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眾所周知,曹禺是當代著名的戲劇家,被譽為“東方的莎士比亞”。他的戲劇總是在詩意與內容的交融中帶給人們深刻的感受,作品流淌的詩意總讓人們流連忘返。同時,曹禺又是一位想象力極為豐富的戲劇家,對生活有著詩意的見解,這都給他的作品帶上了朦朧詩意的特征。筆者將在下文對曹禺戲劇詩意特征與原因做探析。
【關鍵詞】曹禺戲?。辉娨馓卣?;戲劇詩意
中圖分類號:I207.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5-0245-01
一、引子
一位作家能夠創(chuàng)作出什么樣的作品,能夠取得多大的成就,他自身的思想能夠占到非常大的比重。曹禺本人曾對自己的職業(yè)有很清晰的定位,他認為一位戲劇作家必須首先在思想上豐富,有非常廣闊的思想世界。同時,又要能夠洞察社會上的大事小情,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對待事情能夠提出自己的見解,有自己的想法。這樣的大觀點自然就給曹禺長期的戲劇創(chuàng)作留下了詩意化的種子。
二、曹禺戲劇的詩意化特征與原因
曹禺的戲劇,像《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等都有著非常高的藝術造詣,對中國現(xiàn)代戲劇的蓬勃發(fā)展有著重要的啟迪意義。細細品讀曹禺的作品,只能說撲面而來的詩意滿滿,其中的浪漫主義風采讓我們癡迷。曹禺戲劇的詩意化究竟來源于哪里?首先我認為來自曹禺先生的內心,曹禺先生年輕時代一直把詩、劇作當做是自己的生命價值,甚至作詩讓曹禺先生有了非常好的詩人氣質,包括曹禺先生對人生的透徹感悟和左翼思想,都是詩意化產(chǎn)生的重要源泉。
(一)內容的詩意化。作為新文化運動的開拓者中的重要一員,曹禺先生與魯迅、茅盾、郭沫若、巴金、老舍齊名。曹禺先生創(chuàng)造的每一個角色,都給我們深刻的詩意感受。曹禺先生在戲劇創(chuàng)作生涯中雖然只有十四部作品,但是每一部作品都付出了非常多的精力。曹禺先生對現(xiàn)實生活有著獨到的見解,但是在他的作品中從來不寫生活中的瑣事,而是通過自己對生活的理解來表現(xiàn)戲劇的動人之處。他對作品內容取材有著非常敏銳的想法,并且能夠做到創(chuàng)新。在曹禺的《日出》中,陳白露常掛在嘴邊的有一段話:“太陽出來了,黑暗留在后面,但是太陽不是我們的,我們要睡了?!边@句話也體現(xiàn)著《日出》中那個美麗而值得深思的愛情故事的背后色彩,這當然不是曹禺先生最想要表達的背后含義,但是能夠看做是《日出》這部作品中非常具有特點的詩意化代表。這句話鮮明地體現(xiàn)了陳白露的詩意情感,太陽和黑暗本來是不同的名詞,卻在內容里出現(xiàn)在了一起,表現(xiàn)出了人生不僅有黑暗更有黎明,更有光芒和希望。在這部作品問世不久后,很多作家和文藝界人士都夸贊是“一首美妙的戲劇詩”。
(二)意境的詩意化。在戲劇作品中,同樣存在著作家的情感與景象兩個方面,這也就使得戲劇作品與詩歌作品有了異曲同工之處。曹禺先生的作品通過景、物、事相交融,使他的作品有了非常詩意化的意境。那么曹禺先生究竟是如何營造出這樣詩意化的意境呢?從曹禺先生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他總是巧妙地運用一些象征手法來表現(xiàn)作品的主旨。這些象征手法也有具體的表現(xiàn)方式:第一是運用一些景色、事物來表現(xiàn)主旨,以《日出》為例,里面有主人公陳白露住的旅店和外邊的紅色太陽。以《原野》為例,里面有龐大的原始森林,樹木高大,其中只有一條鐵路延伸向遠方。再以《雷雨》為例,里面有引人恐懼的周公館以及惡劣的天氣環(huán)境。第二是通過具體的人物來表現(xiàn)。這里面非常突出的有《北京人》里形象、心理各異的三代人,還有《日出》里凄美愛情故事下的陳白露。第三就是通過作品名字帶來的意境,像《日出》、《家》、《北京人》、《原野》、《雷雨》等等,這些作品的名字不但是一個個客觀的名詞,而且更是一個個朦朧的象征,不但承載著客觀上的名詞意義,還肩負作者內心的豐富思想。
(三)情節(jié)的詩意化。一般在我們的詩詞創(chuàng)作中講究感情流露,里面的事情描述都是為了流露感情做陪襯。但是在戲劇創(chuàng)作中,整個作品的主線一般是故事的發(fā)展,即整個作品以描述故事為主體,里面的一切大事小情都有著前后關系、因果關系,有鋪墊,有結尾。而這樣的形式總是讓大家覺得故事講得太多,而作者的感情吐露難免變得很少。而曹禺先生的作品不從眾創(chuàng)作,他總能夠靈機一動,把自己要表達的感情藏在細小的角落里,隨著作品的進展,全部灑落下來,給觀眾巨大的震撼。并且,在曹禺先生的作品里,一般都會有非常精彩、非常詩意的情節(jié),讓觀眾大呼過癮。以《雷雨》為例,這部作品從內到外都充滿了吸引觀眾的線索情節(jié),讓人欲罷不能。整個作品從過去開始描述,以過去的事情引出或者說帶動現(xiàn)在的事情的發(fā)展,并且里面充滿著人情矛盾,以男主人公周樸園為中軸,細膩的展現(xiàn)出了當時的人情世故,非常的令人震撼。
三、總結
曹禺先生作為現(xiàn)代著名的戲曲家,以詩意化的作品給予了我們諸多啟迪。他的戲劇作品就像是一首首抽象的詩,讓我們流連忘返。我們要不斷研究和學習曹禺先生的戲劇作品,汲取其作品特點,推動整個戲劇行業(yè)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郝興霞.論曹禺話劇《日出》中的“詩意的靈魂”[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5).
[2]張靜.曹禺話劇中的詩意特征[J].劍南文學,2013(6).
作者簡介:
王永賢(1988-),男,貴州省桐梓縣人,就讀于六盤水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