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艷
【摘要】:喜愛音樂是幼兒的天性,豐富多樣的音樂活動對幼兒有著不可分割的親和力,是孩子們滿足自我情感,表達自由欣賞的特有方式。通過對幼兒音樂欣賞能力的培養(yǎng),能夠讓他們的真實情感得到表達,獲得一種特有的情感愉悅,激發(fā)幼兒對幼兒音樂的演唱興趣,形成一種良好的音樂欣賞能力與演唱水平。
【關鍵詞】:幼兒音樂欣賞能力;策略;意義
幼兒在音樂活動中有著屬于自己的音樂感受與理解,這就是他們的音樂欣賞能力,通過“聽”幼兒音樂形成一種特有的幼兒音樂情感與體驗。在具體的欣賞音樂過程中產生對歌曲的各種想象與聯(lián)想。幼兒的音樂欣賞活動是一種思維活動,其欣賞的作品內容、作品演奏能力等可以不受限制,題材內容較為豐富而多樣化,這樣可以最大范圍地擴展幼兒的音樂視野,培養(yǎng)他們對音樂的良好欣賞能力與傾聽習慣。
一,培養(yǎng)幼兒音樂欣賞能力的策略
第一,欣賞音樂需要以傾聽音樂為前提。音樂作為視聽藝術,對幼兒的感官發(fā)展有著積極的帶動作用,這些聽覺感知經驗是建立音樂欣賞能力的基礎。可見,傾聽是幼兒音樂教育的最先內容,也是早期音樂審美教育的關注點,只有有了良好的傾聽習慣,才可以進一步有著關注音樂的意識,傾聽是深入了解音樂的核心前提。在逐步地傾聽中,幼兒能夠加深對音樂的理解,實現情感的共鳴與心靈顫動,這些都是文字與語言不可比的,也是培養(yǎng)音樂欣賞能力的關鍵所在。
第二,培養(yǎng)幼兒音樂欣賞過程中的創(chuàng)造性與自主性。幼兒音樂欣賞能力的培養(yǎng)是目前幼兒園音樂教育最為棘手的問題,這是借助于音樂活動的開展,實現幼兒對音樂由外到內的理解與審美認知。而現實幼兒教育中忽略了對音樂欣賞能力的培養(yǎng),壓抑了幼兒正常的音樂情趣,更不利于發(fā)展他們的自主性與創(chuàng)造性?;诖爽F狀:首先,通過多種感官途徑提高幼兒音樂欣賞活動的參與水平。音樂欣賞活動并不是單純的聽覺活動,而是多種感官輔助下提高語言知覺的參與頻率,如音樂伴奏下的肢體動作,以此提高對整個音樂作品的理解水平,在開展音樂欣賞活動中也可以通過加入美術作品來刺激視覺感受音樂。其次,在欣賞音樂活動中要有著廣闊的想象空間,按照音樂欣賞教學中的開放性與不確定性培養(yǎng)幼兒的興趣與喜好,提高欣賞活動的合理想象。如欣賞音樂時引導幼兒按照音樂的文字內容來想象場景,獲取音樂的切身體會,提高音樂欣賞能力。最后,音樂的自由聯(lián)想也可以通過幼兒的自主表述與自主表演獲得提高,鼓勵學生大膽想象,通過各種方式提高幼兒在音樂欣賞活動中的積極主動性。
第三,注重音樂欣賞環(huán)境的塑造。良好寬松的音樂氛圍對于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欣賞能力至關重要,它是幼兒主觀上開展思維活動的重要基礎。雖然幼兒的音樂認知與審美情趣有著很大不同,但是在教師的統(tǒng)一指導下合理安排音樂欣賞活動,形成和諧融洽的課堂氛圍,提高他們的欣賞音樂能力是可取的。這種環(huán)境氛圍可以讓幼兒積極發(fā)揮主動學習意識,敢于表達自身的音樂情感,在合理化的想象中形成良好的音樂創(chuàng)造力與自我音樂審美能力。首先,注重創(chuàng)建與音樂內容相匹配的音樂環(huán)境,在此環(huán)境中傾聽音樂,如臨其境,能夠最大限度地豐富音樂情景,如幼兒園小班中的《搖籃曲》,可以對教師的窗簾與墻壁進行布置,營造良好的音樂氛圍,同時放些睡著的玩偶,教師也有著慈祥的目光與自然體態(tài),進而激發(fā)幼兒的音樂想象力與音樂情感的感知,有效培養(yǎng)他們的音樂欣賞能力。其次,繪制與音樂內容相結合的音樂畫面。圖畫是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徑,自然也是培養(yǎng)學生音樂興趣與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這些音樂繪畫如果恰當地與音樂作品內容、幼兒的認知特點理解水平相符合,可以對幼兒的音樂情緒有著積極調動。最后,有效運動多媒體教學來塑造音樂環(huán)境,多媒體素材有著動態(tài)化的視覺形象,可以加深幼兒對音樂作品的理解。
第四,重視教師的引導作用。幼兒音樂教學中要有著多樣化的師生互動,而幼兒認知少且年齡小,這就要求教師積極引導,按照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來開展音樂教學,在具體的音樂欣賞教學中提高幼兒的音樂體驗水平與音樂欣賞能力。這本身就是滿足幼兒個體差異,實現共同進步的重要方式。首先,在音樂欣賞活動中教師要有著較高的音樂表現力與鑒賞能力,這就不僅對基本的樂理知識與樂器使用,還有對音樂作品的知識背景、相關的舞蹈表演知識的掌握。唯有如此,教師才有對音樂審美活動的較高駕馭水平,在指導幼兒完成欣賞音樂的同時,提高自我的音樂分析能力與感知水平。其次,完善幼兒教師的自身溝通能力。幼兒教師的溝通能力包括平等溝通意識與有效溝通手段,這可以實現音樂活動開展時的互動性,提高幼兒的合作交流水平與組織能力。最后,提高幼兒教師活動的組織水平。教師是幼兒園活動組織的重要參與者,他們對幼兒園的音樂審美教育非常重要,通過對音樂欣賞活動的設計組織,實現活動各細節(jié)的審美教育滲透,這也是塑造音樂環(huán)境的重要內容??梢哉f,幼兒教師自我教學方式對幼兒活動有著重要的導向性,是音樂活動實施的重要因素。如果音樂欣賞活動能夠有效開展,幼兒的主動探究能力與創(chuàng)造水平便會得到激發(fā),他們的主體意識也會被喚醒,以便形成良好的音樂個性品質與音樂欣賞能力。
第五,幼兒音樂欣賞能力的培養(yǎng)與其整體素質相結合。幼兒園音樂欣賞互動的主要目標就是培養(yǎng)音樂欣賞能力與較高的整體素質,可見,音樂教育的出發(fā)點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與整體素質,兩者是有機結合的,良好的素質教育是音樂欣賞能力的前提,而音樂欣賞能力的形成又可以促進整體素質的提高,兩者能夠形成和諧發(fā)展的良性局面。
最后,注重快節(jié)奏流行歌曲的積極引導??旃?jié)奏流行歌曲通常歡快明暢、瑯瑯上口,是幼兒園音樂欣賞活動教學的有效內容。如《小蘋果》、《最炫民族風》等都極大帶動了幼兒課堂積極性,但是要注意,對這些快節(jié)奏流行歌曲的注重不是內容歌詞,而是在歡快的律動感與節(jié)奏感中獲得喜悅,培養(yǎng)情感,以此提高幼兒的音樂欣賞能力。
二,培養(yǎng)幼兒音樂欣賞能力的意義
第一,提高幼兒音樂欣賞能力的認知水平。幼兒園的認知水平有高級與初級之分,初級認知自然是實物的基本了解,而高級認知包含著想象與邏輯,這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幼兒認知的感性與理性成分。合理有效的音樂欣賞活動可以激發(fā)幼兒的想象空間,提高他們的情感邏輯水平,著實提高幼兒的綜合音樂素養(yǎng)與整體素質水平。大量數據顯示:幼兒時期音樂欣賞活動形成的幼兒想象力對以后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社會實踐乃至基礎理論研究等都很有幫助??梢哉f,培養(yǎng)良好的想象能力遠比學習更多的知識來的重要,想象力是一切學習動力的基石。當幼兒聽到他們經常接觸到的幼兒園音樂欣賞活動中的音樂時,通常會十分地陶醉,能夠獲得情感共鳴。在音樂欣賞能力提高的同時,他們的邏輯水平也獲得提高,從幼兒心理特征來看,邏輯能力可以具象為直覺行動邏輯、具體形象邏輯、抽象概念邏輯等,而且這些能夠在具體的音樂活動中得到體現。首先,與幼兒日常行為活動密不可分的直覺行為邏輯,在日常學習中,幼兒一旦接觸此類音樂便會積極模仿,而且激發(fā)大腦中的存儲記憶。其次,在幼兒的逐步模仿過程中,他們又有著具體形象邏輯能力,此能力有助于提高幼兒的音樂辨別水平,在欣賞到某個音樂作品時,就可以感受到作品的風格情感等,還有可能理解到作品的深刻含義,如作品創(chuàng)造、作品演出與欣賞。這就是音樂作品的實質性作用,從作品中體會創(chuàng)造者強大的邏輯思維能力??梢?,實際幼兒音樂欣賞能力時,從幼兒自身的生理特點出發(fā)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的思維能力與想象力。
第二,幼兒音樂欣賞能力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幼兒音樂課堂教學在新課改之后更加注重對幼兒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尤其是對音樂作品理解上,注重反復欣賞,從不斷的體驗想象中獲得思維認知,有效提高幼兒的創(chuàng)新能力。在最初的音樂欣賞過程中,幼兒能夠通過自身的聆聽學習來唱歌跳舞,在反復的欣賞之后,能夠耳濡目染,感受音樂作品的思想內涵。如歌曲《小蝌蚪找媽媽》,便是在不斷地欣賞學習之后,形成對音樂作品的學習興趣,提高幼兒的音樂欣賞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創(chuàng)新能力。
第三,幼兒的道德提高水平得到了提高。幼兒園音樂教學過程中主動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這也是教育體制改革的明確要求。情感上對音樂作品的具體認識能夠激發(fā)幼兒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豐富他們的情感體驗,并持久性地影響到幼兒的人格形成。調查顯示:通常情況下,幼兒如果有著豐富的音樂學習經驗,他們的創(chuàng)造能力與想象水平會高于其他同學,在幼兒有著一定欣賞能力之后,他們就可以有著欣賞的目光來看待周圍世界,發(fā)現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區(qū)別真善美與假惡丑,具備著明辨是非能力與良好的道德水平,可以說,音樂欣賞活動的展開能夠讓幼兒獲得真實的情感體會,挖掘學生的內在潛能,切實提高道德認知與情感體驗。
第四,促進幼兒的個性化發(fā)展。樹立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音樂教育的目標,幼兒音樂教育同樣如此,此外,幼兒音樂教學還注重幼兒的個性化發(fā)展。個性化發(fā)展作為人類自主活動的關鍵內容與個性結構的必要元素,集中表現為事物認知過程中的愛好特長、心理需求等。6歲之前是幼兒個性化發(fā)展的關鍵階段,家長和教師要有此認識,主動創(chuàng)造幼兒的個性發(fā)展環(huán)境,而幼兒音樂欣賞活動對個性化發(fā)展十分有益。同時,在具體的音樂活動中,幼兒應該積極表現,展現自我,提高自身的整體音樂素養(yǎng)。也就是說,在音樂欣賞活動課堂中,教師不應該是簡單的幼兒表演或學習,而應該按照幼兒的自身發(fā)展情況,引導他們來完善自我。教育不是培養(yǎng)一模一樣的專業(yè)人才,而是在教育理念范圍內的個性化發(fā)展,在沒有過多制約的校園環(huán)境中,讓幼兒開展更多的音樂欣賞活動與自由表達途徑,以便最大限度地發(fā)展幼兒的個性化。
第五,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識?,F代社會更加注重合作,這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識,只有提高自身的合作技能,才能在社會生活中獲得更多有效成功。如果一個人在幼兒時期沒有培養(yǎng)良好的合作意識,那長大后必然會體會到孤獨感與自卑,不利于他們的健康成長。而目前社會中溺愛現象又非常嚴重,這給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帶來了不小阻礙。因此,從幼兒起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意識刻不容緩。幼兒園音樂欣賞教學有著加強幼兒間合作交流、溝通組織等重要作用,我們應該從小就開始教育幼兒的合作意識,培養(yǎng)幼兒間的融洽關系,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還要注意的是,培養(yǎng)幼兒能力,還需要幼兒遵守課堂紀律與相關準則,教師要引導幼兒之間處理好彼此關系。如在幼兒園舉行集體大合唱,幼兒要注重與其他人之間的配合,讓自己的音量與他人適應;在樂器彈奏時,也要按照節(jié)奏的快慢調節(jié)自身節(jié)奏等。只有親身體驗過此類音樂欣賞活動,幼兒們才可以意識到合作的重要性,才能夠明白相互溝通與交流,在以后的人生歷程中感受快樂,獲得別人尊重。所以說,幼兒的音樂教育教學要丟棄原有的教學手段,通過音樂欣賞活動來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促進他們的更好發(fā)展。
結語
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欣賞能力是幼兒音樂教育的重要內容,可以讓幼兒感受到世界的美好,同時,對周圍的新事物有著新的認知,繼而開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與想象空間,形成開放性的思維模式,為幼兒音樂教育的全面素質產生重要推動。
參考文獻:
[1]戴天驕.感受音樂的魅力——試論《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引導下的幼兒園音樂欣賞教學[J].才智.2014(30)
[2]孫海寧.思維著的聲音——培養(yǎng)幼兒音樂素養(yǎng)的策略探究[J].求知導刊.2014(09)
[3]金麗英,金瑛.如何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欣賞能力[J].新課程學習(中).2014(07)
[4]秦芳.論琴童學習鋼琴的興趣培養(yǎng)[J].黃河之聲.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