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賁
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的科學家發(fā)表的一項研究結(jié)果顯示,人們?yōu)橐粓霰硌莨恼茪g呼的程度并不取決于表演的水平,而更多地取決于觀眾間的相互影響。鼓掌歡呼往往是有傳染性的,幾個人開始鼓掌歡呼,情緒便會在人群中擴散開來,而一兩個人停止鼓掌,則又會導致大家都停下來——鼓掌歡呼便成為一種具有標志性意義的“社會傳染病”。
這種現(xiàn)象在古羅馬時代就已經(jīng)有了充分體現(xiàn)。羅馬皇帝奧勒良曾經(jīng)把手巾發(fā)給羅馬市民,讓他們用來在重要的場合一起揮舞歡呼。羅馬劇院里一劇終了時,主角常會喊一聲:“再見,鼓掌!”于是,在鼓掌員的帶領下,觀眾便會有節(jié)奏地鼓起掌來。
這往往是預先安排好的,鼓掌員也是花錢雇來的。好多年前,某昆劇團到美國伯克利獻演昆劇《牡丹亭》,也是事先把一些自己人當“托兒”安排在劇場里的不同地方,讓他們充當這樣的觀眾鼓掌員。
現(xiàn)實生活中,常??梢钥吹竭@種有人帶頭的儀式性鼓掌。其實,鼓掌與演說水平完全沒有關(guān)系。有人批評說,現(xiàn)在流行的“跟風”是形式主義,其實,“跟風”更是一種“鼓掌病”,它的壓力來自“整個房間里的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