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翠 史朝浩
二巰丙磺鈉對肝豆狀核變性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
楊文翠 史朝浩
目的:探討二巰丙磺鈉(DMPS)在肝豆狀核變性(HLD)患者治療中的效果。方法:選擇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來我院就診的78例肝豆狀核變性患者為研究對象,給予其DMPS治療。對比分析患者治療前后的銅代謝指標的變化。結(jié)果:治療后患者的SCO(血清銅氧化酶)與SCu(血清銅)含量較治療前顯著下降(P<0.05),UCu(24h尿銅)含量較治療前顯著升高(P<0.05)。結(jié)論:二巰丙磺鈉治療肝豆狀核變性,具有較好的尿排銅作用,治療效果顯著。
二巰丙磺鈉;肝豆狀核變性;24h尿銅
肝豆狀核變性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行銅代謝障礙疾病?;颊叩呐R床表現(xiàn)較為復雜,診斷時多依據(jù)患者的血清銅氧化酶、血清銅下降等[1]?;颊叩呐R床特征主要為進行性的肝硬化加重、錐體外系癥狀、腎損害、精神癥狀及角膜色素環(huán)等。目前,國內(nèi)常用的治療方法為青霉胺治療。近期,國內(nèi)采用DMPS進行治療,但其臨床效果尚沒有統(tǒng)一的認識[2]。本研究對我院收治的78例肝豆狀核變性患者行DMPS治療前后的銅代謝指標進行了對比分析,旨在探討DMPS的治療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來我院就診的78例肝豆狀核變性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HLD的診斷標準[3]:銅藍蛋白低于0.2g/ L,24h尿銅大于100ug,角膜K-F環(huán)陽性,伴有家族史。其中男性45例,女性23例,年齡在11-45歲范圍內(nèi),平均年齡為21.34±2.17歲。采用改良Goldstein分級,其中0級6例,1級7例,2級42例,3級11例,4級12例。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并自愿參加本研究。
1.2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均靜脈滴注DMPS進行治療,劑量為2.5-5mg/kg??山惶孢M行以下兩種方案:(1)DMPS溶于20mL生理鹽水,給予患者靜脈推注,每天3次。(2)DMPS溶于500mL生理鹽水中,給予患者靜脈點滴,每天1次,6天為1個療程,間歇2天,并口服葡萄糖酸鋅。共治療8個療程。針對患者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進行有效的干預和處理。治療前3天開始,采用本研究制定的低銅飲食方案,并且停止服用一切影響銅代謝的藥物。
1.3 標本采集
在患者入院低銅飲食3天后以及驅(qū)銅治療8個療程后,于清晨8時,采集靜脈血,進行SCO、SCu與UCu的檢測。
1.4 檢測方法與觀察指標
SCO選擇鹽酸對苯二胺比色法測定,試劑為分析純,SCu與UCu檢測選擇原子吸收火焰分光度計,標準液為基準試劑。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將所獲得的數(shù)據(jù)集中歸類,錄入數(shù)據(jù)庫。運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6.0,對所獲得的資料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并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治療效果分析
治療后,患者的SCO與SCu含量較治療前顯著下降,UCu含量較治療前顯著升高,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患者的SCO、SCu與UCu水平的比較
2.2 患者不良反應(yīng)的發(fā)生情況
治療過程中,有1例患者出現(xiàn)了白細胞、血小板減少,有3例患者出現(xiàn)了胃腸道反應(yīng),4例患者出現(xiàn)了心慌癥狀,停藥后,患者癥狀均消失,且無其他明顯嚴重癥狀,肝功能無明顯損傷。
HLD的發(fā)病率約為15-30/1000000,目前臨床治療中尚無統(tǒng)一的用藥方案。HLD的發(fā)病機制主要為過量的銅在機體組織中沉積有關(guān),因此在判斷臨床治療效果時,應(yīng)當以排銅量為指標。
DMPS是蘇聯(lián)學者在1951年合成的巰基絡(luò)合劑[4],對重金屬的促排作用十分顯著。藥物說明中推薦DMPS的使用劑量為每次2.5-5mg/kg,既往研究表明[5],DMPS的推薦給藥方式為0.5-1.0g/d,溶于500mL溶酶中給予患者靜脈滴注。本研究中給予患者兩種給藥方式,發(fā)現(xiàn)靜脈推注的方式具有較好的排銅效果。因此,在以后的治療中,推薦每次5mg/ kg,靜脈推注,每日3次的治療方案。同時DMPS不僅可以排出銅,還可以排出鐵、鋅、鈣等金屬元素,淫才DMPS治療5天后,剩余2天給予患者鋅劑、鈣劑等補充。本研究發(fā)現(xiàn),患者治療8個療程后,SCO與SCu含量較治療前顯著下降,UCu含量較治療前顯著升高,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DMPS治療具有較好的排銅效果。
DMPS輸注過快,患者會出現(xiàn)惡心、頭暈、口唇發(fā)麻等不良反應(yīng),嚴重者甚至出現(xiàn)過敏性休克。本研究中,有1例患者出現(xiàn)了白細胞、血小板減少,有3例患者出現(xiàn)了胃腸道反應(yīng),4例患者出現(xiàn)了心慌癥狀,但停藥后患者癥狀均消失,并且無其他嚴重不良反應(yīng),說明DMPS治療具有較高的安全性。
綜上所述,二巰丙磺鈉治療肝豆狀核變性,具有較好的尿排銅作用,治療效果顯著,且患者不良反應(yīng)較輕,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臨床廣泛應(yīng)用。
(作者單位:河北省紅十字基金會石家莊中西醫(yī)結(jié)合醫(yī)院)
[1]儲安貞,侯凌,梁雁等.兒童肝豆狀核變性124例臨床分析[J].臨床兒科雜志,2015,33(11):946-949.
[2]王東旭,林連捷,鄭長青等.肝豆狀核變性臨床特點分析[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3,16(5):528-531.
[3]吳君霞,楊茜,薛明月等.血清銅生化對肝豆狀核變性的診斷意義[J].檢驗醫(yī)學,2013,28(1):21-24.
[4]張萬里,張孚賀,王顯春等.二巰丙磺鈉治療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職業(yè)醫(yī)學,2012,39(5):401-402.
[5]王艷梅,姜廣榮,譚翠蓮等.急性氯化銅中毒患者的急救與護理[J].護理學雜志,2011,(19):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