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旭東
古典詩詞欣賞由選擇題改為筆答題,迄今已十三年。各省市此題的賦分從最初的五分到現(xiàn)在增至八到十二分不等。賦分見長,考生的欣賞水平卻不敢恭維。在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常常照本宣科,人云亦云,又怎么教得好學生?葉嘉瑩先生曾跟南開大學學者們討論推廣古典詩詞的問題:大家說現(xiàn)在學生讀不讀詩詞,關鍵是要看老師怎么教,老師教得好,學生就愿意學,老師教得不好,學生就不愿意學,說不定還討厭了呢!
筆者在鼓勵學生多讀古典詩詞的基礎上,自己也刻苦自學,吟詠揣摩,涵泳體會,參詳名家詩解,明確了做古典詩詞欣賞題的程序:已知條件(題干、標題、作者、文本和注釋)→讀詩→情感的聚焦點→抓關鍵詞→復原故事→看題→做題。在這七個環(huán)節(jié)中,“情感的聚焦點”“抓關鍵詞”“復原故事”尤為關鍵,三者相輔相成,聯(lián)系緊密,其中“復原故事”最為重要。“復原故事”這個環(huán)節(jié)牽涉到詩詞內(nèi)容的理解與把握,與答題和答案息息相關。因為,學生在答思想內(nèi)容情感之類的賞析題時,往往答案偏頗,漏掉許多關鍵內(nèi)容,得分就不理想。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筆者閱讀了許多高考詩詞欣賞真題及其答案,認真欣賞許多古典詩詞,就有了一個令人驚喜的發(fā)現(xiàn):作為考試材料的詩詞曲均為短章,寫景抒情也好,托物言志也罷,詩詞內(nèi)容都蘊含著“故事”,或曰“敘事因子”,把情節(jié)補充完整,就構(gòu)成了一個短短的“故事”,如果我們把這個“故事”敘述出來,使之“復原”,就做到了詩詞內(nèi)容的完美呈現(xiàn)。
竹里館·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雖然我是獨坐在竹林里,可是我可以彈琴,我還可以大聲地長嘯。我在茂密的叢林之中,沒有一個人知道我是孤獨的,可是沒有關系啊,天上的月亮照到我,我有一種跟明月相印證的、空明的、自得的樂趣。
浣溪沙 ·王國維
山寺微茫背夕曛,
鳥飛不到半山昏。
上方孤罄定行云。
試上高峰窺皓月,
偶開天眼覷紅塵,
可憐身是眼中人。
山上有一個寺廟,在微茫遙遠的地方看不清楚。太陽已經(jīng)沉下去了,但還有一點光影在那里。這座寺廟不是對著斜暉,而是背對著斜暉。它那么高,那么微茫,看都看不清楚,連鳥都飛不到那里,而且半山的天色已經(jīng)昏暗了。你雖然看不見,也飛不上去,可是你卻能聽到在那上邊的寺廟里有孤罄的聲音傳來。孤馨的聲音非常美妙,使得天上飄行的云都停在那里不肯離開。上方那個高遠的寺廟你看不清楚,也不能到達,可是有一個孤獨的擊罄聲使你動心,吸引著你。所以當你努力想爬到那寺廟所在的高高的山峰上,看一看天上的明月的時候,你偶然睜開了眼睛看見了紅塵間的人世;可悲哀的是,你其實就是你所看見的下面蠕蠕蠢蠢的紅塵中的人。
上述一詩一詞是葉嘉瑩先生的解說,其實就是極佳的“復原故事”。再看相關高考真題:
閱讀下面的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溪亭·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樹月初白,微風酒半醒。獨行穿落葉,閑坐數(shù)流螢。
何處漁歌起?孤燈隔遠汀。 請結(jié)合全詩,評析第三聯(lián)中“穿”“數(shù)”二字藝術效果。(4分 )(2007年廣東卷)
參考答案:詩人于清秋日暮在溪亭散心。月上高樹,酒已半醒,周圍一片冷清幽寂,詩人獨自在落葉飄零的樹林中穿行?!按弊中蜗蟮乇磉_出詩人孤獨、徘徊的情緒。詩人又坐林中百無聊賴地“數(shù)”起流螢。“數(shù)”字傳神地描繪出詩人苦悶無聊的心境。
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葛溪驛·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
一燈明滅照秋床。
病身最覺風露早,
歸夢不知山水長。
坐感歲時歌慷慨,
起看天地色凄涼。
鳴蟬更亂行人耳,
正抱疏桐葉半黃。
詩人的心緒集中體現(xiàn)在“亂”字上,全詩是怎樣表現(xiàn)的?請簡要賞析。(2007年四川卷)
參考答案:作者通過寫鳴蟬、疏桐半黃的葉子感慨時光飛逝,自己卻沒有把握好時光的惆悵之情,全詩描寫出缺月朦朧地高掛在天空上,燈火照亮秋床,做夢時不知道山河的雄壯,坐時感嘆時光飛逝,起時看天地變化,鳴叫的蟬擾亂行人的耳朵,表現(xiàn)出了作者想要報國卻不得的心情。
我們且不談學生答案的無序性和無邏輯性,對內(nèi)容的把握就似是而非。
那么怎樣才能搞好“復原故事”?關鍵還在于“抓關鍵詞”,尤其是抓住詩詞中的名詞,亦即意象,其次抓動詞、形容詞及虛詞,把這些詞語所蘊含的意義連綴起來,把詩詞散文化,補足省略掉的枝節(jié)部分,那么答這類題目就會得心應手,不會因為答案的不完整而扣分。
葉嘉瑩先生的建議是:對中國古典文學人才的培養(yǎng),等到了大學和研究所時才開始注意,已經(jīng)太晚了;她認為如果想真正培養(yǎng)出對中國的古典文學和古典文化有興趣和有修養(yǎng)的下一代,實在應該從一個人的童幼年時代開始才好。
作者單位:湖南省湘西州民族中學(41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