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耄
摘 要 《茶藝》課是中職旅游與酒店管理專業(yè)的實踐課,是一門重要的專業(yè)核心課程,主要教授中國茶文化知識和中國茶的鑒賞、沖泡方法以及茶藝服務的流程和技巧,強調對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yǎng)。根據課程特點,我們積極探索課程教學方法的改革,在實踐教學中引入了項目教學法、行動導向、任務驅動教學法。
關鍵詞 農村 中職 《茶藝》課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1-0014-02
一、《茶藝》課課程簡介
《茶藝》課是中職學校旅游與酒店管理專業(yè)的實踐課,是一門重要的專業(yè)核心課程,主要教授中國茶文化知識和中國茶的鑒賞、沖泡方法以及茶藝服務的流程和技巧,強調對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yǎng)。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飲茶習慣的變化步伐也逐漸加快,《茶藝》這門課深受關注與親睞。根據課程特點,我們積極探索課程教學方法的改革,在實踐教學中引入了項目教學法、任務驅動、行動導向教學法,注意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以學生為主導,偏重于實踐教學,注重學生的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根據學校教學計劃 ,使用項目教學法,整合教學內容,要注意由淺入深,迎合學生的接受能力,以興趣為主線,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
二、項目為導向,任務是風帆,計劃是航線,激發(fā)興趣、駕馭整合教材是關鍵
在農村中職學校,《茶藝》這門課沒有統(tǒng)一的教材,有的學校使用的是《中國茶文化》,有的是自己編的校本教材,但核心的內容基本相同。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根據實際情況組織教學。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將需要傳授的知識任務以項目的形式交給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小組工作方式,由學生自己按照實際工作的完整程序,共同制定計劃,共同或分工完成整個項目,讓學生在收集信息、設計方案、實施方案、完成任務中學習和掌握知識,形成技能。一般來說,《茶藝》課需要完成的項目如下:模塊一:茶文化基礎知識;模塊二:認識六大茶類;模塊三:認識各類茶具;模塊四:學習茶藝基本知識;模塊五:飲茶習俗;模塊六:茶與健康;模塊七:中國名山、名水、名器、名茶;模塊八:茶與禮儀。實施項目教學法的過程:明確項目任務、制定計劃、實施計劃、檢查評估、歸檔或應用。項目教學法體現(xiàn)了“以學為本,因學施教”的教學準則。在項目教學中,學習過程成為一個人人參與的創(chuàng)造實踐活動,注重的不是最終的結果,而是完成項目的過程,要求學生在項目實踐過程中理解和把握課程要求的知識和技能,體驗創(chuàng)新的艱辛與樂趣,培養(yǎng)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團隊精神和合作能力等,具有實踐性強的特點。
三、項目教學、任務驅動、行為導向法的運用與實施
把先進的職業(yè)教育思想和教學理念,引入農村中職學校校課堂,對課程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實現(xiàn)技能、知識一體化,教、學、做一體化,將專業(yè)能力、方法能力、社會能力以及專業(yè)知識集于“工作任務”中。以工作任務為導向,組織實施教學,以學生的興趣和經驗為導向,設計工作任務。
以綠茶的沖泡項目為例:1.項目確定:綠茶沖泡。目標:①掌握茶具的使用方法及用途;②掌握沖泡茶湯流程;③ 掌握泡茶水溫、茶葉用量、時間;④ 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編排更加 “合茶性、順茶理”表演程序,體現(xiàn)不同茶藝的韻味。2.制訂計劃:① 時間安排,10學時(包含示范講解、學生模擬、對學生進行指導、問題總結、提高練習)。②人員安排,把不同層次的學生,根據學生不同的特點(學習成績、學習方法、語言能力等)進行分組。每組人數一般為5-10人,每組選定一名組長,由組長進行統(tǒng)籌安排、監(jiān)督實施等各項工作。3.項目實施:①情景模擬:客人到茶藝館品茶,點了綠茶,要求茶藝師為其提供茶飲沖泡服務。茶藝師接到茶飲沖泡單后,根據綠茶的沖泡特點準備茶具、泡茶用水,并按照規(guī)范的沖泡流程沖泡綠茶。②預案:對學生在操作過程會出現(xiàn)的問題提前設置預案 (如水溫、投茶量、沖泡時間等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③讓學生根據綠茶的特性準備茶藝解說詞、茶具、音樂,與小組成員進行相互配合完成茶藝展示。④通過每組的茶藝展示,讓學生觀察茶葉的品質特點、使用的茶具、用水、以及沖泡手法。4.項目評估:①學生自評:展示結束后,學生根據操作過程進行自我評分,將存在的問題進行記錄。②學生互評:學生以分組的形式進行討論,每組發(fā)放一份評分表,根據表演者操作的內容進行評分,操作結束后,分別指出兩組在進行表演時存在的優(yōu)點和缺點。這樣讓學生帶著問題聽課,在聽課中不斷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可以提高現(xiàn)場教學質量,培養(yǎng)學生的接待與溝通能力、團隊協(xié)作能力。③ 教師總評:在評價過程中,應對項目完成情況和學生個人在項目學習過程中的表現(xiàn)相結合進行評價。評價的目的不應只評出分數和名次,更應指出問題所在,并給出具體改進的辦法,讓學生在下一個項目學習中表現(xiàn)得更出色。
項目教學應注意的問題:選擇合適的項目,具有典型性,所選項目能反映同類事物的一般特征,可以起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總之,對《茶藝》課的教學在農村中職學校屬起步階段,教有法而定法,需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責任編輯 曾 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