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甲午戰(zhàn)后清政府對俄外交的演變

        2016-05-30 06:08:13張玉芬
        學理論·下 2016年10期
        關鍵詞:清政府

        張玉芬

        摘 要:甲午戰(zhàn)后,中外關系出現(xiàn)了新的形勢。中國沉淪,日本崛起,俄國加緊在中國東三省的侵略活動,日俄矛盾日益尖銳,英日在共同對俄的基礎上互相接近?;谶h東格局的這種變化,清政府在“恐日”“仇日”情緒的支配下,期待“聯(lián)俄制日”。1896年,中俄簽訂的“中俄密約”和《東省鐵路公司合同》是清政府實施“聯(lián)俄”政策的結果。清政府本意是“聯(lián)俄制日”,結果竟使俄國逐步把東三省變成其勢力范圍。義和團運動時期,俄國出兵占領東三省,中俄矛盾激化。中俄東三省交涉,引起國內(nèi)外的密切關注,各種力量介入其中,受其影響清政府由“聯(lián)俄”走向“疏俄”。

        關鍵詞:甲午戰(zhàn)后;清政府;聯(lián)俄;疏俄

        中圖分類號:K256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2-2589(2016)10-0142-04

        甲午戰(zhàn)后,中外關系出現(xiàn)了新的形勢。中國沉淪、日本崛起是最顯著的特征。日 ? 本經(jīng)中日一戰(zhàn),儼然崛起為遠東一霸,“與一些老牌帝國主義強盜平起平坐,成為遠東乃至歐洲國際關系的進一步發(fā)展中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1]。西方列強對之刮目相看。日本作為一支新興勢力出現(xiàn)在東亞舞臺,其“八■一宇”的征服計劃,矛頭指向落后的中國。甲午戰(zhàn)后,中國國內(nèi)出現(xiàn)了“恐日”和“仇日”情緒。清政府因無力對抗日本,所以為擺脫困境尋著“以夷制夷”的老路,期望結強援以制日,這引發(fā)了清政府對外關系的一個轉折。本文以甲午戰(zhàn)后遠東格局的變化為視角,探討清政府對俄外交的嬗變。

        一、清政府“聯(lián)俄”外交的出臺

        甲午戰(zhàn)后,中外關系出現(xiàn)了新的形勢。中日戰(zhàn)爭和馬關條約暴露了中國的全部弱點,日本想在中國大陸獲得領土的企圖雖然落空,但日本奪取臺灣和澎湖列島,實質上意味著瓜分中國的開始。中國在中日戰(zhàn)爭中的失敗,“引起了國外政治領袖們的貪婪野心,此后,列強展開了對華政治和經(jīng)濟霸權的爭奪。對華貿(mào)易問題不再是它們唯一的或主要的問題,重要得多的事情是中國國家政治上的前途問題?!盵2]3戰(zhàn)后英、俄、法、德等各大國,都力圖利用中國戰(zhàn)敗的局勢來謀取自己的利益,出現(xiàn)了幾個大國激烈爭奪中國的局面?!短┪钍繄蟆酚浾呒獱枠仿暦Q,甲午戰(zhàn)后的中國“如此一籌莫展,以致隨時可能成為大國手中的玩偶”,他認為中國如此“衰敗,在遇到外來的第一個壓力時,就必然立即出現(xiàn)全面、徹底的崩潰,”認為英國政府無須“對一個幸存下來的帝國純粹名義上的獨立和完整表示關心。”[3]中國民族危機空前嚴重。如何擺脫困境是清政府的當務之急。

        甲午戰(zhàn)爭徹底暴露了清政府的軟弱無能和中國的積弱,戰(zhàn)后中國國內(nèi)出現(xiàn)了嚴重的“恐日”和“仇日”情緒。因無力對抗日本,所以清政府為擺脫困境尋著“以夷制夷”的老路,期望結強援以制日,這開始了清政府對外關系的一個轉折。

        甲午戰(zhàn)前,清政府的對外關系以“親英”為主,這主要因于,首先,英國在華勢力居列強之冠,攫取的利權最多,“一切外國人對華關系的基礎是南京條約”[2]5,英國人帶頭在中國謀取通商方面的利益,其他列強援引最惠國條款要求均沾,英國對清政府政治影響力遠勝其他列強。其次,在經(jīng)濟上,英國“占中國全部貿(mào)易的百分之六十五以上”[2]52,掌握著對華貿(mào)易霸權。此外,英國人長期擔任中國海關的總稅務司一職。

        甲午戰(zhàn)爭前后,清政府逐漸由“親英”轉向“疏英”。這主要因于英日接近。在遠東,英國的主要競爭對手是俄國,為了抗俄,英國試圖借助日本的力量。為此,在甲午戰(zhàn)爭爆發(fā)前夕,英國同意日本修改條約,于1894年7月16日,與日本簽訂《英日通商航海條約》,廢除英國在日本的租界和領事裁判權。中日沖突時,英國政府聲明:“如果日本答應把上海視為中立區(qū)而且在戰(zhàn)時不破壞英國在太平洋上的貿(mào)易,則英國政府將保守中立?!盵4]117新的英日通商條約和英國政府的這項聲明是對日本的外交支持,消除日本的外交顧慮,為日本發(fā)動侵華戰(zhàn)爭準備了外部條件。甲午戰(zhàn)爭中,中國一敗涂地,英國更決意拉攏日本制俄。日本對三國干涉還遼引為奇恥大辱,英國沒有參加干涉贏得了日本的友誼。日本在議和條款中要求中國增開港口,開設工廠等規(guī)定,也博得了英國政府的贊可,三國干涉還遼使日本在外交上不敢再自行其是,急切地尋求外援,特別是英國的援助。英日在共同對俄的基礎上,逐漸靠攏。英日接近使清政府大為疑忌,經(jīng)甲午一戰(zhàn),清政府在外交上由“親英”轉向“疏英”。

        清政府在“疏英”的同時幻想“聯(lián)俄”。19世紀末,俄國外交政策的中心轉向遠東,其戰(zhàn)略目標的核心是中國東北和朝鮮。甲午戰(zhàn)爭刺激了俄國在遠東的貪欲,日本割取遼東半島,妨礙了俄國在遠東的擴張計劃。俄國在助華的幌子下,聯(lián)合法德,上演三國干涉還遼,對清政府佯示好意,籠絡中國,其實在狹功索報。當時,甲午慘敗,清政府無力對抗日本,而英國又偏袒日本,俄國的干涉遂引起中國朝野“聯(lián)俄制日”的幻想。王蕓生認為:“慈禧與李鴻章夙主親俄,迨經(jīng)三國索還遼東,內(nèi)而廷臣,外而疆吏,乃無不以聯(lián)俄拒日為言矣?!盵5]三國干涉的消息傳出后,兩江總督劉坤一致電總理衙門,要清政府“因勢利導,與之結歡,讓以便宜,在所不惜,中俄既合,庶可以制東西兩洋”[6]。湖廣總督張之洞認為:“今日救急要策,莫如立密約以結強援……此次為我索還遼地,雖自為東方大局計,而中國已實受其益,日人兇鋒,借此少挫……正宜乘此力加聯(lián)絡,厚其交誼,與之訂立密約,凡關系俄國之商務界務,酌與通融?!盵7]在這些封疆大吏的倡議下,清政府聯(lián)俄自保的傾向愈發(fā)滋長,國內(nèi)一度出現(xiàn)了“仇日、疏英、聯(lián)俄”的氣氛。

        在甲午戰(zhàn)后,遠東格局的變化中,日本崛起為東方強國,日俄矛盾日益尖銳,英日在共同對俄的基礎上逐漸接近,衰弱的清政府為了拒日,尋著“以夷制夷”的老路幻想“聯(lián)俄制日”,這種情緒的存在與發(fā)展,恰有利于俄國對清政府進行誘騙,把侵略魔爪伸進中國。

        二、清政府聯(lián)俄外交的實施

        甲午戰(zhàn)爭暴露了清政府的衰弱與無能,戰(zhàn)后,各大國都力圖利用中國戰(zhàn)敗的困難局面,來謀取自己的利益。其時,資本主義已由自由資本主義進入壟斷資本主義,各大國在中國爭奪租界和勢力范圍,爭相對中國資本輸出,辦銀行,修鐵路已成為帝國主義時代列強掠奪中國的主要特征。

        俄國在干涉還遼的幌子下,以中國利益“保衛(wèi)者”的面目,積極參與了列強在中國劃分勢力范圍的勾當。當時,俄國的西伯利亞鐵路已修至外貝加爾地區(qū),關于該鐵路在遠東的走向,俄政府內(nèi)產(chǎn)生了意見分歧,財政大臣維特力主該鐵路“徑直穿過中國領土,主要是穿過蒙古和滿洲北部而達符拉迪沃斯托克。據(jù)我計算,這條線路可以縮短全程的長度而且便于修筑……經(jīng)過滿洲的路線可以節(jié)省五百一十四俄里”[8]67。維特認為:“所擬聯(lián)結外貝加爾省與海參崴的鐵路不僅有經(jīng)濟的意義,還有政治的及戰(zhàn)略的意義”[9]。他主張以西伯利亞鐵路為工具,通過鐵路與銀行,對中國進行所謂的“和平征服?!睂h東充滿貪欲的尼古拉二世采納了維特的意見。

        為了達成西伯利亞鐵路從中國東北越境的目的,俄方一方面擅自派人到中國東北勘測鐵路線路,另一方面通過中國駐俄公使許景澄與俄國駐華公使喀西尼多方試探清政府對“借地筑路”的態(tài)度,清政府聲明自造鐵路。俄方欲通過外交手段實現(xiàn)西伯利亞鐵路越境。適逢1896年5月沙皇尼古拉二世舉行加冕典禮,俄方借此耍弄陰謀,以實現(xiàn)“借地筑路”之外交目標。

        清政府應俄國的要求,1896年初,授李鴻章為“欽差頭等出使大臣”赴俄致賀沙皇尼古拉二世加冕典禮,并前往英法德美等國聯(lián)絡邦交[10]。行前,慈禧親自召見李鴻章,翁同■也和李鴻章談了“密結外援”問題,清政府確定了與俄國結盟的方針。

        俄國對李鴻章的訪問,做了周密的安排。俄國駐華公使喀西尼與李鴻章商定了此行路線,沙皇親信烏赫托姆斯基前往埃及塞得港迎接,李鴻章一行到達敖德薩時,俄國政府給予李鴻章國家元首之禮,給李配備了專門衛(wèi)隊,“俄水陸提督暨地方文武接待甚恭”。[11]8熱情隆重的接待,高規(guī)格的禮遇更堅定了李鴻章“聯(lián)俄”之志。李鴻章絲毫沒有意識到已落入俄方的外交陷阱。

        中俄談判在1896年5月3日正式開始。俄方代表是財政大臣維特和外交大臣洛巴諾夫。為了盡快實現(xiàn)“借地接路”的外交目標,并使清政府和李鴻章在“借道北滿”這樣的重大問題上做出讓步,俄方以表面上承認“中國的完整”和中俄締結防御同盟為策略。談判伊始,維特指出:“為維護中國領土的完整,必須有一條路線盡可能最短的鐵路,這條路線將經(jīng)過蒙古和滿洲的北部而達符拉迪沃斯托克?!盵8]69換言之,中國要與俄國結盟,以中方同意俄方“借地接路”為前提條件。

        李鴻章對維特的問題難以應付,臨行前他與慈禧太后和翁同■只談到密結外援,未允給予俄國“接路”特權,李鴻章不敢貿(mào)然答應。維特搬出了沙皇,沙皇尼古拉二世兩次接見李鴻章,沙皇宣稱:“我國地廣人稀,斷不侵占人尺寸地,中俄交情近加親密,東省接路實為將來調兵捷速,中國有事亦便幫助,非僅利俄。華自辦恐力不足?;蛄钤跍砣A銀行承辦,妥立章程,由華節(jié)制,定無流弊。各國多有此事例,勸請酌辦。將來倭、英難保不再生事,俄可出力援助?!盵11]9-10沙皇明確提出由俄華銀行承辦接路,并妥立章程。在此后的談判中,俄方堅持對華“出力援助”,要以中方同意“接路”為先決條件。洛巴諾夫稱:“華有事俄助,俄有事華助,總要東路接成乃便?!盵11]10在俄方壓力下,為了“聯(lián)俄拒日”,李鴻章妥協(xié)退讓,清政府也不得不放棄自辦鐵路的初衷。1896年6月3日,中俄締結了同盟條約,即《御敵互相援助條約》,俗稱“中俄密約”。條約共6款,主要內(nèi)容為:日本如侵略俄國、中國,兩國陸海軍互相支援,彼此接濟軍火、糧食;戰(zhàn)時俄國軍艦可駛入中國所有口岸;中國政府允許華俄道勝銀行建筑一條穿過中國黑龍江和吉林兩省,通往海參崴的鐵路;無論戰(zhàn)時或平時,俄國均有權用該鐵路運兵、運糧、運軍械[12]。清政府在俄國脅迫下,批準了這項條約,9月28日,中俄雙方在北京互換了約本。

        “中俄密約”對俄國修筑中東鐵路一事,僅做了原則規(guī)定。密約簽訂后,俄國便迫不及待地要求簽訂鐵路合同。在俄方的逼迫下,駐俄公使許景澄與俄方代表烏赫托姆斯基、羅啟泰在9月8日簽訂了《東省鐵路公司合同》,合同規(guī)定:“路軌的寬度同俄國路軌一樣,經(jīng)中東鐵路運入商品的關稅減低三分之一,中國政府對規(guī)定鐵路稅率一事不作任何干涉,鐵路的收入免除一切捐稅?!盵4]136

        清政府在“聯(lián)俄”政策思想指導下,簽訂的“中俄密約”和《東省鐵路公司合同》把重大的國家權益出讓給俄國侵略者,清政府和李鴻章原以為這樣就可以換取俄國政府的“出力援助”,以達到“聯(lián)俄拒日”的目的。其實,這只是一廂情愿的愚蠢幻想,歷史事實證明,俄方的援助只是一張空頭支票,清政府和李鴻章掉進了俄國預設的外交陷阱。由此看來,清政府“以夷制夷”的外交政策,不但不能制止列強的侵華活動,反而招致列強更大規(guī)模的掠奪。

        三、清政府在外交上由聯(lián)俄到疏俄的嬗變

        清政府為實現(xiàn)聯(lián)俄外交,而與俄國締結了中俄密約,中俄結成防御同盟。1897年底的膠州事件,是對中俄同盟關系的嚴峻考驗,清政府援引中俄密約,設法獲得俄國的支持,請求俄國調停中德沖突。但俄國卻借機對中國進行掠奪,以“助華”為名,將軍艦開進旅順水域,利用軍事恫嚇、外交訛詐、重金賄賂等手段,脅迫清政府簽訂《中俄旅大租地條約》,強行租借旅大和修筑南滿鐵路。膠州事件和俄國強租旅大事件宣告了清政府聯(lián)俄外交的失敗。清政府本意是“聯(lián)俄拒日”,結果竟是俄國逐步把東三省變成其勢力范圍。

        義和團運動時期,俄國趁八國聯(lián)軍侵華之際,打著保護中東路的幌子,出兵占領東三省,中俄矛盾激化。俄國武裝占領東三省后,為鞏固和擴大侵略成果,在外交方面謀求和清政府單獨談判,訂立秘密協(xié)定,把對東三省的武裝占領合法化。

        在清政府方面,東三省是“發(fā)祥之地”,如何盡快收回東三省,不為俄國久占,自然成了清廷最迫切的愿望,因此,清廷同意俄方在彼得堡單獨談判,故中俄交收東三省的談判,沒有列入北京議和談判的議程。

        中俄關于交收東三省的談判大體上經(jīng)歷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1901年1月4日到3月26日,清政府拒簽俄約,談判停止。第二階段從1901年8月2日到11月7日,因李鴻章去世談判中斷。第三階段從1901年12月20日到1902年4月8日,中俄簽訂《交收東三省條約》,談判結束。

        中俄東三省交涉,引起國內(nèi)外的密切關注,各種力量介入其中,受其影響清政府走向疏俄之路。

        首先,俄方索要太重。談判伊始,俄方堅持先批準《奉天交地暫且章程》。 “暫章”乃是1900年11月俄國關東地區(qū)首席長官阿列克謝耶夫海軍上將誘逼盛京將軍增祺所簽,共九條,其中規(guī)定:“遣散華兵,交出軍火,毀拆全省炮臺火藥局,俄派駐員住盛京預聞要公?!盵13]56 “暫章”嚴重侵犯中國主權。清政府對“暫章”并不知情,拒絕承認。中方代表楊儒在交涉中力爭廢“暫章”,再談正約,加之“暫章”內(nèi)容已為《泰晤士報》披露,日英等國抗議。在各方輿論壓力下,俄方表示放棄“暫章”批準一事。隨后俄方拋出正約十二條[13]57-58,俄方十二條不僅將東三省兵權、利權、派官之權一網(wǎng)打盡,企圖獨霸東三省,而且還要把蒙古、新疆和華北劃入俄國的勢力范圍。在各方壓力下,俄方對約稿做了一些刪改,二次改稿計十一款[13]58-60。就內(nèi)容而言,刪改后的俄約獨霸東三省的實質并未改變。為迫使清廷就范,俄方多次施加外交壓力,勒逼中方畫押,拒絕展限商改。

        其次,俄國獨占東三省的企圖嚴重損害了日、英、美等國在華利益,各國對中俄談判嚴重關切?!皶赫隆眱?nèi)容一經(jīng)透露,各大國反應強烈,力阻中俄單獨締約。俄方提出十二條約稿后,各國探悉內(nèi)容,群起梗阻,其中英日反應尤為強烈。英日認為,東三省是一個有價值的殖民市場和原料產(chǎn)地。英國視長江流域為其勢力范圍,不僅要阻止俄國南下,還想爭奪東三省利權。日本早就覬覦東三省,對俄國的“干涉還遼”耿耿于懷。聞訊俄約之后,英日立即出面抵制。日本外交大臣青木警告中國駐日公使李盛鐸說,如果中國簽訂俄約,日本政府亦將提出類似領土要求,結果勢必引起列強對中國的瓜分[14]28。英國政府也聲稱:“東三省不宜另立約章,致各國效尤?!盵13]74美德等國也一再勸阻清政府,不可與俄國簽約。

        再次,督撫意見分歧。俄約問題引起了清廷內(nèi)部的一場爭吵。劉坤一、張之洞受英日影響,極力反對批準俄約。張之洞認為:“此約萬不可允,惟中國獨力則難爭。今幸英、日、德俱助我,惟有以眾論公議拒之?!盵13]239-240張之洞還向清廷提出開放東三省的建議,他認為“中國一線生機,惟恃各國牽制”[13]251-252。竟一意依賴英日作為抗俄的手段。但是,李鴻章等人,則力主同俄國簽約,他指責劉張“素■日、英,易為所動”,甚至為俄方辯護說“若照俄廷約款,除第八款蒙古、新疆礦路外,似尚無甚紕繆”,認為“自宜早定為是”[13]77。

        最后,清廷游移彷徨,難控局勢。清廷認為:“若竟將俄約延宕不辦,則三省必不愿交還,各國將相率效尤,大局不堪設想?!盵13]77-78為擺脫困境,清廷電令奕■、李鴻章、楊儒設法與俄方辯論,修改俄約。俄方迫于壓力,對俄約做了些刪改,修改后的俄約并未改變獨霸東三省的實質。俄方交出二次改稿后,拒絕展限商改,勒逼中方畫押。清廷在俄方以決裂相逼之下,竟有意批準約稿,3月20日,清廷諭令奕■、李鴻章通知英、日等國,“中國勢處萬難,不能不允”[13]94。3月23日,軍機處電示楊儒如展限、商改“二者均不能行,惟有請全權定計,朝廷實不能搖斷也” [13]94。但是,英日等國持續(xù)向清廷施壓,張之洞、劉坤一等督撫大員痛陳列強效尤之害,阻簽俄約。在內(nèi)外壓力下,清廷婉告俄方“中國為各國所迫情形,非展限改妥無礙公約,不敢遽行畫押。”[13]97

        受上述各種因素的影響,1901年3月26日,清政府拒簽俄約,中俄彼得堡交收東三省的談判中止。東北問題仍為懸案。清政府在拒簽俄約后,仍幻想通過中俄單獨談判,規(guī)復東三省主權,1901年8月啟動中俄北京談判,俄方在談判中汲取彼得堡談判失敗的教訓,采取分別商訂“政府間協(xié)定”與“私人合同”的策略,前者由駐華公使經(jīng)辦,只涉及從滿洲撤兵問題,后者由華俄道勝銀行出面,簽訂“私人”性質的“銀行合同”,以攫取東三省利權,并確定先簽“銀行合同”后簽政府間協(xié)定的原則。這場談判在李鴻章、劉坤一、張之洞之間引起一場爭吵,站在李、劉、張背后的是俄、日、英等帝國主義列強,1901年11月7日,李鴻章病逝,中俄北京談判告一段落。清廷內(nèi)部的爭吵因李鴻章之死終告平息。但是,俄國與英日等帝國主義列強間爭奪中國的斗爭卻無法終止。

        1901年1月30日,英日締結了《英日同盟條約》,共同抗俄,英日同盟得到了美國的支持,俄國在外交上陷于孤立。外務部總理大臣奕■認為有了英日同盟,必將迫使俄國從中國的東北撤退[14]126。奕■、王文韶利用這種形勢,正式拒絕了銀行合同,對撤兵條約也提出了修改意見。俄國政府為避免英日等國對正在進行中的中俄談判實行聯(lián)合干涉,決定對清政府做某些必要的讓步,暫把銀行合同擱置不提,將撤軍條約加以修改,中俄于1902年4月8日簽訂《交收東三省條約》。

        中俄交收東三省條約規(guī)定,俄軍在訂約后一年半內(nèi)自東三省分三期撤退。在撤軍問題上,俄國沒有誠意,第一期撤兵之后,第二期撤兵期滿時,俄國拒不履行撤兵,還乘機向清政府提出七項新的要求[15]159。俄國背約要挾,其撤兵條件傳出后,日本力阻清政府接受,日、英、美皆向俄國提出質問和抗議,日俄矛盾加劇,終致日俄戰(zhàn)爭爆發(fā)。

        日俄戰(zhàn)爭爆發(fā)后,清政府懾于日美等列強的壓力,于1904年2月12日發(fā)布上諭說:“現(xiàn)在日俄兩國失和用兵,朝廷軫念彼此均系友邦,應按局外中立之例辦理?!盵16]日俄兩國并未尊重中國的中立,將戰(zhàn)火遍及東三省。清廷的“局外中立”標志著根據(jù)“中俄密約”所結成的所謂中俄防御同盟徹底破產(chǎn),清政府走上了疏俄之路。

        東三省問題上,中國久受俄國欺凌,故日俄戰(zhàn)爭中,清政府雖被迫宣布“局外中立”,“雖云中立,在精神上及物質上均為日本之助”[15]214。清廷知道日俄雙方發(fā)動戰(zhàn)爭的目的是爭奪中國東三省權益,經(jīng)過考慮,清廷采納了張之洞等人的建議,幻想“聯(lián)日制俄”,即借助日本的幫助,抵制俄國在東三省的勢力。因此,在日俄戰(zhàn)爭之后,中日會商有關中國東北善后事宜時,日本不僅繼承俄國在“南滿”之權利,還攫得許多額外利益。不久,清政府發(fā)現(xiàn)日俄都想獨占中國東北,為遏制日俄兩國勢力在東三省的擴張,清政府又放棄“聯(lián)日”,幻想“聯(lián)美”。

        總之,在甲午戰(zhàn)后,遠東格局的變化中,日本崛起為東方強國,俄國加緊在中國東三省的侵略活動,日俄矛盾日益尖銳,英日在共同對俄的基礎上逐漸接近,衰弱的清政府為了拒日,尋著“以夷制夷”的老路幻想“聯(lián)俄制日”,這種情緒的存在與發(fā)展,恰有利于俄國對清政府進行誘騙,把侵略魔爪伸進中國。清政府在“聯(lián)俄”政策指導下,簽訂的“中俄密約”和《東省鐵路公司合同》,以犧牲國家利益為代價,換取俄國的所謂“援助”,清政府本意是“聯(lián)俄拒日”,結果竟是俄國逐步把東三省變成其勢力范圍。義和團運動時期,俄國出兵占領東三省,中俄矛盾激化。中俄東三省交涉,引起國內(nèi)外的密切關注,各種力量介入其中,受其影響清政府走向疏俄之路。縱觀甲午戰(zhàn)后清政府在外交上由“聯(lián)俄”走向“疏俄”的過程,恰是帝國主義列強在中國的矛盾加深和擴大時期,清廷外交在媚外的基調上,所實行的“以夷制夷”,不僅未能有效維護國家主權利益,反而導致東三省權益的進一步淪喪,歷史的教訓值得銘記。

        參考文獻:

        [1][蘇]羅曼諾夫.日俄戰(zhàn)爭外交史綱(1895—1907):上冊[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6:17.

        [2][英]菲利浦·約瑟夫.列強對華外交(1894-1900) [M]. 胡濱,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59.

        [3]V.I.Chirol: The Far Eastern Question,London[M].New York: Macmillan and Co.,Ltd,1896:180-181.

        [4][蘇]茹科夫.遠東國際關系史(1840—1949)[M].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59.

        [5]王蕓生.六十年來中國與日本:第3卷[M].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80:94.

        [6]王彥威,王亮.清季外交史料:第112卷[M].臺北:文海出版社,1985:3.

        [7]王彥威,王亮.清季外交史料:第116卷[M].臺北:文海出版社,1985:35-36.

        [8][俄]維特,[美]亞爾莫林斯基.維特伯爵回憶錄[M].傅正,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76.

        [9]紅檔雜志有關中國交涉史料選譯[M]. 張蓉初,譯.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57:168.

        [10]王彥威,王亮.清季外交史料:第120卷[M].臺北:文海出版社,1985:1.

        [11]章伯鋒.近代史資料(總73號)[Z].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

        [12]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沙俄侵華史:第4卷:上[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0:71.

        [13]近代史資料編輯組.楊儒庚辛存稿[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0.

        [14]Gooch and Temparley:British Documents on the Origins of the war,1898-1914,Vol.2,Majestys Stationery Office,1927.

        [15]王蕓生.六十年來中國與日本:第4卷[M].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80.

        [16]王彥威,王亮.清季外交史料:第181卷[M].臺北:文海出版社,1985:19.

        猜你喜歡
        清政府
        晚清捐官活動研究
        卷宗(2017年32期)2017-11-28 22:27:14
        擱淺的富國夢——甲午戰(zhàn)后清政府主導的第二輪開礦高潮(1895—1899)
        近代史學刊(2017年2期)2017-06-06 02:25:40
        新軍:清政府的掘墓人
        晚清政府的海權意識與海軍實踐
        甲午戰(zhàn)爭后清政府第一次政治大借款的意圖與困境
        淺析清政府從“以蒙治藏”到“以藏治藏”
        文史雜志(2014年6期)2014-11-06 08:54:12
        從拉哈蘇蘇海關的設立看近代黑龍江海關的殖民性
        晚清民間辦報高潮與清政府官方應對
        淺析晚清政府滅亡的軍事經(jīng)濟原因
        軍事歷史(2003年1期)2003-08-21 06:31:54
        清政府在西藏用兵駐軍及其歷史作用
        軍事歷史(2001年1期)2001-08-21 02:10:52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在线| 999国内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亚洲欲色欲香天天综合网| 人妻无码中文专区久久AV| 国产又湿又爽又猛的视频| 国产在线观看免费视频软件| 最近中文字幕完整版免费| 提供最新的在線欧美综合一区| 亚洲最大av免费观看| 日本按摩偷拍在线观看| 免费不卡在线观看av| 精品国产v无码大片在线观看 | 亚洲色欲色欲综合网站| 人妻精品丝袜一区二区无码AV| 一区=区三区国产视频| 精品无码av无码专区| 国产精品igao视频| 白丝美女被狂躁免费视频网站| 91乱码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日本熟妇色xxxxx日本妇| 在线播放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白浆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蜜桃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77777在线播放网站 | 伊人网综合| 在教室伦流澡到高潮h麻豆 | 肉体裸交丰满丰满少妇在线观看| 日本一区二区三本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四叶草| 孕妇特级毛片ww无码内射| 白浆出来无码视频在线|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乱码| 免费观看交性大片| 亚洲av乱码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 少妇高潮喷水正在播放|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粤语 | 夜色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网站首页在线观看| 巨爆中文字幕巨爆区爆乳| 日本又黄又爽gif动态图| 亚洲一区不卡在线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