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亮
筆者認為,手機對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中職生來說是把雙刃劍,有利有弊,關鍵在于我們?nèi)绾我龑А?/p>
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中職生不應“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很多中職校園已經(jīng)實現(xiàn)網(wǎng)絡全覆蓋,學生有手機,也有了使用手機的客觀條件。
對于手機,一方面,學校要適當?shù)亍坝谩薄W校和家長要引導學生在合適的地點和時間合理使用手機。如教師和學生建立QQ群、微信群后,學生有問題可以隨時與教師交流,教師可以隨時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教師還可以合理利用手機布置和檢查作業(yè),來營造良好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例如,教師可以把課前準備的自學資源發(fā)到QQ群中,由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能力、興趣選擇課前自學的內(nèi)容,并要求學生在課前進行發(fā)帖匯報自學情況。據(jù)報道,2015年6月18日,浙江紡織服裝職業(yè)技術學院開設了一個“云班課”,教師不僅允許學生在課堂上全程使用手機,而且在全校范圍內(nèi)開通免費Wi-Fi,鼓勵學生用手機簽到、聽課、答題,將“互聯(lián)網(wǎng)+”的春風吹向課堂。該校教師利用一款擁有手機簽到功能的APP進行課堂點名,省時高效。簽到只是“云班課”中的一個小細節(jié),課堂手機的功能還體現(xiàn)在瀏覽課程資源、進行知識點復習、完成學習任務等方面。教師用手機教學提高了效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調(diào)動,學習更加自主輕松。該校的移動信息化教學嘗試給了我們傳統(tǒng)課堂教學改革很多啟示。
對于特別愛玩手機的學生,我建議他們組建手機社團,并聘請了比較專業(yè)的老師給他們輔導,適時適量給他們布置任務,讓他們參與班級的文化建設,如在網(wǎng)上查找資料辦黑板報,拍攝自然風景圖片或具有正能量的人文圖片,并定期給同學們展示,利用手機制作微電影,等等。
另一方面,課堂應適當?shù)亍翱亍?。由于多?shù)的中職生年齡尚小,自我約束力差,手機變成了他們消磨時間的最好工具。因此,教師應該以身作則。首先,教師在課堂上一定不要使用手機(甚至上課不帶手機),身教勝于言傳。其次,所有的教職員工應該通力配合,共同查處課堂上玩手機的學生,凡發(fā)現(xiàn)課堂上拿手機玩游戲的一律暫扣。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處理的方式,要避免與學生發(fā)生較為激烈的沖突。再次,各班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在班主任和班委引導下,討論制訂易操作、易檢查的禁止學生在課堂上使用手機的剛性班規(guī)。例如,我班的學生按座位分成小組,讓自制能力強的學生管理本組,自制能力弱的上課把手機關機后交給組長管理;或班里設置有類似超市存包柜的手機存放格,學生們在課前自覺把手機關機,放到寫有自己名字的存放格內(nèi)。最后,每一位教師都要精心備好每一節(jié)課,要讓自己的課充滿活力和魅力,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逐步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這樣堅持下去,學生就會逐漸降低對手機的依賴程度了。
隨著e時代的到來,管理學生使用手機要堅持“疏”和“堵”相結合,以“疏”為主的原則。除要求我們教育工作者具備相關法律知識外,更需要我們有管理的大智慧,要注重提升學校師生的德育水平,讓學生具備自律意識,以健康的心態(tài)使用手機。其實,嚴格管理與人性化的管理并不相悖,只要我們肯用心,完全可以尋求到既有利于學校教學管理,又能尊重和保護學生合理使用手機的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