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嫣然
【摘要】:本文以《詩經(jīng)》中的愛情詩為代表,從“自由戀愛與禮教思想結(jié)合”、“循序漸進式的戀愛手段”、“浪漫氣息的全面滲透”、“女性的高潔品性”四個特點入手,分析《詩經(jīng)》中潛在的浪漫主義的氣息。
【關(guān)鍵詞】:《詩經(jīng)》;浪漫主義;愛情;婚姻
說起《詩經(jīng)》,必然會想到它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現(xiàn)實主義的代表作品?!对娊?jīng)》的內(nèi)容大多反映了周王朝社會生活的現(xiàn)實之況。內(nèi)容極其廣泛,如同一汪清水,流淌至社會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对娊?jīng)》雖為現(xiàn)實主義之作,卻并不乏浪漫主義之情。但因當時社會禮法之故,作品中的抒情部分不會是激情洋溢、慷慨激昂的豪邁高歌,而是溫柔婉約、淡雅恬靜的喃喃情語。這種細膩的情感伴隨著作者的心境流淌在筆尖,一字一句,渾然天成。
接下來,讓我們就以書中的愛情詩為切入點,結(jié)合其四大特點,談?wù)劇对娊?jīng)》中躲藏的羅曼蒂克。
一、自由戀愛與禮教思想結(jié)合。
《詩經(jīng)》中的愛情詩其實是自由戀愛和禮教束縛的碰撞結(jié)合體。明面開放,暗地保守,兩者共存。周代的戀愛自由是處在政令許可范圍內(nèi)的。如《鄭風 溱洧》中:“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缎l(wèi)風 木瓜》中:“投我予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這些詩中的男女都互相愛慕,并大膽互贈信物,以示愛意。《鄴風 靜女》中的男女從“寤寐思服,輾轉(zhuǎn)反側(cè)”的渴求愛慕到了“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的大膽幽會。男女之間那種純潔、無畏的愛情充分展露。
然而實際上封建家長制社會的禮法已使年青男女們的婚戀無法完全依照自己的想法了?!案改钢?,媒妁之言”成了婚姻的暗地規(guī)定。禮教通過輿論——那堵不住的悠悠之口,將“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的標簽貼在了戀愛自由的外套里面。 “將仲子兮,無窬我里,無折我樹杞。豈敢愛之?畏我父母.仲可懷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鄭風 將仲子》就寫了一位女子因父母與兄長干涉,而痛苦地阻止小伙子爬墻來家里找她的故事。在《鄘風 柏舟》中也有女子發(fā)出寧死也要捍衛(wèi)愛情的吶喊:“髧彼兩髦,實維我儀,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諒人只!” 愛情詩的作者們通過賦比興、重章疊句、遞進用詞等手法寫出了他人、自己在追求自由戀愛、美滿婚姻道路上的甜蜜與痛苦。
二、循序漸進式的戀愛手段。
談情說愛的過程多為分步驟循序漸進,感情逐漸深入,直至情深綿長,而非簡單粗暴式戀愛。如《衛(wèi)風 氓》雖為一首棄婦詩,是一位被丈夫遺棄的婦女對往昔婚戀生活的痛苦回憶。但且不說女子在婚配后的生活如何,這首詩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婚前男女戀愛的漸進過程?!懊ブ框?,抱布貿(mào)絲。匪來貿(mào)絲,來即我謀?!蹦凶颖е紒頁Q絲,明面上是來買絲,實質(zhì)上是傾慕女子,想方設(shè)法地接近她。接著“送子涉淇,至于頓丘”、“不見復(fù)關(guān),泣涕漣漣。既見復(fù)關(guān),載笑載言”開始了漫長的互相思念、等待的日子?!扒镆詾槠凇?、“以我賄遷”,最終結(jié)為連理?!对娊?jīng)》中諸如此類的戀愛還有很多。古時候的人們尚禮儀,因此對于情感的流露方面有一定的約束。但一定的束縛也并非都是壞處。相反,較之今日一些不經(jīng)頭腦、隨心所欲、不負責任的極速式戀愛,古時候人們所崇尚的“發(fā)乎于情,止乎于禮”的君子式戀愛,更為人所稱道。
三、浪漫主義的全面滲透。
愛情不僅只局限于情詩之中,無論是燕饗詩還是徭役詩,均有情愛的融入。如《衛(wèi)風 伯兮》為君子行役詩。但其從女子的視角既寫出了對丈夫“邦之桀兮”、“為王前驅(qū)”的自豪與驕傲,也體現(xiàn)了“誰適為榮”、“甘心首疾”、“使我心痗”這些難以忍耐的相思之苦。即使不以女子的視角出發(fā),《詩經(jīng)》中的許多篇目,也涉及男女之情。如《豳風 東山》中,描寫了一位常年在外征戰(zhàn)的戰(zhàn)士在返鄉(xiāng)途中,看見戰(zhàn)后荒無人煙的景象和回憶起奔赴戰(zhàn)場前的日子,心中思慮萬千。“鸛鳴于垤,婦嘆于室。灑掃穹窒,我征聿至。”征夫想象妻子聽聞自己要歸來,忙前忙后打掃屋子的溫馨場景。又回憶起當年“之子于歸,皇駁其馬;親結(jié)其縭,九十其儀”的場景,令人為之動容??梢姡信闉樘煨允谷?,它融于人們的生活與情感之中,使人不論在什么情境下都會自然的流露出這種美好的天性。愛情,是人們永遠不會拋棄的話題。
四、女性的高潔品性。
女子在熱戀中對自由的追求、對禮教的反抗,在被虐待、被拋棄時的獨立隱忍,都表現(xiàn)出她們自尊自愛、剛強果敢的崇高品性。愛情詩中的婚姻也并不都美滿。從思婦詩到棄婦詩,從棄婦詩到怨婦詩,封建王朝“男尊女卑”的社會等級制度導(dǎo)致了“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的女性悲劇?!坝卩跌F兮,無食桑葚!”許許多多的女性在長期依附于男子的生活處境中,發(fā)現(xiàn)了男女之間于對方而言地位的不平等。女子為男子的附庸,男子對女子可眷戀、可拋棄,而女子只能依附于男子?!吧V绰洌淙~沃若”到“桑之落矣,其黃而隕”,男子曾經(jīng)“信誓旦旦”,如今“不思其反”。古時候,雖男尊女卑,但我們?nèi)缃褚膊⒉荒苤话殃P(guān)注的重點放在怪罪古代男子身上,而是應(yīng)將視線轉(zhuǎn)向女子的獨立自強、自尊自愛、大膽追求愛情與婚姻幸福的勇氣上。她們圣潔的人格品性和崇高的精神節(jié)操,成為了女性自我意識發(fā)展的萌芽和動力,對社會具有重要的進步意義。
《詩經(jīng)》中的浪漫主義情懷遠遠不止這幾個特點。從不同的視角、不同的方面去解讀、感受《詩經(jīng)》,會發(fā)現(xiàn)它有著不同的特性分類。這部經(jīng)典的現(xiàn)實主義作品中躲藏的羅曼蒂克,仍然在等待著學(xué)者們來挖掘。
參考文獻:
[1] 王開元、弋紅宇.論《詩經(jīng)》的浪漫主義色彩 .《昌吉學(xué)院學(xué)報》,2009年第5期
[2] 宋 朱熹 集傳. 詩經(jīng)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8.
[3] 漢 鄭玄箋;唐 孔穎達正義.毛詩正義 二十卷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影印本
[4] 高亨. 詩經(jīng)今注 .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5.
[5]姚志國.淺談《詩經(jīng)》中的浪漫主義因素——以《秦風 蒹葭》為例 . 《白城師范高等??茖W(xué)校學(xué)報》,199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