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高華 寧存岱
【摘 要】文章設計了一種基于LabVIEW開發(fā)平臺的諧波檢測系統,運用LabVIEW平臺和FFT算法開發(fā)諧波檢測系統軟件,利用互感器、信號調理電路采集和處理電網諧波信號,通過數據采集卡將信號傳輸到個人計算機上的軟件進行分析檢測,實驗結果證明了該系統的可行性。
【關鍵詞】虛擬儀器;諧波;快速傅里葉變換
【中圖分類號】TP2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88(2016)02-0045-04
0 引言
工業(yè)生產及日常生活中大量非線性負載的使用,易造成諧波污染,這可能導致經濟損失,甚至會產生更嚴重的后果。要對諧波污染進行有效地治理,就必須對電力系統的各次諧波含量進行準確地測量,因此對電力諧波的檢測分析具有重要意義[1-2]。
利用虛擬儀器強大的軟件功能,實現諧波的采集、處理及分析等工作,使用戶可以方便地對其進行維護、擴展和升級,使分析及控制更加靈活,只需要投入很少的硬件即可開發(fā)出功能豐富的系統[3]。本系統采用以互感器、濾波器和數據采集卡組成的數據采集模塊對電力信號進行采樣,并以LabVIEW為開發(fā)平臺,利用快速傅里葉理論計算分析各次諧波分量。實驗結果表明,該系統運行穩(wěn)定可靠,檢測結果精度高。
1 系統整體設計
諧波檢測系統整體結構如圖1所示,硬件部分主要由互感器、濾波電路、數據采集卡和個人計算機組成。軟件部分是核心,軟件部分使用LabVIEW開發(fā)平臺來編寫FFT算法(加窗、插值)程序,軟件系統具有諧波測量、顯示、存儲及回放等功能,還可以實現參數設置、數據遠傳及顯示打印等功能。
監(jiān)測點電壓、電流信號經過電壓、電流互感器轉換后送入信號調理電路進行濾波、放大和線性化補償,將該傳感信號轉換為適于高速數據采集卡的離散數字信號。PC機上的諧波檢測VI程序讀取并存儲數據采集卡采集的諧波信號,選用合適的窗函數對采樣信號進行加窗處理,再利用雙譜線插值算法將傅里葉變換后的計算結果進行修正,并將分析結果顯示、存儲和傳輸。
2 硬件選型
本系統硬件主要由互感器、濾波器和數據采集卡組成,選擇合適型號的硬件是進行諧波檢測的前提。
電壓互感器采用北京新創(chuàng)四方電子有限公司的TVA1421-01小型精密電流電壓通用互感器。該互感器具有以下特點。
(1)既可作電壓互感器,又可作電流互感器使用。
(2)立式穿芯,印刷線路板直接焊接安裝。
(3)精度高,采樣范圍寬,應用靈活。
(4)全封閉,機械和耐環(huán)境性能好,電壓隔離能力強,外形美觀。
(5)相移≤5%,非線性度≤0.1%,線性范圍2倍額定,輸入電壓≤1 kV,耐壓≥6 kV,額定輸入電流9 A,輸出電流6 mA。
為了消除頻譜混疊現象,需將經互感器轉換而來的交流小電壓信號送入有源低通濾波器,除去高頻分量的噪聲信號。有源低通濾波器采用可調四階巴特沃斯低通濾波器,頻率截止范圍為0.1 Hz~30 kHz,設計采用的截止頻率為3 kHz,因此本系統可實現60次以內的諧波檢測。
數據采集卡選用凌華科技的PCI-9113A數據采集卡,該卡主要技術參數如下:12位A/D分辨率,32通道單端或者16通道差分輸入,板載1k采樣點A/D FIFO,采樣速率高達100 kS/s,單極性或雙極性模擬輸入,提供了LabVIEW驅動程序。
3 軟件設計
3.1 虛擬儀器與LabVIEW平臺
虛擬儀器(Virtual instrument,簡稱VI)是計算機技術與電子儀器相結合而產生的一種新的儀器設備。其實質是以通用計算機為硬件平臺,由用戶設計定義其測試功能,由軟件實現其測試功能的一種計算機儀器系統。它從根本上更新了儀器的概念,具有傳統儀器無法比擬的優(yōu)勢。它的出現代表著儀器發(fā)展的最新的潮流和方向[4]。
LabVIEW是一種采用易于編程的圖形化語言G語言的功能強大的軟件平臺。它采用的是數據流編程模式,按模塊之間的數據流來決定程序執(zhí)行的順序,簡化了科學計算、過程監(jiān)控和測試軟件的開發(fā),具有強大的信號分析和數學運算功能,提供了豐富的函數和子程序,被公認為標準的數據采集和儀器控制軟件。
3.2 程序設計及各模塊簡介[5-6]
本諧波檢測程序用LabVIEW軟件特有的G語言進行開發(fā)設計,其主要的程序模塊有數據采集模塊、波形存儲及回放模塊、諧波分析模塊、數據傳輸模塊、報表顯示模塊等。
3.2.1 數據采集模塊
為了精確地測量市電信號的波形,通常使用其最高頻率成分5~10倍的采樣頻率進行信號采集。過低的采樣率會導致波形精確度不夠,而使用過高的采樣率雖然保證了波形精確度,但是也會增加系統處理信號所用的時間,造成系統實時性較差。
本系統采用了公式節(jié)點產生所需要的波形,設置基波頻率為50 Hz,產生的波形疊加上均勻白噪聲后用于仿真實際的電壓信號,疊加的信號經過巴特沃斯低通濾波器進行濾波,以消除頻譜混疊后得到所需要的仿真采樣信號。
3.2.2 波形存儲及回放模塊
數據的記錄與回放是測試系統必須具備的基本功能,本系統采用數據記錄文件進行存儲,這種存儲方式可以用來存儲復雜結構的數據,具有簡單快捷、容易實現和隨機訪問數據的特點。由于本系統準備存儲的數據類型有系統采樣時間、采樣間隔和采樣信號,它們屬于不同的數據類型,因此使用數據記錄文件可以滿足要求。
3.2.3 諧波分析模塊
可對輸入信號進行諧波分析,包括測定基波和諧波,返回基波頻率、所有的諧波幅值電平及總的諧波失真度(THD);可計算出基波信號對諧波信號的均方值比例SINAD值及系統的標準頻率,將標準頻率乘以采樣頻率即可得到系統的基波頻率;可對信號進行快速傅里葉變化,其輸出是雙邊的,它同時顯示了正負頻率的信息。
根據《電能質量電力系統頻率允許偏差》(GB/T 15945—2008)的規(guī)定:系統的標準頻率為50 Hz,正常的允許偏差為±0.2 Hz,當系統容量較小時,允許偏差為±0.5 Hz。國內各大電力系統的實際偏差均小于±0.2 Hz的允許值。本系統設置了基波頻率越限報警指示燈,如果基波頻率超過(50±0.5)Hz,則顯示紅色燈報警。
3.2.4 數據傳輸模塊
本系統的遠程數據傳輸模塊采用LabVIEW開發(fā)軟件中提供的TCP/IP的開發(fā)工具包進行開發(fā),服務器端主要發(fā)送系統采樣時間、采樣間隔和信號頻譜,然后由橫坐標初值、采樣間隔和信號頻譜捆綁攢成一個簇的頻譜圖,因橫坐標初值x0都設定為0,可不進行數據發(fā)送,只發(fā)送采樣間隔dx和信號頻譜值即可。由于在TCP網絡上是以字符串的形式來傳輸數據的,所以需要采用“強制類型轉換”節(jié)點將原始數據轉換為字符串的形式進行傳輸。在服務器端程序框圖中分別采用了3組“寫入TCP數據”節(jié)點來發(fā)送數據。與服務器端程序框圖相對應,客戶端程序框圖也分別采用了3組“讀取TCP數據”節(jié)點來讀出由服務器端送來的數據。這種方法是TCP/IP通信中常用的方法,可以有效地發(fā)送、接收數據,并保證數據不丟失。
3.2.5 報表顯示模塊
實現將數據處理模塊獲得的實驗結果以報表的形式顯示在前面板上,以便操作人員查閱和進行分析。
諧波檢測流程圖和諧波檢測系統程序框圖分別如圖2、圖3所示。
4 實驗結果
為了驗證本諧波檢測程序FFT算法計算諧波的準確度和精確度,先進行仿真信號檢測實驗,再進行實際信號檢測實驗,根據實驗結果判斷系統的有效性。
4.1 實驗一:仿真信號測量
不經過數據采集卡直接使用公式節(jié)點產生仿真信號,該波形信號的表達式如下:
y=10*cos(2*pi*Fp*x/F+0.9)+0.2*cos(2*pi*2*Fp*x/F+0.8)
+3.2*cos(2*pi*3*Fp*x/F+0.7)+0.1*cos
(2*pi*4*Fp*x/F+0.6)
+2.3*cos(2*pi*5*Fp*x/F+0.5)+0.12*cos
(2*pi*6*Fp*x/F+0.4)
+1.1*cos(2*pi*7*Fp*x/F+0.3)+0.09*cos
(2*pi*8*Fp*x/F+0.2)
在系統中設置基波頻率為50 Hz,每周期采樣256個點,采樣頻率設置為12 800 Hz,采4個周期共1 024個數據點,可檢測至少50次諧波。噪音幅值設置為0.25,巴特沃斯低通濾波器的截止頻率設置為2 500 Hz,階次為8次。實驗結果(如圖4所示)顯示出理論計算結果與本系統測試結果相一致。
4.2 實驗二:實際信號測量
對某段時間內的市電信號,利用互感器與數據采集卡進行數據的采集,然后進行諧波分析,獲得的檢測結果如圖5所示。由圖5可以看出,該電壓信號的基波幅值最高,3次、5次和7次等奇次諧波的幅值依次降低,偶次諧波及9次之后的奇次諧波的含量都非常低,幾乎為零。各奇次諧波含有率最高為3.1%(小于4%),偶次諧波含有率最高為0.3%(小于2%),因此該市電諧波含量符合國家標準要求。
5 結語
(1)基于虛擬儀器技術建立一種諧波檢測系統,界面友好、多模塊化、易于擴展,軟件開發(fā)周期短。
(2)以LabVIEW圖形化語言為基礎構建軟件分析平臺,根據自己的喜好設計諧波分析儀界面,具有強大的數據分析、處理能力。
(3)可利用網絡進行數據遠程傳輸,保證了數據傳輸的實時性。
(4)本系統只能檢測諧波含量的指標,其他電能質量指標的檢測功能有待完善。
參 考 文 獻
[1]喬和,馮澤中.基于DSP和ARMg的電能質量在線監(jiān)測儀的設計[J].儀表技術與傳感器,2011(2):29-31.
[2]李國堯,馬吉恩,方枚同.基于DSP和aLbVIEW的電參數檢測系統[J].電測與儀表,2011(9):14.
[3]佩青.數字信號處理教程[M].第3版.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32-34.
[4]魏雯,趙展.一種諧波測試儀的設計[J].內江科技,2014(11):58-59.
[5]艾延廷,黃福幸,李杰.基于LabVIEW的虛擬信號分析儀軟件設計[J].微計算機信息,2005(5).
[6]胡仁喜,王恒海,齊海東.LabVIEW8.2.1虛擬儀器實例指導教程[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8.
[責任編輯:鐘聲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