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卡
回顧2015年全球最重磅的私人收藏拍賣,無疑是美國商業(yè)大亨A .阿弗烈·陶博曼(A. Alfred Taubman)的遺珍。陶博曼不僅完善了當今人們習以為常的大型購物中心的消費模式,還執(zhí)掌蘇富比長達22年,打造了一套國際公認的當代拍賣流程。他神秘而令人垂涎的藝術收藏帝國,在去年終于揭開面紗。圍繞他的巨額藏品拍賣、身后家庭紛爭、生前商業(yè)傳奇,有太多故事值得回味。
花5億美元血本蘇富比奪下虧本的拍賣權
去年11月的3場陶博曼系列拍賣為蘇富比帶來將近4.4億美元的總成交額。其中,11月4日的印象派及現(xiàn)代藝術夜場拍賣最為耀眼。意大利天才畫家莫迪里阿尼(Amedeo Modigliani)的一幅女子肖像拍得4281萬美元,買家是亞洲人。業(yè)內猜測是華誼兄弟的董事長王中軍,但未被證實。2000萬美元以上的作品還有德庫寧(Willem de Kooning)《無題XXI》、羅斯科(Mark Rothko)《無題(淡紫和綠色)》以及畢加索的《女子坐像》。11月5日的現(xiàn)當代日場拍賣則收入4270萬美元。接下來,11月18日的美國藝術專場拍得1300萬美元,最高價來自馬丁·約翰遜·赫德(Martin Johnson Heade)1887年作《偉岸的佛羅里達日落》,被明尼蘇達海洋藝術博物館以590萬美元購得。2016年1月27日的古典專場,還有陶博曼舊藏的拉斐爾等大師油畫上拍。
雖然4億多美元的總成交額,看上去很是風光,但蘇富比其實還在虧本。2015年4月陶博曼去世后,為了極力爭取其龐大藝術遺產的拍賣權,蘇富比和佳士得的競爭一度白熱化。最后蘇富比放出史上最大狠招——做出了5億美元巨額擔保。這意味著之后的拍賣無論成交如何,其家屬已經(jīng)預先得到了5億美元。再加上整個專場的全球運營與宣傳費用,蘇富比的成本遠超5億。這也是為什么在公布拿下拍賣權后,其股票在紐約證交所反而下跌了。
其實蘇富比深知這是一樁不會賺錢的大買賣,但是必須拿下。他們輸不起。倘若自己前總裁的藏品落到死敵佳士得的手中,那簡直是一個讓人無法接受的諷刺,將給蘇富比帶來前所未有的打擊。按理說,陶博曼執(zhí)掌蘇富比二十余年,與這里的許多元老都很熟。他的遺珍交給“自家人”拍賣,豈不順理成章?但是陶博曼的后人起初并未這樣做,而是啟動了“公平競爭”,把兩家拍賣行忙得前仰后翻。人們猜測,這是陶博曼子女給蘇富比下的套。最終當然還是老東家愿意花血本拿下這一單。
至于為何選擇拍賣來處理父親的藏品,小兒子威廉·陶博曼(William Taubman)直言不諱:主要為了處理遺產稅及分配方面的相關問題。拍賣是最透明和最直接的方式。
陶博曼的遺產分配,的確不好搞定。媒體關于其前妻三個子女與他們的繼母朱迪(Judy Taubman)之間糾紛的報道不絕于耳。甚至爆出朱迪被擋在門外,兒子們在屋里頭撤畫之類的夸張橋段。或許是為了回應這些豪門恩怨的八卦,在夜場拍賣的開始,蘇富比全球行政總裁泰德·史密斯(Tad Smith)特意說,陶布曼所有的子女以及朱迪本人都在拍賣現(xiàn)場。記者們在“天廂”(skybox)的貴賓看臺發(fā)現(xiàn)了朱迪,她與一些蘇富比前高管坐在一起,十分認真地關注著拍賣動向,但是那些子女卻不在身邊。極有可能,陶博曼的孩子們另開包廂了。
草根富豪 陶博曼是誰?
無論如何,陶博曼生前多達500余件的顯赫藝藏已成為拍賣史上最貴的私人藝藏。他的遺珍注定載入史冊,他的個人奮斗也堪稱“美國夢”的勵志榜樣。
這位享年91歲的高壽富豪,白手起家,生前資產高達31億美元,在福布斯“最富有的400位美國富豪榜”上停留20年。無論是中產階級蜂擁而至他創(chuàng)意十足的購物中心,還是有錢大佬來蘇富比購買世界上最高端的藝術品,陶博曼以改變人們的購物體驗而著稱。他從密歇根大學輟學后空手創(chuàng)業(yè),后來做得天大地大。陶博曼的另一個身份是蘇富比前董事長。他不僅曾拯救蘇富比于危難之中并強勢逆襲,更打造了當代拍賣業(yè)的全套規(guī)范?!鞍⒏チ摇ぬ詹┞鼊?chuàng)造了今天大家所熟知的蘇富比——不僅是其標志性的紐約總部,更包括藏家熟悉的現(xiàn)代拍賣流程體系,”蘇富比行政總裁泰德·史密斯說,“今天的國際藝術市場中,陶博曼的精神和遠見處處可見?!?/p>
踏入人生最后十年,他慷慨資助眾多藝術、教育及醫(yī)療為主的重要項目。捐贈慈善事業(yè)的總金額高達2.5億美元。其中,為母校密歇根大學累計捐資1.42億美元,成為捐資最多的校友,雖然他曾在此輟學。這讓人想起從哈佛輟學的世界首富比爾·蓋茨(Bill Gates)??磥砥娌艂兊娜松壽E,有時也撞撞路,比如輟學、創(chuàng)業(yè)和慈善。
患閱讀障礙猶太小男孩童年艱難
然而時光倒回陶博曼的童年,他竟然是一個患有閱讀障礙的貧窮猶太小男孩。他的父母20世紀初移民到美國時,一個英語單詞都不會。阿弗烈是父母最小的孩子,1924年生,排行老四,說話口吃,識字閱讀都成問題。這讓他的童年格外不容易,學習成績也不好。
需要說明的是,他的閱讀障礙癥并不是因為智力低下。很多患者智商極高,甚至包括像達·芬奇、愛迪生、愛因斯坦、肯尼迪等人在孩童時期都被認為成績極差的“笨孩子”,后來科學家發(fā)現(xiàn)他們都屬于閱讀障礙癥的典型例子。老天爺讓陶博曼在閱讀方面有點困難,所以另一些方面給了他天賦。陶博曼可以自如地三維思考,特別善于對空間的想象與把控,這讓他日后的設計工作如魚得水。
由于1930年代的美國經(jīng)濟大蕭條,陶博曼家境越發(fā)窘迫。阿弗烈9歲就開始打工,11歲就放學后去商店賣鞋子。那段時間,讓全家人共度難關的是“我們的愛與信仰”。
借錢創(chuàng)業(yè) 開拓郊區(qū)購物新時代
進入密歇根大學就讀藝術與建筑后不到一年,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陶博曼加入空軍。在東京,他看到美國重要建筑師賴特(Frank Lloyd Wright)設計的帝國酒店(Imperial Hotel),還畫了下來。幾年后,他見到賴特,很是激動。回到美國,他繼續(xù)在密歇根大學學習建筑。然而退伍后再回校園的他一心想闖天下,從此便無心學業(yè)。繪畫課的學期成績更是因為缺席太多而拿了C,但教授并未責怪,反而贈予一幅親手畫的線描作品以資鼓勵。這幅畫也成為了陶博曼人生中的第一件收藏。他特別珍視之,直到晚年都掛在家里。
雖然沒拿到畢業(yè)證,但他收獲了一份甜美的愛情。他與大學同學Reva Kolodney相識相戀,1948年結婚,并成為一名建筑師。1950年,心懷夢想且極具商業(yè)頭腦的陶博曼向銀行借了5000美元,建了一家商店,并在門口配有足夠車位的停車場。也許他自己也沒想到,第一年就掙了15萬美元。1950年的15萬美元!那一年他26歲。
后來,越來越多的商店和停車場項目接踵而至。公司成立的前十年,他已在密歇根做了幾個大型的購物中心,并且著手擴展到美國西部。這十年,他還陸續(xù)有了三個孩子,大女兒Gayel、兩個兒子Robert和William。兩個兒子如今已執(zhí)掌整個陶博曼公司的業(yè)務,大女兒負責陶博曼研究院的事務。
1960年代,陶博曼敏銳捕捉到美國汽車文化將會給城市郊區(qū)帶來蓬勃商機。他說:“人們會在住所附近購物,而不是在辦公地點買東西。”于是他選擇在郊區(qū)的高檔社區(qū)附近設計并建造超大型的室內購物廣場,在門口配置大量的停車空間,商城內部開闊敞亮,讓消費者很自然就愿意進去逛逛。他仔細考慮人流線路設計,讓顧客不需要太多思考就可以逛遍商城內的全部店家。他還在商場內引入餐飲區(qū),讓顧客不僅買東西,還能享用美食、與朋友歡聚。購物成為一項重要的休閑娛樂。更出名的是,他還在購物中心內放置博物館級的藝術品。這些對于今天人們來說習以為常的購物模式,卻在那個年代,對消費者必須到鬧市區(qū)買東西的舊有習慣提出了挑戰(zhàn)。
《紐約客》雜志曾寫道:“如果說維克特·格魯恩(Victor Gruen,20世紀的建筑師)創(chuàng)造了購物中心的模式,那么陶博曼使之趨于完美。”他為零售購物體驗帶來全面革新,許多設計構思至今已成為業(yè)界標竿。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陶博曼的事業(yè)進入迅速擴張的輝煌期,財富大量積累,躋身美國新貴,甚至登上了1971年《商業(yè)周刊》的封面。事業(yè)蒸蒸日上的他,對藝術收藏的興趣愈發(fā)濃厚。繁忙的商業(yè)日程之余,他經(jīng)常帶著孩子去美術館和著名畫廊看展,與藝界切磋交流。家里掛的和擺的藝術品也越來越多。
拯救蘇富比強勢逆襲將拍賣推廣給私人藏家
1977年,陶博曼與妻子Reva Kolodney結束了29年的婚姻。1982年,他抱得比自己小20歲的新婚妻子朱迪。朱迪曾經(jīng)是佳士得的前臺,年輕時當選過以色列小姐。在遇到陶博曼之前,她有過一次婚姻,并且是兩個孩子的母親。接下來的33年,朱迪一直陪伴在丈夫身邊。
不知是否與朱迪的拍賣行背景有關,陶博曼對藝術拍賣的關注增多。1983年10月,陶博曼收購了蘇富比。這一年,他59歲,積累了半輩子購物中心設計與開發(fā)的經(jīng)驗,并且成功投資地產、餐飲等領域,風頭正勁。與此同時,已擁有兩百多年歷史的蘇富比(當時還名為蘇富比-帕克勃內公司Sotheby Parke Bernet)卻陷入危難關頭,資產價值已經(jīng)減少到2000萬美元。當時曾經(jīng)有兩位商人表示愿意提供1億美元收購之,但這家拍賣行的管理層認為他們太粗鄙。陶德曼后來支付1.248億美元收購了蘇富比。這些錢很大一部分都來自他的朋友們,其中還包括亨利·福特二世(Henry Ford II)。
陶博曼走進蘇富比的那一天,員工們“恭敬地點頭致意,當然他們當中很多人之前并未想過刻意去討好這位購物中心的大亨”。他把自己在奢侈品零售業(yè)方面的經(jīng)驗用進來,著手開始大刀闊斧的改革。此前,拍賣行主要是藝術商人的競價場所。因為經(jīng)紀商出手闊綽,買進量大,甚至大畫廊經(jīng)紀人或古董商控制了整個拍賣廳,進而控制了作品的價格。所以,舊時的拍賣行很少將目光放到爭取私人藏家上。工作人員對私人買家經(jīng)常不太理睬,讓人有被拒之門外的感覺。而且,彼時的拍賣程序對普通藏家來說不易理解,拍賣行似乎遙不可及。做零售業(yè)出身的陶博曼深知聚集散客購買力的無比重要性,他降低“門檻”,讓更多新的潛在買家樂意走進拍賣行。
經(jīng)過近二十年的實踐,陶博曼的確改變了蘇富比的經(jīng)營方式,將拍賣推廣至傳統(tǒng)畫廊及古董商以外的客戶群體,更為國際藝術市場成長注入強大能量。他善用自己對設計的敏感度改善展覽空間及藝術品陳列方式,增強對客戶的吸引力。不僅如此,他還將蘇富比原有的幾項客戶服務重新打造,提供估價、金融、教育與修復等全方位服務。1988年,滿血復活的蘇富比在紐約上市,員工獲得股票份額,這讓他們更有歸屬感。
在陶博曼的領導之下,蘇富比推出“溫莎公爵夫人珠寶收藏”(1987年)、“安迪·沃霍爾收藏”(1988年)、“杰奎琳·肯尼迪·歐納西斯故藏”(1996年)等知名拍賣。1989-1990年,蘇富比創(chuàng)下32億美元的總成交額。這個數(shù)字,是他7年前買下蘇富比時成交額的5倍。
可以說,如今的拍賣體系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陶博曼。一連串的給力措施讓佳士得也不得不跟進改革。當時市場占有率超過80%的兩大拍賣巨頭前后變革,帶動著整個拍賣產業(yè)的舊貌換新顏。難怪咱們國內的拍賣業(yè)先驅中國嘉德的老板陳東升在1996年創(chuàng)辦嘉德時,就是帶著幾位同仁一起去香港學習蘇富比的全套模式。
操縱傭金上漲被罰巨款年近八旬入獄
在陶博曼的鼎鼎大名背后,還有一段不得不說的“老黃歷”。2000年,媒體披露蘇富比和佳士得共謀價格壟斷、聯(lián)手操縱傭金上漲的丑聞。這樁21世紀以來頗為轟動的商業(yè)案件,震蕩了全球拍賣界。
2001年,紐約地區(qū)法庭裁定蘇富比董事長陶德曼與佳士得時任總裁安東尼·泰能特爵士(Sir Anthony Tennant)合謀提高賣家的傭金,同時減少買家的優(yōu)惠。為此,經(jīng)過16天的審理,美國人陶博曼被判違反了反壟斷法,入獄1年零1天。而英國人安東尼·泰能特則拒絕來美國接受審判。按照英國法律,他不能被引渡。
此外,蘇富比公司還支付4500萬美元的罰款,了結了利益受到侵害的客戶們提出的2.56億美元民事索賠訴訟。為了避免進一步的法律責任,陶德曼支付了1.56億美元的民事賠償,外加3000萬美元解決了股東們提起的訴訟。2003年6月,快80歲的陶博曼在一個中轉站獲釋。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遭牢獄之苦的陶博曼,因此安享了普通人的晚年生活。2005年他出售了部分股份,不再控股蘇富比,結束了自己長達22年作為蘇富比主要所有人的歲月。他撰寫了自己的回憶錄《臨界阻力:奢侈品零售先鋒的卓越職業(yè)生涯》(Threshold Resistance: The Extraordinary Career of A Luxury Retailing Pioneer),談及自己漫長而豐富的職業(yè)生涯以及因操縱藝術品拍賣傭金而獲刑?!拔襾G了半條命、我的名聲,還有差不多27磅(約25斤)的肉?!碧詹┞@樣回憶。但他隨后又補充說:“我現(xiàn)在出來了,但我心里沒有怨恨。我依然相信這個體制——它依然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體制?!?/p>
物是人非藝術秘藏如今各有新主
雖然陶博曼的事業(yè)一向受公眾關注,但他非凡的藝術珍藏卻極少曝光。這些杰作掛在他各地的豪宅中,從紐約第五大道的著名公寓到佛羅里達棕櫚泉和英國南安普頓的海景別墅,再到他家鄉(xiāng)密歇根的現(xiàn)代主義大宅。
“我爸爸喜歡買藝術品”,他的兒子羅伯特說,“他喜歡和這些東西一起生活?!薄拔腋赣H有空時也畫畫速寫和漫畫,做做雕塑,他對藝術是真心喜歡”,陶博曼的女兒Gayel 說,“他的藝術收藏處處透露他敏銳的美學眼光。這些藝術品也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敝皇牵@部分個人生活一直被保護得很妥帖,外人幾乎沒機會看到。
“能去阿弗烈家里的人,并不多?!碧K富比的一位高管Hugh Hildesley是其20年的老友,他說:“阿弗烈只是獨自靜靜地珍藏這些作品,一點不作秀。” 所以他的藝藏一直是個謎,直到去世才揭開面紗。因為他親自挑選每一件作品。對于他這樣的藏家大鱷來說,不請經(jīng)紀人幫忙,很是罕見。他也從來不在博物館做展覽,以免炫富。當然,他也沒有為藝藏出一本書。
“我去年夏天在撒丁島度假時,蘇富比剛剛宣布將拍賣陶博曼的珍藏,” Hildesley回憶道:“有不少重要藏家也在那里。接下來的幾個晚上,我被不停地問到同樣的問題,‘他有什么藏品?”現(xiàn)在,大家都眼見為實了。他的收藏范圍之廣,數(shù)量之多,令人贊嘆。從古典大師到印象派和現(xiàn)代藝術,從戰(zhàn)后當代再到美國藝術,均有大作佳作。不僅如此,他還有來自埃及、羅馬和中國的古董以及越南的家具。
作為一位收藏家,陶博曼是多元的,這正如他在商業(yè)上的興趣。如前所述,他做過購物中心、快餐連鎖、商業(yè)地產、蘇富比拍賣行,還曾擁有一支專業(yè)的足球隊,他頭腦過人,幾乎每一次努力,都出手成功。有一次在哈佛商學院的課堂上,他自信又富有智慧地說:“賣一幅德加的杰作和賣一杯根啤,你會發(fā)現(xiàn)其中的相似性超乎想象。人們沒必要買根啤,同樣也沒必要買油畫。我們給他們這樣一種感覺——這些東西會帶給他們更幸福的體驗。”
雖然晚年時他的四處豪宅都已經(jīng)填滿了大大小小的藝術品,但陶博曼仍然沒有停下來。就是2015年2月,他剛剛過完91歲生日,陶博曼在蘇富比還買了4件現(xiàn)代和印象派作品。4月,這些作品運到他密歇根Bloomfield Hills的家,但他還沒想好掛哪里。4月17日,在家人和藝術的陪伴下,他心臟病發(fā)作,與世長辭。這次的系列拍賣,釋出了陶博曼終其一生的藏品。與其說是蘇富比向老東家最體面的致敬,不如說是蘇富比與老東家緣分的終結。善始善終,算是一段難得的良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