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艷
(商丘市第三人民醫(yī)院 急診科 河南 商丘 476000)
?
替諾福韋酯聯(lián)合拉米夫定治療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效果觀察
周艷
(商丘市第三人民醫(yī)院 急診科河南 商丘476000)
【摘要】目的探討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應用替諾福韋酯聯(lián)合拉米夫定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3年7月至2015年10月商丘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收治的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110例,隨機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各55例,對照組給予拉米夫定治療,觀察組采用替諾福韋酯聯(lián)合拉米夫定治療。統(tǒng)計兩組治療前后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載量情況、乙型肝炎病毒DNA低于檢測下限情況以及有關(guān)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結(jié)果治療24、48周后,觀察組的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載量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乙型肝炎病毒DNA低于檢測下限比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均未發(fā)生嚴重不良反應。結(jié)論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應用替諾福韋酯聯(lián)合拉米夫定治療,降低了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載量,使乙型肝炎病毒DNA低于檢測下限率顯著提高,且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廣。
【關(guān)鍵詞】艾滋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替諾福韋酯;拉米夫定
艾滋病可對人體免疫系統(tǒng)進行攻擊,引發(fā)惡性腫瘤等疾病,具有較為嚴重的危害性[1]。而乙型肝炎病毒屬于DNA病毒,容易誘發(fā)肝硬化、肝細胞癌等疾病,對患者的生命構(gòu)成嚴重的威脅[2]。本研究選擇商丘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收治的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110例作為研究對象,分別給予拉米夫定治療以及替諾福韋酯聯(lián)合拉米夫定治療,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3年7月至2015年10月商丘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收治的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11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5例。對照組中男31例,女24例,年齡35~41歲,平均(38.56±0.13)歲;觀察組中男32例,女23例,年齡36~40歲,平均(37.27±0.53)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治療方法給予所有患者護肝、降酶等常規(guī)治療,且使用免疫調(diào)節(jié)劑、干擾素等抗病毒藥物。對照組給予拉米夫定治療,具體如下:給予患者抗病毒治療,并空腹口服拉米夫定[葛蘭素史克制藥(蘇州)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0581]100 mg/次,1次/d;觀察組采用替諾福韋酯聯(lián)合拉米夫定治療,具體如下:給予患者抗病毒治療,并空腹口服替諾福韋酯(美國生物制藥公司,國藥準字:H20120487)300 mg/次,1次/d聯(lián)合拉米夫定[葛蘭素史克制藥(蘇州)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0581]100 mg/次,1次/d。
1.3觀察指標使用實時熒光PCR儀對乙型肝炎病毒DNA進行定量檢測,并統(tǒng)計兩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2結(jié)果
2.1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載量情況 治療前,兩組的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載量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24、48周后,觀察組的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載量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載量情況
2.2乙型肝炎病毒DNA低于檢測下限情況觀察組和對照組治療24周后乙型肝炎病毒DNA低于檢測下限比例分別為49.09%(27/55)、23.64%(13/55),治療48周后分別為67.27%(37/55)、38.18%(21/55)。觀察組治療24、48周后乙型肝炎病毒DNA低于檢測下限比例均高于對照組(P<0.05)。
2.3不良反應兩組患者均無嚴重不良反應發(fā)生。
3討論
目前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數(shù)逐年增加,有效對患者體內(nèi)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進行監(jiān)控是最為重要的問題[3]。其中乙型肝炎病毒DNA是目前判斷機體是否感染的重要指標,對患者的診斷、治療等具有積極意義。且乙型肝炎病毒DNA既直接反應了患者的傳染能力,更間接表達了乙型肝炎病毒的嚴重性[4]。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應用替諾福韋酯聯(lián)合拉米夫定治療具有較好的療效。替諾福韋酯是目前較為新穎的核苷酸類逆轉(zhuǎn)錄酶抑制劑,對多種病毒具有對抗效果,目前廣泛應用于病毒性感染類疾病的治療中[5]。替諾福韋酯聯(lián)合拉米夫定治療效果顯著,主要原因在于兩者聯(lián)合使用可形成聚合酶,具有抑制病毒的功能,另外能有效抑制艾滋病病毒的復制,使艾滋病病毒得到有效的控制。
本次研究中,治療24、48周后,觀察組的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載量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乙型肝炎病毒DNA低于檢測下限比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均未發(fā)生嚴重不良反應。綜上所述,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應用替諾福韋酯聯(lián)合拉米夫定治療,降低了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載量,使乙型肝炎病毒DNA低于檢測下限率顯著提高,且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蘇英,郭長青,許青田.恩替卡韋與拉米夫定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對照研究[J].河南醫(yī)學研究,2014,23(8):26-27.
[2]陳素梅.胸腺肽α1聯(lián)合阿德福韋酯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療效觀察[J].中國處方藥,2015,13(10):64-65.
[3]楊丹紅,趙年豐,潘紅英,等.替諾福韋酯挽救治療核苷(酸)類藥物多重耐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療效觀察[J].中華肝臟病雜志,2015,23(1):75-76.
[4]武志峰,楊冬冬.阿德福韋酯和拉米夫定治療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療效比較[J].中國實用醫(yī)刊,2015,42(9): 60-61.
[5]蘭青,范晶華,陳一暉,等.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患者乙肝病毒血清學與HBV-DNA的關(guān)系[J].昆明醫(yī)科大學學報,2015,36(4):152-156.
(收稿日期:2015-11-20)
【中圖分類號】R 511
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6.04.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