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奕宏 屠素萍
【摘要】:老舍先生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杰出的語言大師、現(xiàn)代作家和人民藝術家,老舍先生非常喜歡用自然流暢、通俗易懂的北京語言詞匯,特別是富有口語色彩的詞匯使文章充滿趣味,將作品《斷魂槍》表達得生動,傳神語言詞語的使用與故事情景相適應,形成具有北京口語色彩用詞風格,對中國現(xiàn)代文學語言有巨大的推進作用。
【關鍵詞】:老舍 《斷魂槍》 詞匯 色彩義
老舍先生堪稱我國當代語言藝術大師,他從北京語言中總結出通俗、形象、生動、純凈的文學詞匯,如他所寫的《斷魂槍》以平易樸實為標準,運用活生生的北京口語,將其演繹成藝術化的白話,并重視文字的聲音和形象,具有特別的風格,使北京話躍然于紙面。
一、《斷魂槍》中運用的色彩義
詞語在語言表達過程中是最直接的工具,老舍認為語言代表了文學的民族風格,是作家思想情感的載體。而詞匯是一種語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圍的)詞的固定短語的總和。詞匯描繪了作家構思時候的心態(tài),是生活和生命的聲音。老舍在《斷魂槍》中就生動地運用了大量的北京詞匯,演繹了生動傳神的故事。
1. 具有口語色彩的詞語
老舍喜歡用生活中的白話語言,運用了大量的北京口語詞,沒有什么晦澀難懂的詞語,精致的白話文藝。文中的“響著串鈴的口馬”,短語中的“口馬”就是指張家口外的馬匹?!岸橇繕O大,而且得吃口管事兒的。”“管事兒的”意思就是“有營養(yǎng)的,耐餓的”。又如“閑不起了”表示“空閑”。再如“身上放了肉”就代表“身體長胖”、“胸脯子”意思就是胸口。而作品中的人物所說的“上眼”指的是“請觀眾們看”。
具有口語色彩的動詞,包含了多音節(jié)詞和單音節(jié)詞。這些詞語大多具有相應的規(guī)范詞語,如作品中“他掄了幾下竹節(jié)鋼鞭,把場子打大一下?!薄鞍讯亲託⑦M去”“眼珠努出多高”、“王三勝努著眼,抖著槍,臉上十分難看”、“老頭子的干巴臉上皺起點來”這里的“打”、“殺”、“努”、“抖”、“皺”,都是單音節(jié)動詞,富有北京口語色彩。又如“沙子龍不把你打扁了”、“老人的身子忽然活展了”、“身子整著,像是患過癱瘓病”這里的“打扁”,“活展”,“整著”都是北京口語中常用的雙音節(jié)詞,還如“吆喝”,“接碴兒”。
2. 具有形象色彩的詞語
作品中的“青緞子抓地虎褲子”,“虎頭鉤進槍”,“魚鱗灑鞋”,“小黃草辮子”是對象生動形象,展現(xiàn)當時物品的樣式,幫助我們了解那個時代的特征。而作品中形象色彩的詞有不限于“形態(tài)”方面,還有“動態(tài)、顏色、聲音”等。例如“一跺腳,刀橫起,大紅纓子在肩前擺動?!眲討B(tài)描寫勾勒了動態(tài)畫面,又如“花蛇斑彩的厚盾”、“黑眼珠”、“深月白色”“大紅纓子”色彩描寫給予色彩享受。“手起風聲,忽忽直響”、“拍,槍又落在地上”的聽覺描寫,這些使對象具體明了,使表達形象真切。
二、《斷魂槍》中單純詞與合成詞運用
《斷魂槍》中運用單純詞和合成詞,詞的結構體現(xiàn)了老舍的語言功底,能較好得與作品風格相結合,與言語主題情境相適應。符合當時社會的面貌。
1. 單純詞的運用
《斷魂槍》的單純詞中的疊音詞,如“干餑餑辣餅子噎不下去”中的“餑餑”?!跋骺撑鼡?,蹲越閃轉,手起風聲,忽忽直響?!敝械摹昂龊觥笔菃渭冊~中的擬聲詞。又如聯(lián)綿詞,“誰不曉得沙子龍是短瘦、利落、棒硬,兩眼明得像霜夜的大星”其中“利落”是雙聲詞,“身子整著,像是患過癱瘓病”、“不能拿一個人的精明看他的武藝”中的“癱瘓”、“精明”是疊韻詞。
2. 合成詞的運用
《斷魂槍》的合成詞中的重疊式運用很多,如“拉個場子陪諸位玩玩”、“王三勝先練趟瞧瞧”、“外層的人偷偷散去”、“稀稀的扔下幾個銅錢”、“還是拉拉著腿”、“咱們各處逛逛”中的“玩玩”、“瞧瞧”、“偷偷”、“稀稀”、“拉拉”、“逛逛”。使文章更加靈活生動。還有附加式也非常豐富,特別體現(xiàn)在人物語言中,“玩意兒會幾套”、“這會子話兒”、“干餑餑的餅子”中的“玩意兒”、“活兒”和“餅子”。
三、《斷魂槍》中的基本詞匯和一般詞匯運用
現(xiàn)代語言的詞匯組成有基本詞匯和一般詞匯,而老舍《斷魂槍》運用了基本詞匯和一般詞匯,體現(xiàn)當時的生活場景,作品故事是當時社會畫面的再現(xiàn),也是展現(xiàn)人物文化素養(yǎng)和性格特征的絕好手段。
1. 基本詞匯的運用
文中有表示生活的場景和事物,如“墻角”、“院子”、“樓鴿”。有表示身體部位的,“腰”、“頭”、“臉”、“身子”、“腳”、“眼睛”。還有表示人或事物的行為,如“扔下”、“叉著”、“放下”。這些詞體現(xiàn)了基本詞的全民常用性,使得老舍的作品親切易懂。
2. 一般詞匯的運用
文中的“鏢局”、“客棧”、“走鏢”、“弩”、“龍旗”、“江湖”、“諸位”是古語詞中的歷史詞,敘述了當時社會的面貌,與現(xiàn)代的不同特征。也有文言詞,如“中用”、“功夫”、“飄灑”、“領教”、“武藝”。這些詞使語言簡潔勻稱,準確反映時代特征和人物形象。而“鏢局”、“客?!?、“走鏢”也是行業(yè)語。
結語:老舍靈活地運用詞匯,充分體現(xiàn)詞匯的結構、詞義、組成。高度凝練、準確生動、形式多樣的詞語使得文章充滿張力,準確深入地挖掘了人物性格,時代特征。詞匯是語言的建筑材料,所以可以說語言藝術在他的作品已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語言藝術大師的光榮稱號是對老舍崇高而確切的評價。
參考文獻:
[ 1 ] 王建華:《老舍的語言藝術》,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1996.7。
[ 2 ] 老舍:《老舍文集》,人民出版社,19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