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云霞
《蒙塔尤》是法國年鑒學派著名史學家埃馬紐埃爾·勒華拉杜里的代表作。該書于1975年在巴黎出版,中譯本上世紀90年代由商務印書館出版,2008年已第4次印刷??梢娖湓谥袊氖軞g迎程度。透過標題《蒙塔尤:1294-1324年奧克西坦尼的一個山村》,我們可了解到這部著作所關注的不是跨越千百年的歷史,他所研究的僅僅是蒙塔尤這個村莊三十年間的歷史。勒華拉杜里對蒙塔尤的研究是根據(jù)主教雅克·富民?!髞砣谓袒什呤廊闻撩装V鹘虝r的審判記錄而進行的,也正因此這份記錄被較好地保存下來。
全書共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敘述蒙塔尤的生態(tài),介紹當?shù)氐沫h(huán)境、居民狀況、牧民的生活方式和心態(tài);第二部分為蒙塔尤考古,從當?shù)厝说呐e止、性行為、婚姻情況、生老病死、男男女女、青年兒童,一直談到家庭、社會風俗、宗教習慣和來世觀念等。有了解細節(jié)怪癖的雅克·富尼埃對蒙塔尤的居民進行了大量的傳喚和審訊,發(fā)現(xiàn)和掌握了該山村的所有秘密,包括村民的日常生活、個人隱私和各種矛盾,并把它們詳細記錄下來。連勒華拉杜里自己都感嘆到:“不知是幸運還是不幸?!盵1]確實,對蒙塔尤這個法國小村莊來說是不幸的。幸運的是“后人”,能看到如此寶貴的材料。
曾有不少學者了解這份記錄并利用它做了某些方面的研究,如德國的多林格爾,研究法國的教派與羅馬教皇的沖突以及宗教異端;法國學者夏爾·莫里尼埃、杜埃和維達爾等[2]。然而,這些作品中沒有像《蒙塔尤》取得那么大的成功。這應歸功于勒華拉杜里學識和才能,尤其對這份材料的運用。
一 對有限時空環(huán)境下歷史的考察
史學的研究單位通常包括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年鑒學派第二代著名史學家布羅代爾認為,由地理、氣候、生物等因素組成的“長時段”歷史是人類歷史的基礎,社會結構和經(jīng)濟結構等在一段時間內起決定作用的因素組成了“情勢的歷史”。因此他將注意力集中在了跨越百年甚至千年的結構歷史的研究上。然而這時微觀史學研究也開始逐漸興起。在微觀史學家的眼中,他們關注的是研究主體具體涉及到的時間,因此,“他們的著作經(jīng)常打破慣常的單一的歷史分期方法,揭示出每個敘述中心本身具有的獨特的時間序列”[3]。作為布羅代爾得意門生的勒華拉杜里順應微觀史潮流,寫作了《蒙塔尤》,雖然之前他跟隨老師的步子寫了反映 “長時段”歷史的《朗格多克的農(nóng)民》一書。而且從空間上講,這本書反映了年鑒學派興起了區(qū)域史的研究,對一些規(guī)模較小的區(qū)域,例如某個城市或村莊進行的微觀研究,再現(xiàn)這個區(qū)域過去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即普普通通的民眾的日常生活,不類傳統(tǒng)史學以國家和民族為單位。蒙塔尤位于法國南部,拉杜里集中研究這個人口僅有二百余人的小村莊。這是受微觀史的影響。因此勒華拉杜里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選擇,都與過去年鑒學派提倡的有所差別。
在本書的背景知識介紹上,拉杜里借鑒了人類學研究方法:對調查地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進行考證,這是揭示社會結構、文化、人類生活狀態(tài)的前提。所以拉杜里在第一部分著力描寫了村莊的生態(tài),“考察了村子、土地和社會的全貌”,即研究了蒙塔尤的地理環(huán)境、動植物、以及物質生活和生活環(huán)境。如,他研究了當?shù)氐霓r(nóng)業(yè)和牧業(yè),作物種植、動物養(yǎng)殖,各種各樣的牧工,長途轉場放牧的地域及流向、牧業(yè)的季節(jié)等。但他并不局限于此,而是繼承了年鑒學派的研究傳統(tǒng),用一種跨學科的歷史學方法,不僅從農(nóng)業(yè)、牧業(yè)的物質生產(chǎn)方面,也從社會和政治方面進行了研究。他研究了領主與領地法官權、宗教裁判所的權力、主教的權力及雖然遙遠卻有壓倒的威懾力的王權,以及村社的作用。他還研究了生產(chǎn)方式:雇工情況、交換方式和分配方式等等。還涉及了牧民的社會生活、家庭觀念在農(nóng)民觀念中的意義、牧羊人的心態(tài)這些層面,是以一種整體論的視角進行了考察。
描寫了村莊的自然環(huán)境之后,作者都將目光聚焦于家庭。一般從歷史學研究的角度看,普通人的家庭生活史是以往歷史論著中不太注意的題材,但這本書透過“家庭”這個基本單位揭示出農(nóng)民世界中的錯綜復雜的社會關系和權力結構。勒華拉杜里也提到,在一般居民心目中,“‘家在情感、經(jīng)濟和門第方面是至關重要的”(第42頁),正是“家”的觀念“把鄉(xiāng)村的社會、家庭和文化生活統(tǒng)一起來”。家庭的重要性也體現(xiàn)在了異端“在上阿列日和蒙塔尤形成和重建的過程中”(第43頁),異端傳播是以家為單位。因此,家庭構成了宗教信仰的基本單位。同樣,天主教的發(fā)展也依靠家庭。在蒙塔尤的歷史中,山民們歷經(jīng)了宗教迫害、瘟疫和戰(zhàn)爭等磨難,但主要的家庭都挺了過來(第643頁)。不用說家的重要性在傳統(tǒng)農(nóng)業(yè)社會中,體現(xiàn)在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拉杜里注意到了這一點,并且在他的歷史研究中設法反映這一點。他指出,家庭“控制著男女之間、父母與子女之間,還可能包括主仆之間的各種關系,同時還控制著這一批人與農(nóng)田牧場的關系。”(第3頁)從這一點看,家庭無疑是一個濃縮了的社會。
二 新的研究方向——心態(tài)史
本書第二部分,名為“考古”,其實并不是考古學學科意義上對歷史的實物資料進行考古,而是從人類學的角度去考察當?shù)剞r(nóng)民的生活心態(tài),即涉及心態(tài)史。這對我們來說是個全新的概念,不過至少可以顧名思義為“研究人們心態(tài)的歷史”。心態(tài)史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年鑒派史學的創(chuàng)始人費弗爾[4],這看起來像是在寫文學作品,其實有其一定的科學依據(jù)。它與心理學的發(fā)展有關但又不完全一樣。至少我們認同人的心態(tài)跟其周圍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文化有密切的關系。拉杜里的這本書第二部分有一半的篇幅涉足到了民眾的心態(tài)。如:“對兒童的情感”、“心態(tài)工具—時間和空間”、“對于自然和命運的態(tài)度”、 “圣母與圣人”、“宗教實踐”、“羞恥心和犯罪”、“民俗與鬼魂”、“死后與彼岸世界”、“家與彼岸世界”等章節(jié)。在這里,拉杜里探討了人們對自然的態(tài)度,對死亡的態(tài)度,人對死后彼岸世界的寄托和道德心理、犯罪心理等等,探討了這些心態(tài)長時段主宰著集體的原因,以及它們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具體地說,如牧羊人莫里的生活,內心的感受、精神世界。又例如在對性的探討中,拉杜里得出的結論是,“在蒙塔尤。14 世紀初對性的寬容是有節(jié)制的,并只涉及少數(shù)人,但它畢竟是不可否認的,正如我們所看到的,它表現(xiàn)為民間理論中的性自由主義,并和一種實踐的自由主義有關,其具體表現(xiàn)就是常見的非正式夫妻?!保ǖ?242頁)而在對信仰的研究中,他認為,“蒙塔尤社區(qū)的‘信仰方式是多種層次的重疊,是由許多不同年代的異質觀念構成的,有點像北部的阿基坦盆地和巴黎盆地那種因地質迭復而形成的大型沉積‘盆地”。(第4頁)拉杜里竭盡全力通過這些被審判的異教徒來了解他們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在他看來,對人的精神世界的考察,對文化心態(tài)的考察,才是歷史研究最深層也是最底層的探索。
其實,書中描寫的許多心態(tài)不僅在法國鄉(xiāng)村,而且在世界各地很多鄉(xiāng)村都存在。不僅在14世紀,以后的許多世紀,直至今天,仍然是人類中相當大的一部分居民的心態(tài)。它反映了他們的價值觀念、倫理道德、期盼和畏懼以及精神寄托和信仰。拉杜里為我們生動地再現(xiàn)了五百多年以前的那個小山村的精神世界,這是我們在其他史學作品中很難看到的。由于加入對精神世界的研究,歷史研究比以往研究的東西更為廣泛,也更為接近歷史真相。而拉杜里對蒙塔尤居民的心態(tài)研究,為我們進一步了解心態(tài)史的方法提供了一個非常具體、生動的例證。
當然拉杜里不是直接進入心態(tài)或者精神世界的主題,而是先對這個法國小村莊的生活進行細致入微的觀察,為“心態(tài)”的出現(xiàn)打好鋪墊。如描寫他們哭泣、歡樂、禮貌和致意、抓虱子和衛(wèi)生舉止、狠襲動作和祝圣動作,從易感性到愛情、同性戀等等生動的語言和行為舉止。還有一部分如“書籍與夜晚聊天”、“女人、男人和青年”、“小酒店、彌撒、小集團”,“宗教實踐”、“貧窮、施舍、勞動”等內容。通過拉杜里的描寫,我們也較為容易理解這些人的文化心態(tài)。
三 對日常生活史的嘗試
作為微觀史學一部出色代表作,《蒙塔尤》在研究對象的時空選擇上應該說更接近歷史本身的發(fā)展??臻g小,雖然涉及村莊不遠的高山草場,但比起一個國家來說,這是好操作的范圍;時間短,雖然三十年也會發(fā)生很多事情,但比起百年千年的歷史已是小巫,至少不用考證“長時段”歷史的那種區(qū)域變遷等。另外,《蒙塔尤》關注的是歷史上有血有肉的小人物,這極大地突破了史學的研究對象,歷史不再是精英人物的傳記,而把各色人等都納入了歷史觀察的視野。拉杜里筆下的人物性格飽滿、生動鮮活,充滿活力,令人愛不釋手。同時他通過分析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各種行為,特別是宗教審判的人們使用的語言、姿態(tài)以及內涵的符號意義,推導出普通民眾的心態(tài)和集體精神,用小題材寫出一部成功的著作,受到了史學界的好評,也使史學研究變得生動起來。
拉杜里對鄉(xiāng)村文化日常生活這樣極為細致的探討,符合普通人的實踐思維,即使有很多生活狀況不相同,也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而對于普通大眾日常文化生活的探討,國際上早在二十世紀初就開始討論。近二十年來國內學者也開始關注和提倡社會史、日常生活史的研究[5]。國內世界史研究領域也關注此潮流。如侯建新教授近年撰文指出:“提倡經(jīng)濟史與社會史的互動;提倡與社會史的整合并主張‘整體歷史研究;強調研究長時段、普通人的生活等幾方面,亦已達成廣泛共識”[6]。強調社會史研究應關注到普通人的生活。
不管是微觀史,還是心態(tài)史、日常生活史,拉杜里都在努力展示敘述歷史的基本方法,即以敘述故事的方式把這個地方的歷史向我們告知,盡量不去做任何的評價。這是歷史學者們努力的方向。然而,在《蒙塔尤》中也很容易找到漏洞,例如受裁判所審問的村民在審問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受到威脅,證詞可能不是很精確。盡管如此,勒華拉杜里為我們展示了歷史想象的精心杰作,揭示甚至連村民也沒有意識到他們事實上知曉得東西,使我們對中世紀法國鄉(xiāng)村生活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參考文獻:
[1](法)埃馬紐埃爾·勒華拉杜里著,許明龍、馬勝利譯:《蒙塔尤:1294-1324年奧克西坦尼的一個山村》,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第1頁。
[2]章衍:《人類學方法在歷史研究中的運用——以<蒙塔尤>為個案的分析》,《史學理論研究》2010年第1期。
[3]陳啟能主編:《二戰(zhàn)后歐美史學的新發(fā)展》,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5年,第191頁。
[4]呂一民:《法國心態(tài)史學述評》,《史學理論研究》1992年第3期。樊江宏:《法國年鑒學派研究》,首都師范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3年。
[5]胡悅晗、謝永棟:《中國日常生活史研究述評》,《史林》2010年第5期。常建華:《日常生活與社會文化史——“新文化史”觀照下的中國社會文化史研究》,《史學理論研究》2012年第1期。
[6]侯建新:《經(jīng)濟——社會史:歐洲社會轉型研究的重要平臺》,《史學理論研究》2011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