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明慧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2-0079-01
班主任作為教師群體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班級的教育者和組織者,是學校領(lǐng)導進行教學、德育工作的得力助手,是學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如何做好學生德育工作是我們每位班主任迫切思考的課題。下面,我就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談一些心得,與大家分享。
一、滿腔熱情,關(guān)愛、呵護學生,構(gòu)建和諧師生關(guān)系,營造良好的德育氛圍
德育只有以情動人、以愛感人、以德服人,才能形成難忘的教育,收到讓孩子們終生難忘的效果。關(guān)愛每一個學生是教育的前提,是做好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基礎,是老師和學生進行心靈的溝通的催化劑。班主任只有在生活和學習上去關(guān)心、愛護每一位學生,才能贏得學生對班主任的信任和支持,才能與學生建立起親密、和諧、融洽的情感氛圍。一個好的班主任,必須對學生充滿著愛。只有對自己的學生充滿執(zhí)著的愛,才能生發(fā)出做好這一工作的高度責任感,才能堅定不移地辛勤耕耘,獲得豐碩的教育之果。一個好的班主任,一定要尊重學生的情感。學生們很善于觀察與思考,對你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他們都在觀察并作出相應的評價和反應。如果他們切實地感到老師是誠心誠意地愛護他們、關(guān)心他們,他們就會很自然地對你產(chǎn)生肯定,喜歡接近你,并心悅誠服地接受你的教育和指導。反之,如果他們感到你沒有愛生之心,他們就在情感上對你采取冷漠、猜疑、反感甚至抵觸的消極態(tài)度,那樣的話,無論你怎樣苦口婆心,他們都不會接受。
二、言傳身教,嚴格要求自己,嚴格管理學生,培養(yǎng)學生良好品德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觸最多的除了父母長輩等家庭成員之外,就要數(shù)教師了。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在孩子的眼里,班主任的言行是教育影響孩子的最直接的教材。教師必須嚴格要求自己,時刻檢點自己的行為,在是非大局和原則問題上,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好;要求學生不去做的,班主任應在思想品德、學識才能、言談舉止、待人接物等諸方面做學生的表率。這樣,在說、教學生時才有說服力,才能正確引導學生做一個文明的人,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論語有云:“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崩?,有一次班會課上,我看見教室地上有很多紙屑,于是彎下身子將紙屑一片一片的撿起來,學生們看見我在撿,也都加入了我的行列,教室很快就變干凈了,自那以后我就很少看見教室地上有紙屑。短短幾分鐘我一句話沒說,但卻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我想這就是“身教”的力量吧。管理學生首先要懂得尊重學生,要把學生擺在與自己平等的位置上,從思想上樹立起與學生平等的意識,主動接近、熱情幫助,對他們的優(yōu)點及時發(fā)現(xiàn)并予以的表揚,對他們的缺點也不袒護、不遷就、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批評的同時也注意要用他的優(yōu)點去鼓勵他。班主任對學生不僅要給予關(guān)心、愛護、幫助、鼓勵、鞭策、指點、引導、開導等,使師生之間關(guān)系融洽、自由、和睦,而且要對學生嚴格要求,嚴加管教,使師生之間有一定的距離。常言道:“嚴師出高徒”。愛與嚴是辯證統(tǒng)一的。任何時候?qū)W生嚴格要求都是正當必要的。缺乏嚴格要求、放任自流,是對學生不負責任。但嚴格不等于嚴厲。嚴厲意味著班主任態(tài)度的強硬、武斷和偏執(zhí),嚴厲會使孩子產(chǎn)生懼怕、退縮心理。因此,班主任對學生的態(tài)度應該是嚴格,而不是嚴厲。唯有做到寬嚴適度、嚴愛統(tǒng)一,方能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良好思想品質(zhì)、行為習慣。
三、互動溝通,整合多方資源,滲透德育,用實際行動引導學生
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zhì)受到社會、家庭、學校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只有整合各種資源,構(gòu)建學校、家庭、社會互動的德育工作開放體系,才能促進德育工作順利開展。在實際工作中,我以班主任工作為主,發(fā)揮學校主陣地作用,充分利用課堂主渠道和教材內(nèi)在的思想內(nèi)容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準時收聽學校聘請的校外輔導員定期做的報告。充分利用清明節(jié)、勞動節(jié)、兒童節(jié)、國慶節(jié)、重陽節(jié)等重大紀念日開展德育活動,激發(fā)學生愛祖國、愛家鄉(xiāng)、愛親人的熱情。以家庭教育為輔,充分發(fā)揮家庭教育的優(yōu)勢,積極倡導良好的家庭教育,讓學生在濃厚的家庭學習氛圍中陶冶情操。學校為每一個學生建立一個成長記錄袋,將學生的每一次成績都記錄下來,讓學生能夠從記錄袋中的情況,不斷地總結(jié)自己、反思自己,找準發(fā)展的方向提高自己,同時也有利于老師、家長更加全面地了解學生,為孩子的成長提供有效地幫助。同時積極主動的和家長取得聯(lián)系,充分利用校訊通等聯(lián)系手段,經(jīng)常和家長取得聯(lián)系,爭取德育的最優(yōu)化。
(責任編輯 陳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