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兵兒(江蘇警官學院,江蘇南京,210012)
?
南通警政的創(chuàng)辦者張謇*
付兵兒
(江蘇警官學院,江蘇南京,210012)
11991199年,張謇創(chuàng)立的南通警察管樂隊在排練
清朝末年政治腐敗,經濟失序,社會動蕩,治安混亂。江蘇南通地處東南一隅“,梟匪滿地,蓄而待發(fā);外患之來,什伯未已?!保?]而當地的團防和保甲制度早已懈散,駐軍亦不能盡力靖匪。為了防御盜賊、土匪侵擾,維護社會治安秩序,保障南通各項事業(yè)的發(fā)展,張謇創(chuàng)辦了南通警政。通過建立警察機構,組織警察隊伍,強化警政建設,營造了南通良好的社會治安環(huán)境。
張謇非常重視警政建設,認為警政建設是發(fā)展實業(yè)和興辦教育的重要保障,“警政不先,不足言內政”[2],社會安定離不開警察?!肮示煺?,上通政府而下達窮壤。彌教案、詰戎莽、稽印稅、緝私鑄、佐學校、清田賦,莫不賴之。”[3]“方今地方工廠林立,教育、公益、慈善各處所相繼朋興,無警察何以為設施之輔佐?”[4]然而組建南通地方的警察組織所需費用巨大,經費得不到正常保障始終是困擾清末警政建設的一大難題。雖然張謇在《變法平議》中一再建議將“警察之費,歸入各府州縣預計,用本地稅支”[5],但這一建議并未被政府采納,“經費迭次呈請,奉令均著就地籌款。”[6]從清朝末年到民國初期,上級政府從未給南通警政建設劃撥經費,正如民國十三年(1924年)張謇在《〈南通商埠警察狀況〉序》中所言:“南通之自治,初欲賅警察而資之費,故十余年來未得政府補助?!保?]在南通警政建設的過程中,張謇通過自籌經費,組建了實業(yè)警察(經濟警察)、治安警察、交通警察、林業(yè)警察、鹽業(yè)警察等多種專業(yè)警察,成為名副其實的“南通警察的創(chuàng)辦者”[8],為南通警政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張謇在大生紗廠“照西捕例”設置廠警,始稱“巡丁”,后稱“警察”,“廠給伙食、槍械、號衣、油衣、冬夏帽?!昭矆?zhí)棒,夜巡執(zhí)槍?;鹁妇姡堤柦?。操演水龍時,輪流練習”[9],并設“管帶”專管。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張謇與其三哥張詧、摯友范當世等人“仿東西各國之警察”制度,自定章程,在江蘇南通創(chuàng)建“商團”,次年改為警察,設總巡統(tǒng)管。據《南通縣圖志》記載:“邑之有巡警,始于光緒二十九年張詧、范當世之設商團”[10]。他們采用“官紳竭其力,商賈輸其財”[11]的方式募集資金,招集鄉(xiāng)農子弟訓練,70人為一團,分駐城廂。此后,又將“商團”改編為正式的政府的警察機構,成立警察局。光緒三十年(1904年),設“唐閘工團。嗣以妨工作,時改雇勇編行警,制設警員。辛亥事起,防御益亟,改設通海實業(yè)警衛(wèi)隊。凡四隊,隊各六十人。以一隊駐海門,其三隊主防城”[12]。宣統(tǒng)二年(1910年),通海墾牧公司自治區(qū)公所“設立巡房,專司查察,以糾游墮之民”[13],在墾區(qū)“并辦警察,以保公共之治安”[14]。民國成立后改稱公安局,局長名單報請通、海兩縣公安局同意任命,工資、費用由公司負責,受公司經理領導。公安局配有實業(yè)警察40名。民國三年(1914年),張謇在《條陳全國山林計劃辦法呈》中建議:“擇要沖之地,酌設林警,資保管,毋令再有侵伐之虞”[15]。民國九年(1920年),南通“成立森林警察?!保?6]同年,張謇又設立“鹽場警察”,“為改革場鹽預計,故當攝兩淮鹽政時,有此項組織?!}場須用警察,警察須用長尉”[17]。
張謇認為,警察必須掌握法律知識和業(yè)務知識,只有對從警人員進行教育,才能建立起一支合格的警察隊伍。張謇堅決反對“以不教育之人當警伍”[18]。他在《論警政致李萬里函》中說:“警察教育不先,則警政不修”[19],警政建設離不開警察教育。為培養(yǎng)專業(yè)警察人才,張謇“就地籌措”經費,購買裝備,聘請教官,親自負責“所有警章之制定”[20],開辦警察培訓班,采用日本警察章程為課本,對招募人員進行學習培訓。在此基礎上,張謇還“籌辦警察學?!?。通州“巡警傳習所、巡警教練所、罪犯習藝所,先后已設”[21],并指出“改良監(jiān)獄正在興工”[22]。宣統(tǒng)元年(1909年),張謇設立巡警教練所,“參以日本制,假中學校設之。詧為所長。費銀一萬七百八十九。二年(1910),畢業(yè)百二人”[23]。除開設一般治安警察學校之外,張謇還逐步開辦了其他專業(yè)警種學校,以培養(yǎng)各類警察人才。宣統(tǒng)元年(1909年),張謇開設了“監(jiān)獄學傳習所”[24];民國二年,設立了“鹽場警察長尉教練所”[25],“兩淮鹽場巡警長尉教練所招生八十,定章六個月畢業(yè)”[26]。民國八年(1919年),張謇還開設“交通警察養(yǎng)成所”,培訓交通警察。在《交通警察養(yǎng)成所開學演說》中,張謇指出:“南通所辦實業(yè)、教育各事,初具規(guī)模,……外人來通參觀者必多。且各處馬路告成,交通便利,日需警察負責指導照料之責者更多,故今招諸生來學,以養(yǎng)成交通警察之人才”[27]。
在教學內容上,除了學習專業(yè)知識外,還“須極端注意英語一科,因所辦交通警察,強半為外人來通參觀而設。英語在世界上最為普及,若不通英語,設西人有所詢問,警察瞠然不知所對,實為南通自治之羞?!保?8]警察必須掌握相關法律知識。為方便學習法律知識,張謇支持組織出版有關法律書籍,并于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開辦“法政講習所”,“假中學校為講舍,先后畢業(yè)三百七十四人。”[29]宣統(tǒng)元年(1909年),“改法政講習所為自治研究所,畢業(yè)百三十人。”[30]此外,張謇還挑選部分警察學習樂器,組建通泰海實業(yè)鹽墾警衛(wèi)團軍樂隊?!懊慨斢泻韧獾囊?、名人等貴賓來通,包括梅蘭芳來通演出等等,這支管樂隊都前往車站碼頭迎接貴賓,鼓樂喧天,聲聞數里,聲勢浩大,為南通人爭光不少?!保?1]
為了加強警察管理,規(guī)范警容警紀,張謇精心選派教官,嚴格訓練。南京陸軍師范學堂畢業(yè)的骨干江導岷、章亮元、洪杰和兩江講武堂畢業(yè)的武官龔培基曾擔任通海墾牧公司軍事教官,訓練公司警員。保定軍校畢業(yè)的季方(建國后曾任江蘇省副省長,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應邀擔任“通州警備隊”教練長,專門負責訓練實業(yè)警察。張謇特別強調“鍛煉精神?!保?2]在交通警察養(yǎng)成所開學典禮上的演說中,他曾舉在日本考察時,所見到日本士兵站崗兩個多小時“一如前狀,精神充足,姿勢頗好,毫無倦容”[33]的例子,來激勵警校學員。張謇主張用嚴格的規(guī)章制度管理警察。早在“商團”設立之初,張謇就制定警察管理的章程,“明辦法、嚴責任、劃地段、核用款、定約束。賞罰皆準各國通行警章而斟酌之?!保?4]張謇還充分發(fā)揮社會各界對警察的監(jiān)督作用,讓“人民相與扶持監(jiān)察以必行其法”[35]。對于專職保衛(wèi)企業(yè)的“江蘇省實業(yè)警衛(wèi)團”,張謇則指定有關公司、企業(yè)推選代表,組成“實業(yè)警衛(wèi)團參事會”機構,對實業(yè)警衛(wèi)團定期進行檢查,實施監(jiān)督管理。
通過從嚴治警,確保南通警察警紀嚴明,遵紀守法。盡管清末民初社會動蕩,吏治腐敗,警紀松懈,警察抽煙酗酒極為普遍,賭博吸毒亦不鮮見,但在南通,由于張謇重視警政建設,從嚴治警,因而警紀嚴明。家住南通墾牧一堤,解放后任南通市委組織部長的俞林棟評價說,當時實業(yè)警衛(wèi)團“治軍嚴”[36],警察“不抽煙”“不喝酒”[37],主要任務是“防土匪”“抓小偷”[38],避免公司財產遭受盜搶。江蘇巡撫程德全對國內諸多地方的警察極不滿意,在《到蘇接篆后上親貴及政府書》中說:“此間巡警之官弁及崗兵,精神上暫不論,形式上即已大難:有臥治者,有跛踦當街者,有吸鴉片及賭錢者。種種怪象,不一而足”。[39]但對南通卻大加贊揚,稱“通州地方自治,為各屬之最”。[40]“警察一部,在民國三年(1914)省府視察報告,亦曾有‘警察之冠’等語?!保?1]張謇的警政建設,還引起了國外人士的關注,并給予張謇高度評價。當時上海海關稅務司英國人戈登·洛德提交的《1912年~1921年海關十年報告》中指出:“他從一開始就組建了南通自治會,對通州后來的發(fā)展,對于建立警備力量……做出了貢獻?!保?2]稱“張謇是使通州發(fā)展成為一座中國模范城市的主要人物?!保?3]當時親見目睹南通狀況的張謇之子張孝若在《南通張季直先生傳記》中說:“我父親從北京回通,專意經營村落。那幾年維護地方治安,整治地方內政,……因此地方沒有匪患,行政都很有條理。人民在那幾年,很能安居樂業(yè);地方自治事業(yè),所以能放手辦去?!保?4]而南通因此成為全國著名的“模范縣”,舉世皆知。
*本文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南京國民政府警政建設研究”(編號:13BZS045)、江蘇高校優(yōu)勢學科建設工程資助項目(英文標識號:PAPD)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10][11][23][24][25][26][29][30][34][35]張謇,范鎧.南通縣圖志[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
[2][3][5][7][18][19][20]張謇.張謇全集(第一卷)[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4.
[4][6][21][22][27][28][32][33][41]張謇.張謇全集(第四卷)[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4.
[8][16]傅謙之等.南通縣公安局年鑒[M].南通:翰墨林書局,民國二十四年.
[9][12][13][14]張謇.張謇全集(第三卷)[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4.
[15]張謇.張謇全集(第二卷)[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4.
[17]張謇.張謇全集(第一卷)[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4.
[31]邱華東.1919年的南通警察管樂隊[N].人民公安報,2011-03-14.
[36][37][38]姚謙.張謇農墾事業(yè)調查[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
[39][40]揚州師范學院歷史系編.辛亥革命江蘇地區(qū)史料[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61.
[42][43]袁勇.百年南通港[M].上海:上??茖W普及出版社,2004.
[44]張孝若.張季直先生傳記[M].上海:中華書局,民國二十年訂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