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鐵寶
摘 要:地理學科講究圖文并茂,地理學習離不開地圖的輔助。識圖讀圖能力在地理教學實踐中非常重要,然而讀圖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需從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素養(yǎng)著手。
關鍵詞:地理教學;圖文并茂;讀圖能力;讀
南宋史學家鄭樵曰:“古之學者,為學有要,置圖于左,置書于右,索象于圖,索理于書?!钡乩韺W科講究圖文并茂,無論是區(qū)域地理、自然地理還是人文地理,都離不開地圖的輔助。地圖被譽為地理的第二語言,地圖相對于文字更加形象直觀、簡明和生動,更能加深學生對地理事物的空間理解。識圖、讀圖成為解決一般地理問題的先決條件,然而讀圖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這便是我們研究的起因。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需從長計議,從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素養(yǎng)著手。
一、中學階段地理教學現(xiàn)狀
地理教學在中學教育階段存在斷層。在初中階段,因地理非中考科目,所以從功利或務實角度出發(fā),學生和家長對于地理學科自然漠不關心,盡管不少初中地理教師在初一、初二階段做了較大努力,但由于學生心態(tài)上的不重視,所有努力幾乎付諸東流。直到升入高中,地理作為文綜科目三分天下有其一,但仍然被家長誤認為是“副科”。由此可見,地理教學的尷尬相較于政治和歷史學科,在初中基礎幾乎空白的前提下要想教好學生、教出成績自然難上加難。
二、提高學生讀圖能力的實踐
1.通過識圖體驗,培養(yǎng)學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鑒于學生的初中地理基礎幾乎為零的現(xiàn)狀,在高中地理開課之初絕對不可以開門見山地進入高中課程學習,否則不但教師的教學舉步維艱、收效平平,學生的學習也是步步驚心、困難重重。甚至有些學生在短期的苦難面前因無法跟上教學進度失去信心,從而產(chǎn)生對地理的反感和厭惡,并可能最終放棄地理課的學習。
我認為,在開課之初,教師應該做的首先是激發(fā)興趣,地圖應用便是一種很好的方法。我們可以嘗試讓學生通過不同地圖的分析觀察,感知生活中的地理現(xiàn)象,解釋身邊的地理原理,感受到讀圖的重大意義。比如,結合國慶假期旅游的所見所聞,讓學生把路線和景點指圖給大家介紹,圖像的直觀化一目了然。再進一步讓學生解釋我們的大河為什么多從西往東流,為什么四川盆地冬季的溫度比同緯度的長江中下游平原高,錢塘江大潮為什么出現(xiàn)在農歷的八月十八……地理包羅萬象,上至宇宙太空日月星辰,下至地球結構地質地貌,乃至人間萬事生產(chǎn)生活,都可以用地圖來表達。一本地圖就是一本百科全書,讓學生不經(jīng)意感知地理學習必須掌握如何使用地圖,如何查閱地圖,從而刺激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查找地圖,培養(yǎng)學生利用地圖解決問題的意識,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
2.通過讀圖訓練,提高讀圖能力
地理教學離不開地圖,讀圖是地理學習的一項基本功,是成功解題的重要手段,必須加強學生的讀圖訓練,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皩嵺`出真知?!睂嵺`有助于理論理解,能夠幫助學生解釋一些只有理論的圖像,有利于學生把它轉化成自己的知識。對于一些抽象的讀圖理論,只有進行了多次的實踐練習,才能正確掌握,將其轉化為自己的知識。因此,老師在教給學生正確的讀圖步驟之后,一定要用大量的練習加強鞏固。
培養(yǎng)學生進行圖表材料的分析,訓練和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一般可以按如下步驟來操作:首先要讀圖名,確定地圖反映的主要內容;其次讀圖例,弄明白圖上各種地理符號和信息的含義;最后進行圖文轉換,要求學生運用地圖進行知識遷移,能做到圖圖互換、圖文互換和圖表轉換。在此過程中,需要特別強調圖文結合,重視文字的引導,注重圖表的細節(jié)。
讀圖能力的掌握和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經(jīng)常看和經(jīng)常練,重復是鞏固知識的最佳法寶??梢赃M行專項訓練,從整體圖到局部圖,從平面圖到立體圖,從景觀圖到示意圖,一一練習,再把一些重要的專項的圖讓學生反復認識強化,以地圖為切入點和載體,對地理做全面的總結復習。
三、提升讀圖能力,培養(yǎng)讀圖素養(yǎng)
提升學生的讀圖能力,還需要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認真研讀地圖,復習回憶所學的地圖輪廓,反復推演和推敲,努力把所學的知識都落實到腦中虛擬的地圖上去,在頭腦中勾勒出學過的地圖和相關信息,逐步構建腦中的地圖。
當學生的讀圖能力、析圖能力提升到一個較高的層次后,就會自然而然具備一種莫可名狀的素養(yǎng)——讀圖素養(yǎng)。有了它,當遇到一張地圖或一道地理題時,學生會自覺不自覺地發(fā)揮和展現(xiàn)其能量,指示和引導學生時時刻刻在用地理思維思考問題并解決問題。如,面對西氣東輸圖,我們首先想到的便是從自然和社會經(jīng)濟兩方面分析資源跨區(qū)域調配的區(qū)位條件;其次便是從經(jīng)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tài)效益三個角度對資源跨區(qū)域調配的影響進行分析;最后采取開源和節(jié)流措施解決資源問題,實現(xiàn)區(qū)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讀圖能力和讀圖素養(yǎng)猶如地理學習之兩翼,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不可偏廢。讀圖能力屬戰(zhàn)術層面,其水平的高低將直接決定地理考試的成?。蛔x圖素養(yǎng)則屬戰(zhàn)略層面,其水平的高低會影響到讀圖能力的發(fā)揮。因此,我們地理教育工作者應該立足本職,眼光高遠,在地理教學實踐中不斷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讀圖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李玲.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讀圖能力訓練研究[J].東北師范大學,2007.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