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魯平 李 亮 王 炬
(1.中鋼集團馬鞍山礦山研究院有限公司;2.華唯金屬礦產(chǎn)資源高效循環(huán)利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霍邱某低品位磁鐵礦石選礦試驗*
常魯平1,2李亮1,2王炬1,2
(1.中鋼集團馬鞍山礦山研究院有限公司;2.華唯金屬礦產(chǎn)資源高效循環(huán)利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摘要霍邱地區(qū)某低品位磁鐵礦石鐵品位為23.30%,鐵主要以磁鐵礦的形式存在。為合理開發(fā)利用該鐵礦資源,在分析礦石性質的基礎上,對其進行選礦試驗研究。采用階段破碎—階段拋廢—磨礦(-0.076 mm占55%)—弱磁選流程,最終可獲得產(chǎn)率為25.30%、鐵品位為66.25%、回收率為71.91%的鐵精礦,分選效果較好,可作為該礦石的開發(fā)利用流程。
關鍵詞磁鐵礦階段破碎階段拋廢弱磁選
霍邱地區(qū)是安徽省重要的鐵礦資源地,經(jīng)過幾十年的勘探,相繼探明了張莊、周集、吳集、周油坊、李老莊、范橋、李樓等大型礦床十余處 ,累計探明儲量 12億t。該地區(qū)鐵礦石鐵品位較低,礦物組成簡單、儲量大,有害元素硫和磷含量低,屬典型的貧磁鐵礦。隨著近幾年選礦工藝及設備的迅速發(fā)展,該地區(qū)礦石得以開發(fā)利用,將鞏固、提升安徽省鐵礦石資源的供應能力,使皖西鐵礦資源優(yōu)勢變?yōu)榻?jīng)濟優(yōu)勢。對該地區(qū)某低品位礦石進行選礦試驗,以期確定其合適的開發(fā)利用工藝流程。
1礦石性質
對原礦進行化學多元素分析和鐵物相分析,結果分別見表1和表2。
表1原礦化學多元素分析結果
%
表2原礦鐵物相分析結果
%
表1表明,礦石鐵含量為23.30%,是主要有價元素,其它元素如錳、鋅等含量較低,不具有開發(fā)利用價值。有害元素S、P含量較低,對選礦及后續(xù)冶煉有利。礦石堿比w(CaO+MgO)/w(SiO2+Al2O3) =0.11,為酸性鐵礦石。脈石中SiO2含量較高,是選礦過程中要給予剔除的主要部分。
表2表明,礦石中鐵主要賦存于磁鐵礦中,占總鐵的69.84%,是主要的回收對象。其次為硅酸鐵,分布率達22.87%,赤褐鐵礦和黃鐵礦中的鐵及硫酸鐵少量,合計占總鐵的7.29%。
2試驗結果與討論
礦石磁鐵礦含量較多,弱磁選可獲得良好的分選效果??紤]到非磁性成分的存在會增加弱磁選流程磨礦的處理量,不利于節(jié)約能耗,本著“能拋早拋、能收早收”原則,礦石先經(jīng)階段破碎—階段拋廢進行預先拋尾以降低后續(xù)流程負荷,并通過條件試驗確定最佳的磁選拋廢條件[1-4]。
2.1-200 mm粒級磁干選拋廢試驗
將礦石破碎至-200 mm進行1次磁干選拋廢條件試驗,分別進行分離隔板距離試驗和磁選機筒體表面線速度試驗。試驗設備為CTG1210型永磁干式磁選機,磁場強度為198.94 kA/m。
2.1.1分離隔板距離試驗
分離隔板是指用于分隔磁精礦和廢石的檔板,分離隔板距離是分離隔板與筒體中心線的水平距離。距離越大,廢石產(chǎn)率越小,磁精礦鐵品位越小。固定干式磁選機磁場強度為198.94 kA/m、筒體表面線速度為1.94 m/s,考察不同分離隔板距離對磁粗精礦指標的影響,試驗結果見圖1。
圖1表明,隨著分離隔板距離的增大,拋出廢石產(chǎn)率不斷減小,粗精礦磁性鐵回收率升高。為了保證精礦磁性鐵回收率,選擇分離隔板距離為1 200 mm,此時可拋除產(chǎn)率為22.30%,鐵品位為8.96%的廢石,磁粗精礦鐵品位為27.24%,全鐵和磁性鐵回收率分別為91.37%,98.58%。
圖1 分離隔板距離試驗
2.1.2筒體表面線速度試驗
固定干式磁選機磁場強度為198.94 kA/m、分離隔板距離為1 200 mm,進行筒體表面線速度試驗,試驗結果見圖2。
圖2 筒體表面線速度試驗
圖2表明,隨著筒體表面線速度的增大,拋出的廢石產(chǎn)率增大,粗精礦磁性鐵回收率減小。為在保證磁性鐵回收率的前提下,盡可能多拋出廢石,選擇筒體表面線速度為1.7 m/s。此時可拋除產(chǎn)率為10.40%,鐵品位為7.50%的廢石,磁粗精礦鐵品位為25.14%,全鐵和磁性鐵回收率分別為96.65%,99.63%。
鑒于近年來鐵礦石價格不斷下跌,降本增效變得尤為重要,因此有必要在中碎產(chǎn)品后繼續(xù)使用干式磁選機進行拋廢,以提高細碎段的效率。將-200 mm干拋磁粗精礦破碎至-70 mm后仍選擇CTG1210型永磁干式磁選機進行磁干選拋廢。在磁場強度為198.94 kA/m、分離隔板距離為1 100 mm、筒體表面線速度為 1.7 m/s時,磁干選拋廢可拋除13.03%,鐵品位為8.50%的廢石,磁粗精礦鐵品位為27.63%,全鐵和磁性鐵回收率分別為95.58%,99.56%。
2.2-10 mm磁粗精礦濕式磁選拋廢處理量試驗
將-70 mm干拋磁粗精礦破碎至-10 mm,選擇中鋼集團馬鞍山礦山研究院有限公司研制的CCTS型永磁濕式粗粒磁選機進行濕式磁選拋廢試驗。此類磁選機已在國內(nèi)一些礦山成功應用,尤其是在低品位中粗粒級強磁性鐵礦石的預先拋廢工藝中表現(xiàn)出良好的分選效果。
處理量是CCTS型永磁濕式粗粒磁選機的主要參數(shù)。在磁選機磁場強度為318.31 kA/m時,不同處理量對-10 mm粗精礦指標的影響見圖3。
圖3 處理量試驗
圖3表明,處理量從0.3 t/h增加到0.9 t/h,拋除廢石產(chǎn)率從34.00%減少到21.90%,磁性鐵損失率從2.08%減小至0.86%。為了保證99%以上較高的磁性鐵回收率,選取處理量為0.6 t/h。此時拋除廢石產(chǎn)率為25.00%,鐵品位為8.76%,濕拋粗精礦鐵品位為33.92%,全鐵和磁性鐵回收率分別為92.07%,99.04%。
2.3磨礦—弱磁選磨礦細度試驗
將-10 mm濕式磁選拋廢粗精礦磨礦后進行弱磁選富集鐵。磨礦細度是影響精礦鐵品位的關鍵因素,采用400 mm×300 mm試驗型弱磁選機,在磁場強度為159.15 kA/m條件下,進行磨礦—弱磁選磨礦細度條件試驗。結果見圖4。
圖4 磨礦細度試驗
圖4表明,當磨礦細度-0.076mm含量從35%上升至65%時,精礦鐵品位提高幅度較大,回收率明顯下降。繼續(xù)增大磨礦細度,精礦鐵品位上升趨緩,回收率基本不變。在磨礦細度為-0.076mm占55%時,一次弱磁選可獲得鐵品位為65%以上的鐵精礦,滿足合同要求。結合磨礦能耗,選擇磨礦細度為-0.076mm55%。
3全流程試驗
在條件試驗的基礎上進行階段破碎—階段拋廢—磨礦(-0.076 mm 55%)—弱磁選全流程試驗,數(shù)質量流程見圖5。
圖5 原礦—階段破碎—階段預選—磨礦
4結論
(1)霍邱某低品位磁鐵礦石鐵品位為23.30%,通過采用階段破碎—階段拋廢—磨礦(-0.076 mm 55%)—弱磁選流程處理,最終可獲得鐵品位為66.25%、回收率為71.91%的鐵精礦。
(2)分別對-200 mm的粗碎產(chǎn)品、-70 mm中碎產(chǎn)品和-10 mm的細碎產(chǎn)品進行預先拋廢,可在入磨前拋出產(chǎn)率達40%以上的廢石,磁性鐵損失率1.71%,大大地降低了入磨礦石量和弱磁選處理量,從而達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孫炳泉.超貧鐵礦資源化利用技術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J].金屬礦山,2009(1):9-11.
[2]陸三明, 徐曉春, 彭智,等.安徽省霍邱鐵礦的資源經(jīng)濟意義及生態(tài)保護[J].合肥工業(yè)大學學報,2005(2):153-157.
[3]常魯平,孫放,楊任新.CCTS型粗粒磁選機對貧磁鐵礦石的預選效果[J].金屬礦山,2013(10):120-123.
[4]王常任.磁電選礦[M].北京:冶金工業(yè)出版社,1986.
(收稿日期2015-10-13)
*“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編號:2011BAB07B03)。
常魯平(1988—),男,助理工程師,243000 安徽省馬鞍山市西塘路66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