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亞榮
看完電影《錢學森》,震撼感動之余,不由得細細地回味了一下,竟然發(fā)現(xiàn)《錢學森》里包含有電影的六大類型片元素:諜戰(zhàn)片、愛情片、勵志片、商業(yè)片、紀錄片、喜劇片。
No.1:諜戰(zhàn)片。全球人都知道錢學森是偉大的科學家,是學成歸來報效祖國的愛國功勛,但對于他怎樣沖破美國重重阻撓回到中國的神秘過程,雖然好奇,卻一直不明真相。電影《錢學森》通過上級有關部門首肯后,解鎖了共和國成立初期的塵封檔案,動用了大量國家機密資料,首次將錢學森那段歸國神秘歷程揭秘開來,挖掘出“能頂美國五個師”的錢學森在歸國路上與美國特工斗智斗勇、步步驚心的諜情暗戰(zhàn),將不為人知的國家機密和歷史懸疑以諜戰(zhàn)片的方式展現(xiàn)開來,成為首部解密共和國塵封檔案的電影,諜戰(zhàn)氣氛暗潮洶涌,情節(jié)扣人心弦,讓人看得膽戰(zhàn)心驚卻又蕩氣回腸欲罷不能。
No.2:愛情片。無數(shù)成功電影作品都因展現(xiàn)了讓人刻骨銘心的愛情而讓人記憶永駐,《錢學森》亦是如此。錢學森和夫人蔣英的愛情貫穿影片始末,拋開其它類型元素不談的話,《錢學森》無疑是一部經典愛情片。由于將大家熟稔的愛情放諸那個特殊的歷史時代和傳奇的科學伉儷家庭當中進行刻畫,于大氣書寫歷史的同時,讓歷史來承載深刻的愛情記憶,因而,錢學森和蔣英的愛情生發(fā)出別樣的魅力,深沉感人,而又別具一格。
影片開始,在中國向太平洋發(fā)射遠程運載火箭成功的歡呼聲中,錢學森沉浸于他和蔣英“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愛情回憶中。年輕時,錢學森從美國回來參加蔣英在上海開的個人演唱會。錢學森拉著蔣英的手,按在自己的心口,簡短而真摯的“跟我走吧……跟我走吧……我是說,跟我走……嫁給我!”求婚箴言,打動了蔣英,浪漫的愛情從此開始;中年回國時,錢學森和蔣英站在歸國的航船上,相依相偎,“泰坦尼克式”的唯美愛情,賞心悅目;到了晚年,錢學森和蔣英散步時,錢學森為耽誤蔣英本應輝煌的事業(yè)致歉,蔣英的一句“中國少一個蔣英這樣的音樂家沒關系,但是不能缺少錢學森這樣的科學家,這不叫遺憾,這叫光榮!”道出了她的大愛之心;影片結尾,錢學森追悼會上,蔣英對錢老的深情一吻,更是將他們的獨特愛情升華到了最高點,讓人在感動中潸然淚下。
No.3:勵志片。如果說,《錢學森》中的諜戰(zhàn)以情節(jié)吸引人,愛情以情感打動人,那么勵志則以信仰振奮人。片中數(shù)處勵志場面無不激勵意志,振奮人心。因此有男性觀眾形容說:“通片沒有歇斯底里地干吼我愛中國,但那種勵志的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卻慢慢地沁到骨子里,時不時地熱血往上涌,全身發(fā)麻,讓我這個純爺們兒差點兒像個娘兒們兒似的哭了出來……”
當錢學森要回國時,院長杜布里奇先生勸阻錢學森:“一個杰出的航空科學家回到農耕社會,能做些什么呢?”錢學森回答:“在我的祖國,我做什么都行,如果我想,我可以去種蘋果!”最終,錢學森種出了蘋果——東風二號。作為老牌海歸錢學森,他克服種種困難,立志回國報效祖國,永遠值得當下海歸們學習;在導彈試驗遇到困難時,聶榮臻鼓勵錢學森:“別人做不到的,你可以做到。你是一個創(chuàng)造奇跡的人!”;錢學森勸說郭永懷投身祖國導彈事業(yè)時說:“如果有一天原子彈投到中國人的頭上,我會后悔的。這不是危言聳聽!我曾發(fā)誓要用我的學識改變中國人的命運,我一定要讓中國人擁有自己的原子彈和導彈,哪怕它的存在帶來質疑和爭論,但是我認為這是對抗侵略的準備!手上沒有劍和有劍不用,不是一回事!”;軍人出身的張工農為了熟悉導彈業(yè)務,竟然也開始攻讀航天專業(yè)的書籍,聶榮臻說:“這些人打了幾十年的仗,能從死人堆里爬出來的,那都是人尖子,你不要小瞧他們!”錢學森感慨地說:“這對我是個教育,在我們創(chuàng)造奇跡的事業(yè)上,雖然沒有那一大批名牌大學畢業(yè)的科學家,但是我們真的有一批信仰堅定,愿意為共和國國防事業(yè)付出終身的理想主義者!”……這些勵志的話語,加上當時的語境和場面,感人肺腑,振奮人心。
No.4:商業(yè)片?!跺X學森》的整個制作班底都是身經百戰(zhàn),有豐富的操作商業(yè)大片經驗的業(yè)界高手。西影有史以來最大的投資、《建國大業(yè)》、《建黨偉業(yè)》等經典影片的金牌監(jiān)制黃建新、著名導演張建亞出山擔綱導演、陳坤、張雨綺等頂級明星傾情出演,大投資、大制作、大牌監(jiān)制大導演外加大明星和后期的巧妙宣傳,因此,影片一開始就呈現(xiàn)出了商業(yè)大片的潛質,直到影片成型,當永載中國史冊的衛(wèi)星運載火箭的發(fā)射升空,與原子彈爆破的雄偉壯觀的畫面沖擊眼球,扣人心弦的情節(jié)、氣勢磅礴的音樂、恢宏壯觀的場面、流暢明快的剪輯、國際標準的特效制作等商業(yè)大片的元素撲面而來時,你會在與美國大片媲美的中國大片中流連忘返。
No.5:紀錄片?!跺X學森》在展現(xiàn)人物傳記的過程中,突出了真實性,暗合紀錄片的真意。全球人都知道錢學森是偉大的科學家,但由于他身份和職業(yè)的特殊性,普通老百姓對錢學森的了解也僅此而已,影片將“神”性錢學森還原成“人”性錢學森,真實再現(xiàn)科學巨人的傳奇人生。片中呈現(xiàn)的監(jiān)獄、接待室、審訊室、錢學森辦公室及其FBI辦公室改成加州理工學院實驗室都極其逼真,跟檔案圖片如出一轍。片中還運用了毛澤東等領導人為爭取錢學森回國和美國交換戰(zhàn)俘、毛澤東接見蘇聯(lián)來我國指導導彈試驗的科學家等珍貴的歷史資料鏡頭,可謂“點睛之筆”,加強當時歷史的氛圍,給影片營造出真實的基調。
No.6:喜劇片。觀看《錢學森》全片中,在被故事情節(jié)吸引的全神貫注之時,還會被出其不意的喜劇情節(jié)放松緊張的神經。片中,最大的喜劇元素莫過于聶榮臻聶帥和張工農。林永健飾演的聶帥,一口流利的四川話,詼諧幽默。而吳樾飾演的張工農,軍人出身的粗人,在一本正經地說出不沾邊的文縐縐的話時,讓人忍俊不禁。張工農時任科學院副院長,協(xié)助院長錢學森工作,他想進實驗室指導工作,卻被荷槍實彈的蘇聯(lián)衛(wèi)兵攔住并拿槍指著他,張工農急了說:“敢拿槍指著老子,告訴你,老子身上的彈孔比你身上的毛多!”幽默的語言惹人發(fā)笑,錢學森命令他退回去,他跑到聶帥那里告狀,聶帥問他:“你是告老大哥,還是告錢學森?”張工農認為蘇聯(lián)人不好好指導工作太過分,他想不通,聶帥告訴他,他要是有骨氣就變成一個專家讓他看看。沒想到張工農真的開始學習專業(yè)知識,最后還幫助解決一個疑難問題。而錢學森在導彈發(fā)射加注原料問題上,和另一位負責人有了爭議,張工農請示聶帥到底聽誰的,聶帥問:“是技術上問題還是組織協(xié)調上的問題?技術問題一定要聽錢學森的,連我都要聽他的,你曉不曉得?你聽一下人家的名字嘛!”張工農立正響亮地答道:“學問像森林!”聶帥:“對頭!”兩人的對話幽默詼諧,加上演員精彩的表演,現(xiàn)場哄然大笑。
總之,通觀影片,六大類型片元素,六大看點,時而讓人緊張,時而讓人感動,間隙又讓人開懷大笑,在身臨其境的真實氛圍中感受到商業(yè)大片的視覺沖擊和陣陣勵志向上的高尚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