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文娟齊曉紅黃麗華劉春芝
人性化護理在達芬奇機器人婦科手術護理中的應用
●馮文娟1齊曉紅1黃麗華2劉春芝1
目的:探究人性化護理在達芬奇機器人婦科手術護理中的應用。方法:選取80例接受達芬奇機器人手術的婦科疾病患者,按照入院順序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0例。結果:觀察組和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分別為95%和80%,兩組之間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達芬奇機器人在婦科手術中,具有創(chuàng)傷小、疼痛輕的特點,降低了護理難度、減輕了護理人員的工作量。
人性化護理;達芬奇機器人;婦科手術
婦科疾病是對女性健康威脅最大的疾病,傳統(tǒng)的宮腹腔鏡手術技術對主刀醫(yī)生的縫合技術、機械操作技術要求較高,同時機械轉動緩慢、角度受限、分辨率低,存在手術盲區(qū)[1]。與達芬奇機器人手術相比,傳統(tǒng)的宮腹腔鏡手術時間長,患者易疲勞、配合度度降低,醫(yī)生手術的精準性下降,增加手術的風險性。達芬奇機器人手術控制精準、成像清晰度高、全方位監(jiān)控無死角,操作更加精確、可靠。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2月到2016年2月期間,某院婦科收治的80例婦科手術患者。其中子宮肌瘤12例、子宮內膜炎26例、子宮惡性腫瘤18例、宮頸癌8例、其他16例。年齡25~58歲,平均年齡(31.2±3.67)歲,根據入院的時間順序將患者分成對照組40例,觀察組40例。兩組患者的年齡及病情、病種等一般資料的比較差異不具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術后采用常規(guī)的護理方式:護理人員幫助患者調整體位,術后6小時之內去枕平臥,頭部偏向一側;30分鐘為患者翻身一次,提高患者血液循環(huán)的速度;結束輸液,拔掉導尿管,鼓勵患者下床活動,正常排尿;指導患者在術后6小時之后,食用米湯、面湯等流食,保證食物攝取量。觀察組的患者在常規(guī)的護理方式之外增加人性化護理。采用達芬奇機器人在婦科微創(chuàng)手術中,具有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術后并發(fā)癥少、患者依從性高的優(yōu)勢,在新的手術技術的推動下,護理人員采用新的護理方式:(1)觀察患者血壓、脈搏、呼吸等生命體征,并給予低流吸氧3~4個小時,中和微創(chuàng)手術中患者吸入體內的Co2,降低患者的不適感;(2)全麻患者在術后對咳嗽的反應能力較弱,易出現咽喉部疼痛、痰多的現象,護理人員要幫助患者翻身、拍背來清除呼吸道內的分泌物;(3)微創(chuàng)手術的切口小、疼痛輕微,通過幫助患者選取舒適的體位和傾聽音樂的方式來轉移患者的注意力,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減少止痛藥的使用;(4)護理人員通過健康宣教的方式講解盡早活動促進患者胃腸蠕動,提高身體機能,并督促患者下地活動,在活動中增加血液運轉的速度,提高微創(chuàng)傷口的康復效果。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中獲取的所有資料數據均應用SPSS19.0軟件處理,以數(n)與率(%)表示計數資料,P<0.05則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通過對婦科患者術后進行人性化護理,觀察組術后無并發(fā)癥,住院時間為(8.25±1.24)天,護理滿意人數為38例,滿意度為95%。與對照組相比,二組之間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表1所示。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婦科疾病主要是指女性生殖系統(tǒng)因感染、藥物、病變而產生的疾病,主要包括陰道疾病、子宮疾病、卵巢疾病等,是青春期和絕經期女性常見且多發(fā)的疾病[2]。女性對婦科疾病缺乏專業(yè)的認識以及正確的保健方式,在不良生活習慣作用下,女性生理健康狀況不斷下降。婦科疾病具有久治不愈、易復發(fā)的特點,給女性的生活帶來極大的困擾和不便。婦科疾病部位特殊、敏感,加強術后護理有助于緩解患者的精神狀態(tài),提高患者的康復效果[3]。護理人員要根據婦科患者疾病的輕重程度給予人性化的護理。例如宮頸癌術后護理,常規(guī)護理為檢測患者血壓、心跳、脈搏等生命體征,教授患者使用止痛棒的方式,術后48小時內觀察患者的尿量、顏色等。在術后6小時內禁止飲水和下床活動,在術后24小時,每日飲水量為1500~2000ml。人性化護理要求護理人員在基礎護理之上,采用交流、聽音樂的方式轉移患者的注意力,放松患者的情緒,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積極配合醫(yī)護工作人員的治療工作[4]。宮頸癌手術患者留置尿管的時間較長,發(fā)生泌尿系統(tǒng)感染的幾率較高,護理人員每天兩次用苯扎氯胺擦洗患者會陰[5]。鼓勵患者在術后24小時下床活動,指導患者的動作幅度、運動時間,增強患者的肺活量和免疫力,縮短患者住院時間。
本次研究中對達芬奇機器人婦科手術進行護理干預,觀察組的住院之間為(8.25±1.24)天,對照組的住院時間為(10.29±3.81)天,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分別為95%、80%。二組之間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通過采用人性化的護理方式,為患者創(chuàng)造溫馨、舒適的康復環(huán)境,保證患者的睡眠和休息。通過交流的方式疏解患者抑郁、煩躁的心情,用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來接受治療。護理人員講解婦科疾病產生的原因、保健方法、具體的治療措施,提高患者對婦科疾病的認知程度。同時指導患者使用高纖維、高蛋白、低脂肪的事物、少時多餐,減少高糖、高鹽、高脂肪食物的攝取量,教授患者不同食物中蛋白質、糖分的含量,幫助患者制定科學、健康的食譜。
綜上所述,達芬奇機器人手術具有創(chuàng)傷小、切口小、出血量小的特點,提高患者術后康復效果。對達芬奇機器人婦科手術的患者進行護理干預,針對患者疾病的輕重程度、情緒變化采用人性化的護理方式,調節(jié)患者的心情,改善患者的飲食結構,指導患者運動方式,既提高了護理的效果,又降低了醫(yī)護工作人員的任務量,促進醫(yī)療衛(wèi)生水平的發(fā)展和進步。
(作者單位:1吉林省腫瘤醫(yī)院;2吉林大學第一醫(yī)院)
[1]荊茹,張紅菊,趙依芳,張彩萍.161例達芬奇機器人輔助宮頸癌根治術的圍手術期護理體會[J].實用醫(yī)院臨床雜志,2015,01:129-130.
[2]任亞新,趙艷萍,榮磊,吳瓊.心理干預對達芬奇機器人縱隔腫瘤切除患者的影響[J].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2015,11:1074-1076.
[3]張圣潔,徐梅.機器人輔助手術中手術室護士角色與工作轉變的研究進展[J].護理學報,2015,20:29-32.
[4]孫新星,王鶯,陳石妹.達芬奇機器人輔助前列腺癌根治術35例的手術配合[J].護理與康復,2015,11:1081-1083.
[5]李勤,惠寧.達芬奇機器人及傳統(tǒng)腹腔鏡子宮肌瘤剝除術的比較[J].現代婦產科進展,2014,11:903-904.
劉春芝,甲狀腺頭頸外科,本科,職稱副主任護師,研究方向為甲狀腺疾病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