網上接轉組織關系,不再需要逐級開具書面證明信、介紹信。而且,通過在規(guī)定時間內由黨員向黨組織進行年度報到登記,黨員信息數(shù)據自動更新、自動生成、自動匯總,在有效提高黨內年報統(tǒng)計準確性的同時,可以節(jié)省各級組織部門和基層黨組織層層開展黨內年報統(tǒng)計的成本和精力,為提升黨員管理信息化水平提供了參考樣本。
長興縣創(chuàng)新推行黨員身份證制度,既是當前各地探索信息化條件加強黨員管理的一個縮影,也是敢于自我否定、另辟蹊徑,以創(chuàng)新的思維和獨特的視角推進工作實踐的有益嘗試,蘊含著較為深刻的啟示。
(一)探索創(chuàng)新需要學人所長,不能拾人牙慧。成功經驗的借鑒,可以讓我們少走彎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一味地沿襲借用,只能算是復制,不能算創(chuàng)新。長興縣在學習借鑒各地探索實踐的基礎上另辟蹊徑,把探索重心落在對黨員身份權利的全領域認可和智能化管理上,而不是一般地放在對黨員活動行為的信息化記錄和網絡化管理上,就抓住了問題的實質和關鍵,凸顯了探索的意義和價值所在。
(二)探索創(chuàng)新需要形式體現(xiàn),不能形式主義。創(chuàng)新不能停留在概念里,需要一定的物質載體將其表現(xiàn)出來。但是不能形式大于內容,片面追求形式上的亮點,追求轟動效應。長興縣就是以人手一張智能ID卡為依托,輔以后臺管理系統(tǒng)、前臺展示系統(tǒng)以及考勤終端等設備。在功能上,沒有貪大求全,開發(fā)設計五花八門的功能板塊,而是緊緊圍繞加強黨員管理開發(fā)基本功能,力求操作簡便;在網頁上,沒有追求網站、網頁的多維立體,而是追求簡潔明了、大方直觀。這樣就突出了黨員身份證不同其他地方的顯著特點。
(三)探索創(chuàng)新需要長遠眼光,不能緊盯眼前。創(chuàng)新不僅要有問題導向,著眼解決當前突出問題;更要有超前思維,對發(fā)展方向和趨勢要有基本判斷和把握,提出可以預想的解決方案。長興縣的探索不僅在于解決該縣范圍內黨員管理的難題,而且充分考慮到黨員流動的大趨勢和全國黨員管理一盤棋思想,在研發(fā)之初,已經按照全國范圍適用的設想,依照黨的中央、地方、基層組織架構,預先設置各級各地各類黨組織的管理平臺,今后在更大范圍的地區(qū)(單位)推廣使用,即可相應授權開通,這就為全國層面提供了標準和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