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俏
摘要:該論文以鐘峻程的《新生命》為分析對象,從作曲技術理論的角度出發(fā),剖析了音樂作品中各音樂主題的構建思維和相互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即從音樂主題的音高創(chuàng)作、音樂主題在縱向上的復調思維兩個角度解析了《新生命》中的音樂創(chuàng)作個性特點。《新生命》的音樂創(chuàng)作扎根于民族、脫胎于傳統(tǒng)、立足于現(xiàn)代,為我們當代的音樂創(chuàng)作樹立了優(yōu)秀的典范。
關鍵詞:《新生命》 音樂主題 音高創(chuàng)作 復調思維
《新生命》是鐘峻程在2015年春節(jié)期間創(chuàng)作的。該作品由著名指揮家Alex Pauk指揮加拿大Esprit交響樂團首演于2015年的“中國——東盟音樂周”開幕式。該作品采用了廣西民族音樂為創(chuàng)作的素材。音樂中巧妙的融合了傳統(tǒng)作曲手法和近現(xiàn)代作曲技術,以高度的個性化手法塑造出具有民族精神、時代特色的激情樂章。音樂首演獲得了在場的國內外專家高度好評。
鐘峻程在節(jié)目冊的作品簡介中寫到:“過花甲而獲小棉襖,欣喜之情與天倫幸福之樂無法表達,呵護疼愛和期盼之心同樣難以言表,百感交集逐形成交響樂的沖動……”由此可見,《新生命》創(chuàng)作的契機,最初是來源于一位父親對女兒降生的情感表達。在音樂創(chuàng)作過程中,鐘峻程將個人的“小愛”之情,放眼于人類的“大愛”之心。其音樂語言表達了“老一輩人”對“新一代人”的期盼和關愛,并歌頌了人類“生生不息”的強大生命力?!缎律分小袄弦惠吶恕?、“新生命”、“生生不息的生命力”等各主題的音高組織構建,主題旋律在縱向上的對位安排都深刻的體現(xiàn)出作曲家扎根民族、脫胎于傳統(tǒng)、立足于現(xiàn)代的音樂創(chuàng)作風格。
一、音樂主題的音高創(chuàng)作
(一)主題音高的材料來源
《新生命》音樂主題的音高材料來源于具有民族性音樂風格的“十二音列”和“小三度”音程動機相結合的多重音響結構。其“十二音列”結構如下:
該“十二音列”所含的音高材料每三個音為一組劃分為四個音列。第1至3個音構成的“三音列”動機(“大二度+純四度”,其音程含量為:大二度2、純四度5)。這個“三音列”動機是構建《新生命》音樂核心材料之一。譜例1中:第4至6個音是第1至3個音的移位重復,故也是“三音列”動機。第7至9個音為“純四度+大二度”的三音列,是前三個音的逆行移位,故是“三音列”動機逆行。第10和12個音構成了增三度音程,其音程含量與純四度相同都是5,故也可以看成由“三音列”動機減縮變化而來。這個“十二音列”及其“三音列”動機以各種變化形式出現(xiàn)在各個音樂主題中,貫穿作品的始終。
十二音列技法屬于近現(xiàn)代作曲技法,將一個八度內的十二個半音作為創(chuàng)作旋律的音高材料。這樣創(chuàng)作出來的主題本來是屬于無調性的范圍,但由于構建《新生命》的“十二音列”是由具有民族特色的“三音列”動機(“大二度+純四度”)移位、逆行構成,故讓音樂主題民族化。
(二)主題音高的構建思維
《新生命》是一個三部性的結構(如圖1所示)。首部(1-49小節(jié))是一個無再現(xiàn)的二段曲式。第一樂段塑造了“十二音列”構成的“老一輩人”的音樂形象,第二樂段音樂由“三音列”動機塑造出“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音樂形象。兩段之間的連接段落的旋律則是由突出了“小三度”音程動機構成。
首部第一樂段的音樂塑造了不斷向前探索而又成熟穩(wěn)重的“老一輩人”的形象。該段音樂主題(如譜例2)由譜例1 的“十二音列”展開而來,此“十二音列”先后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聲部依次呈示。之后再將“十二音列”向上七度在弦樂組各聲部依次出現(xiàn)。該主題采用十二音技法讓音樂具有時代感。鐘峻程設計此“十二音列”的時候,有意將這個“十二音列”的音樂民族化,便將廣西民歌材料融入此音列中。廣西的民歌是以“宮、商、角、徵、羽”為基礎的五聲音樂,在壯族音樂中,尤其對“宮、商、徵”運用頻繁。而譜例1中前三個音構成的“大二度+純四度”的三音列動機就是來源于“宮、商、徵”的音程進行特點。這讓無調性的“十二音列”在某種程度上調性化、民族化。
首部第二樂段音樂以“ff”力度的全奏開始,音樂主題是由木管組、圓號、大提琴聲部合奏出的具有張力的一個旋律(如譜例3)。該主題的音高構建是由民族化的“小三度”音程動機和“大二度+純四度”的“三音列”動機構成,塑造了充滿向上力量的“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形象。無論是在旋律上還是配器音響上都與第一樂段形成鮮明的對比。
通過譜例2、譜例3的主題分析,我們可以看出鐘峻程創(chuàng)作的主題不僅僅在音高的材料選擇和構思上都融合了民族、傳統(tǒng)、現(xiàn)代元素。其音樂主題在節(jié)奏的創(chuàng)作也很有特點。鐘峻程采用很多的跨小節(jié)連音線和跨節(jié)拍連音線,使音樂打破了傳統(tǒng)音樂中節(jié)奏、節(jié)拍的強弱規(guī)律,使得音樂具有新的律動感和緊張感。
二、主題的復調思維
(一)固定旋律的對位
《新生命》中部的音樂采用了固定旋律變奏的手法推動音樂的發(fā)展?!肮潭ㄐ勺冏嘀傅氖且砸粋€固定的旋律不斷嚴格反復,其他聲部構成的和聲、織體以及配器等進行變奏形成的結構類型。”① 中部的音樂分成三個部分。60-146小節(jié)是中部音樂的第一部分,這部分音樂是以“九音列”為固定旋律不斷地反復推動音樂的發(fā)展。147-214小節(jié)是中部音樂的第二部分,這部分音樂是以“新生命”主題為固定旋律不斷地反復推動音樂的發(fā)展。215-303小節(jié)是中部音樂的第三部分,這部分音樂是以“十二音列”主題不斷地變奏來推動音樂的發(fā)展。
《新生命》在節(jié)拍的使用上打破傳統(tǒng)音樂中對單一節(jié)拍或少數(shù)幾個拍子的使用。頻繁使用變5/4、9/8、12/8、4/4、6/8等節(jié)拍的音樂。如拍子在音樂中交替出現(xiàn)。在音樂的中部節(jié)拍變換頻繁,尤其是中部的第三部分9/8、12/8、6/8拍子交替出現(xiàn)將音樂推向全曲的高潮。鐘峻程在使用固定旋律發(fā)展音樂的時候,不僅僅使用很多變換拍子,還打破傳統(tǒng)作曲技法中固定旋律嚴格重復的方式,將“九音列”、“新生命”主題的原型、倒影及逆行在各聲部出現(xiàn)。該作品的音樂主題在縱向上采用了傳統(tǒng)的復調手法進行對位,在主題的縱向上構建對位和模仿復調。
(二)主題的對位
“對位”這一術語出現(xiàn)于1300年前后,14世紀末有了更明確的定義:即對位的目的是同時表演若干旋律,并用適當?shù)?、井然有序的協(xié)和音把它們組織在一起。②鐘峻程在構建音樂主題的對位時,打破傳統(tǒng)的單一調性和協(xié)和音的限制,采用雙調性或多調性,并在橫向上不斷地轉調。
中部第一部分的音樂主題(如譜例4)是由強調“大二度+純四度”的“九音列”不斷重復構成?!熬乓袅小币怨潭ㄐ尚问皆谙覙方M的低音聲部呈示,兩小節(jié)后小提琴聲部出現(xiàn)自由對位旋律。該對位旋律是一個十二音列。這個十二音列是將譜例1中“十二音列”的音高打亂順序而來的旋律。音樂描述的是“老一輩人”不斷地思考和奮斗。
再例如,中部第三部分(215-303小節(jié))的音樂以 “十二音列”開始,逐漸演變活躍的十二音旋律。這個具有動力性的十二音旋律通過截斷、變節(jié)拍等變奏手法將音樂逐漸推入全曲的最高潮,之后音樂出現(xiàn)假再現(xiàn)旋律。其中291-296小節(jié)由定音鼓演奏出活躍的具有動力的十二音旋律。在縱向上管樂與弦樂組演奏出“純四度+大二度”的“三音列”動機旋律;管鐘聲部演奏出突出“小三度”音程動機旋律。形成三重對位的這三條旋律將構成作品音樂主題的三個材料緊密結合在一起,并將音樂推向全曲的最高潮。
(三)主題的模仿
中部第二部分“新生命主題”由加弱音器的小提琴獨奏,之后由弦樂組演奏,再在樂器上以原型、倒影、逆行的形式出現(xiàn)。其中在175-192小節(jié)音樂的復調構思中,“新生命”主題在長笛和雙簧管聲部呈示。在縱向上,大提琴和倍大提琴聲部演奏由“新生命”動機的倒影構成的四音列旋律,第一小提琴演奏“新生命”動機的逆行構成的旋律。這三條旋律在形成了三重模仿。此處采用了傳統(tǒng)音樂中復調手法,但是形成了多調性音樂,打破了傳統(tǒng)功能和聲進行。
卡農模仿是傳統(tǒng)復調音樂中很常見的音樂現(xiàn)象。這種復調音樂的每個聲部都演奏同一旋律,各聲部相互模仿追逐,直到最后的一個小節(jié)的最后一個和弦。作品首部第一樂段的15-22小節(jié)是主題的卡農模仿。其“十二音列”主題旋律先后在第二小提琴、第一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聲部依次出現(xiàn)。由于該部分音樂主題為民族化的“十二音”旋律,屬于多調性的范疇。鐘峻程在每個聲部開始進入主題時使用了協(xié)和和弦,突出了每個聲部上先后進入的主題。之后的和聲多使用復合和弦、四五度疊置和弦,突顯了音樂的現(xiàn)代性。
鐘峻程使用了自由對位,自由模仿、卡農模仿等傳統(tǒng)的復調手法在縱向上構建主題的對位旋律。他在調性的布局上使用現(xiàn)代音樂中常見的雙調性、多調性,在和聲音響的選擇了打破傳統(tǒng)和聲功能的復合功能的和弦、四五度疊置的和弦等和聲構置方法。
三、結語
通過分析可以看出,鐘峻程在《新生命》中采用具有民族化、現(xiàn)代化的“十二音列”、“三音列”動機來構建音樂主題。在主題的節(jié)奏設計上打破了傳統(tǒng)的節(jié)奏節(jié)拍律動規(guī)律,采用跨小節(jié)、跨節(jié)拍連音符和豐富的連音符節(jié)奏形成特色的主題旋律。鐘峻程在主題的縱向對位上采用傳統(tǒng)復調手法來構建音樂主題,但是卻打破傳統(tǒng)調性體系,采用現(xiàn)代音樂中常見的調性布局與和聲音響。
從《新生命》主題創(chuàng)作的構思中,我們可以看出鐘峻程把中國民族音樂元素、傳統(tǒng)作曲手法、近現(xiàn)代作曲技術有效的融合在作品中,從而形成其具有民族精神、時代氣息的個性特色音樂風格。
注釋:
①高為杰,陳丹布:《曲式分析基礎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84頁。
②沈旋,谷文嫻,陶辛:《西方音樂史簡編》,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99年,第52頁。
參考文獻:
[1]陳銘志.陳銘志復調論文集[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2.
[2]賈達群.結構對位——一種重要的結構現(xiàn)象與結構思維[J].音樂研究,2006,(04).
[3]高為杰,陳丹布.曲式分析基礎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錢仁康,錢亦平.音樂作品分析教程[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