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石男
新近上映的《美國隊長3:內戰(zhàn)》是部不錯的爆米花電影。和大多數超人英雄電影一樣,《美國隊長3:內戰(zhàn)》場面火爆,正反方戰(zhàn)隊匯集了鋼鐵俠、蜘蛛俠、蟻人等史上最強大的超級英雄陣容,激烈PK,相當過癮,結局歡喜,不需要動什么腦子就可以開開心心看完。對于把思考當成一種刑罰的人來說,看這樣的電影還是蠻爽的。
在乒乒乓乓的打斗之余,美國隊長與冬兵(美國隊長最親密的戰(zhàn)友)的基情也令人動容。當聽到一個穿著星條旗緊身衣、手持星條旗盾牌的肌肉猛男真情流露,“我一聽到巴基(冬兵)的名字就變成了來自布魯克林的16歲少年,”你難道不會有種滑稽的感動?
當然,貫穿全片的主線不可能是基情,而是掙脫世俗約束、痛擊邪惡勢力的漫畫式英雄主義。這種英雄主義,我認為好看但已然過氣。
英雄主義的源頭相當古老。在某些古代文明中,人們推崇英雄為民族之父,比如以色列人對亞伯拉罕;或者推崇英雄為國家的締造者,比如羅馬人對埃涅阿斯。在古代世界的所有民族中,最能鮮明反映出西方精神的楷模是古希臘人,他們對英雄主義的推崇,影響后世西方甚巨。美國當代著名學者伯恩斯和拉爾夫在《世界文明史》中恰如其分地說:“沒有其他民族如古希臘人一樣對人類成就的高潔有過如此堅定的信仰。古希臘人贊美說,人是宇宙中最了不起的創(chuàng)造物,他們拒絕在神祇面前低聲下氣。”對自由的熱愛以及對成就的信仰,催生出榮譽感,而英雄正是在追逐榮譽中實現生命的意義。
可是,英雄主義不可避免地漸漸變化、衰亡。古希臘詩人赫西俄德在2000多年前就曾哀嘆道:“人墮落了。神不斷給他們增添新的煩惱,而最大的煩惱卻是他們自己帶來的……從前美滿和尊嚴女神還常來,如今卻傷心地用白袍裹住美麗的身體,回到永恒的神世界去了。留給人們的只有平庸,而且這種平庸的狀況還看不到盡頭?!睒s譽感與信仰最終被精巧功利與隨波逐流取代,英雄被有錢者、有權者替換,技術日益進步,物質日益豐饒,但是古典英雄主義褪色到過去中了。
英雄主義衰變,英雄崇拜卻不絕如縷。DC出品的超人、漫威出品的美國隊長等系列英雄漫畫(DC與漫威是美國的兩大漫畫巨頭),正是在英雄主義衰變而人們卻更加期待英雄出現的上世紀30年代誕生。正如美國哲學家悉尼·胡克所言,每逢社會和政治發(fā)生尖銳危機,必須有所行動,而且必須趕快行動時,對英雄的興趣就更強烈了。危機越嚴重,人們期盼有適當的英雄來控制局勢的愿望就越強烈。
今天的我們,甚至連崇拜也不再有,我們總是處于一種懶洋洋的毫無生氣的心靈狀態(tài)。里爾克在一首詩里寫下:希望擁有屬于自己的死的人越來越罕見,而且很快將會變得跟希望擁有屬于自己的生的人一樣罕見。在這種情勢下,人們怎么可能還對英雄的出現寄予什么希望呢?這不能不讓人想起《權力的游戲》中的經典臺詞:“凜冬將至?!笔澜缈赡苁浅聊屠淇岬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