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飛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發(fā)展,為促進基礎設施建設,神州大地上掀起一輪又一輪的高等級公路工程的建設潮,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基礎設施建設蓬勃發(fā)展的新局面。
科學技術發(fā)展到今天,已經有很多日新月異的高新技術運用到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當中,電子信息化是工程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現就從公路工程管理中計量支付信息管理的角度簡要地闡述,電子信息化在工程管理中的必要性、實用性和科學性。
工程管理的目的在于規(guī)范工程進度、質量和費用,更加合理地利用社會資源;工程信息管理的目的在于及時為工程管理反映真實有效的控制信息,為工程管理提供真實有效的理論論據,總結工程經驗。
從一個公路工程項目的前期調研、可行性研究、工程立項、勘察設計、施工到竣工,期間各種數據、信息、文件資料的采集、傳輸和整理是一項非常龐大的工作量。目前在高速公路建設過程中,存在數據、文件的收集、處理、查詢方面的不規(guī)范,不及時;工程信息來源不廣泛、數據結構簡單,工程經驗總結性差是工程信息管理的通病。各種工程管理目標是建立在全面具體施工中只能做目標性控制;設計與施工經驗總結渠道不盡相同,結構設計一直沿用保守設計,工程質量控制難度較大。從小的方面來講,為了尋找一個數據或文件,在左右詢問、翻箱倒柜之后還達不到目的是常有的事;工程計量中因為數據來源單一,數據處理工作量大,重復計量、超出了設計數量而得不到及時的發(fā)現和糾正;工程變更管理混亂,相同的變更理由和變更條件在不同的施工單位有不同處理方式;工程施工技術參差不齊,相同的技術條件相同的施工工藝生產出來的工程產品差別很大,先進的施工工藝和材料不能在施工中同時大面積推廣和應用;工程竣工時面對大規(guī)模工程所產生的大量的各類數據,單靠幾個人(實際接觸、整理數據的人并不多)來隨時完成、分析、匯總和計算的工作本來就是不現實的,對大量的文件進行清理復查不僅會增加工作量,人為因素的存在也使工程數據不能建立在合理真實的基礎之上,造成工程經驗數據根本上的失真,在使用工程數據時造成管理上的被動;工程完工后質量已經合格,卻因為資料整理不合格不能按時通過竣工驗收。所以信息管理已經影響到工程質量、費用、進度(工期)管理的各個方面,信息管理的改革迫在眉睫。
分析高等級公路信息數據結構,可發(fā)現大量的信息是建立在相同數據庫上的,不同的參建的人員對數據有不同的要求。建立在有紙辦公的基礎上的相同數據的查詢、整理和使用不僅會造成的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浪費,還在管理中出現數據的更新不能及時反映到施工當中去。如公路工程中的計量支付,一些數據的主要來源是工程計量中對工程進度、質量、費用的數據“描述”,還隨時取算各種工程量數據書錄指標,是工程信息管理的集中體現,計量數據的積累和發(fā)布還是工程信息管理的保證。計量時對照合同和工期,完成它對工程投資、進度的宏觀調控功能。但目前人為的講計量過程效率太低,數據發(fā)布緩慢,工程進度控制只能停留在宏觀層次上,甚至只是為了達到支付的目的,同時人工計量中監(jiān)理、業(yè)主方沒有一套完善的“動態(tài)造價”(合同 變更)來配合,建立起數字上宏觀調控的體系。當然,關于工作效率和管理手段的其他三個重要方面:文件、質量管理和通訊聯絡,相對來講也亟待改善的薄弱環(huán)節(jié)。解決目前管理現狀的有效手段就是建立公路工程現代化計算機管理。
網絡管理的優(yōu)點已在網絡技術的突飛猛進發(fā)展的事實面前得到最有效的證實。網絡數據的使用可以解決在信息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管理數據在網絡上同步傳送,實現真正意義的實時性,計算機處理的工程數據更準確、嚴謹,軟件程序控制的管理能夠克服在工程管理過程中人為控制的局限。工程信息的真實性、完整性、科學性是通過嚴格的管理、科學的組織、規(guī)范的施工建立起來的。組建網絡工程管理,建立在以計量支付為基本手段,以質量、進度保證為基本要求,在管理過程中配合監(jiān)理工程師的管理方式,我們稱之為:電子監(jiān)理系統。用來保證工程管理的各項管理參數達到規(guī)范要求,從數據源頭控制信息完整、準確、及時、規(guī)范、科學、合理。
監(jiān)理工程師進行控制管理的核心是通過對已完工程的簽認來達到對工程管理的目的,在電子監(jiān)理系統中可以采用電子證書的方式進行工程簽認,或著通過密碼和身份確認的程序系統對監(jiān)理工程師驗明身份。一旦表格在網絡傳輸中完成了審批的過程(如先有承包商擬變更申請表,傳至監(jiān)理處,監(jiān)理處在其上簽完了“字”)。以同樣的方式傳給業(yè)主,業(yè)主進行審批確認后,傳給監(jiān)理處和承包人,程序會自動對監(jiān)理處和承包人的數據庫進行覆蓋,使三家的數據庫保持一致。就可以以一種按業(yè)主(總監(jiān)辦)——監(jiān)理處——承包商的先后優(yōu)先順序將它由程序自動納入到三方的數據庫中去,也就是說跟隨這張表格中的附加記錄中,假如這份表還沒有被業(yè)主納入到數據庫中去,說明監(jiān)理處或者承包人的程序也無權納入該表,它仍是一份自由表,直到你通過網絡將它發(fā)送到業(yè)主方之后才可納入,
在設計管理程序的時候還可以通過合同要求由業(yè)主事前或網絡管理中的最高權利人員設置各種數據、表格文件在網絡傳遞中的條件,使控制管理規(guī)范、統一,從而使信息管理真實有效。在系統的設計中,考慮到工程經驗的積累,非凡設計使用的延續(xù),使系統中不論是程序模塊或是數據資料都將作為一種資源對象在每個工程項目中得到擴充,并作為經驗,應用到下一個工程項目中去??梢哉f,該系統就象有機生命體一樣,每經過一個工程項目的應用實踐就長大一次,各界的“知識”有利于下一工程項目應用就可以不斷地得到改進和完善,實現工程信息管理的真正意義。
公路工程電子化信息管理是建立在計算機在公路工程建設的利用的基礎之上,推廣電子監(jiān)理系統的使用,同時也是計算機在公路工程中應用的具體體現。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計算機技術作為現代社會高科技的結晶,以其快捷、準確和高質量的服務,早已成為現代社會正常運轉不可缺少的工具,大到國防科技,小到掌上游戲機,都無不讓人感覺到電腦為我們生活所帶來的巨大改變。
目前的公路建設系統中還有一大部分工程項目沒有真正實現電子信息化管理,電子化信息管理還沒有真正地得到普及和應用。公路建設系統通過多年的工程實踐,已經培養(yǎng)了一大批業(yè)務素質和專業(yè)水平超強的技術和管理精英,但從目前階段來看,IT專業(yè)的人才在公路工程建設系統中少之又少。所以,若能夠大量吸收IT業(yè)高素質的專業(yè)精尖人才,挖掘他們獨有的技術潛力,使之能夠為我國公路建設工程管理服務,工程建設管理系統得到全面高效的推廣和應用,才能使我國公路工程建設電子化信息管理得到真正全面的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