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芹 楊曉蓮
【摘要】:銅鼓文化是東南亞文化的集大成者,是東南亞各民族文化的共同載體,是東南亞宗教文化的產物。東南亞銅鼓是東南亞歷史文明演變的見證者,因此銅鼓在東南亞地區(qū)具有各方面的功能,本文將從其文化功能方面進行挖掘,并展示其文化功能。
【關鍵詞】:東南亞;銅鼓;文化功能;
銅鼓在一定程度上說是權力和財富的象征,是人類文明的結晶,是銅鼓擁有者的巨大財富,銅鼓有多種用途,而東南亞銅鼓的用途也不例外。因此東南亞銅鼓的功能具有多樣性,筆者將其文化功能概括為以下六種。
一、顯示銅鼓擁有者的社會地位和富有程度
不同國家和地區(qū)擁有不同的信仰,比如:中國人認為擁有一面大的銅鼓,就會被推舉為王,或被稱為“土豪”。老撾人認為,一個擁有2面銅鼓和兩頭牛的人將倍受尊重和被稱贊為“狀元”。岳族認為,銅鼓是王者權力的象征。無論在那個國家,最然有一定差異,但總體上都表示權力和財富。東南亞整個地區(qū)也同樣如此,14 世紀,泰國大城王朝時期的皇家法律文書中,在皇家儀式上敲打銅鼓、專司鼓樂官吏的記錄。銅鼓是社會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人類文明的集大成者。它運用了冶煉技術,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標志。
二、用作葬禮樂器
從古至今,葬禮中充滿悲傷氣息,因此樂器必不可少,樂器有很多中,銅鼓作為葬禮樂器的一種,在不同地區(qū)的葬禮中有不同用途。如:“老撾佧族有一個葬禮儀式,當沒有后代的銅鼓擁有者去世了,親戚必須幫忙敲打銅鼓,使之破碎,然后撿起銅鼓的一片碎片代表銅鼓的一部分放在死者的墳墓里。越南少數民族關于銅鼓的信仰提到:如果家族的族長逝世,族長繼承人或族人要把銅鼓懸掛在死者尸體上方,每次族人們?yōu)樗勒哓暽县暺窌r必須敲打銅鼓。泰國西部的緬甸克倫族用敲擊銅鼓的方式來為死者叫魂,因為他們認為人死后,靈魂將變成一只鳥。除此之外,還將銅鼓用于祭壇以存放飯和肉等祭祀品?!盵1]在葬禮中運用銅鼓其實還表示對死者的一種敬仰與尊敬。而在東南亞其他國家,銅鼓也會有相似的用途,發(fā)揮著同樣的功能。
三、用于戰(zhàn)爭中發(fā)射信號
這以中國最為突出,中國軍帥作戰(zhàn)時,在瀑布周圍使用銅鼓,因為鼓聲的回聲很大,這樣就使敵人誤以為有很多軍人在此。這樣不僅恐嚇到對方,還給自己方軍隊增加士氣。而遼軍敲擊銅鼓來號召軍隊集合。有考古物證顯示,在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挖出戰(zhàn)士塑像,其后方懸掛著銅鼓。有時候銅鼓聲還表示戰(zhàn)爭取得勝利。雖然在東南亞其他國家暫無明確的物證表明銅鼓在戰(zhàn)爭中有所使用,但是筆者認為,東南亞各國間不免發(fā)生多次戰(zhàn)爭,銅鼓必定在其中有所使用。
四、用于求雨儀式
當討論到銅鼓鼓面塑有的動物,全部都與雨有一定關系,如:蛙、蝸牛、大象、蟬等。關于鼓面上的青蛙,中國南部人認為:這類型的動物可以預兆下雨與否,,因為青蛙和癩蛤蟆屬于半水生半陸生動物,能快速感應天氣變化,如果下雨,青蛙就會露出地表,因此青蛙哈蛤蟆就和求雨儀式扯上了關系。在求雨儀式上就會敲打銅鼓,如果出現天旱就會饑餓難耐。關于求雨儀式是泰國東北部的民間信仰之一,每年都會舉行求雨儀式,求雨儀式有很多種,甚至有人認為泰國求雨儀式很“奇葩”。泰國求雨儀式和青蛙信仰是有關系的,意義和中國南部人民的信仰是一樣的。東南亞其他國家也有類似的秋雨儀式,銅鼓在其中發(fā)揮著相似的功能。
五、用于治療疾病和驅鬼
岳族人認為:敲打銅鼓是召集神靈來治療疾病和驅除惡鬼,老撾佧族在收割大米和碾米的時候敲打銅鼓來祭祀祖先,因為他們相信鼓聲可以給祖先們帶來歡樂,同時邀請他們到谷倉里守護著谷倉,以防小偷來偷和其他動物來偷吃。東南亞各國均為農業(yè)古國,也都是信仰十分豐富的國家,鬼神信仰深入人心,雖然佛教思想在人們心中根深蒂固,同時萬物有靈,鬼神信仰穿插于其中,共同融入東南亞各國人民的內心。東南亞各國有很多關于農業(yè)的節(jié)日或儀式。因此當東南亞國家中有人生病的時候會請巫師來家里作法事以治療疾病。認為生病是因為有惡鬼纏身,驅除了惡鬼,疾病自然就解除了,法師就會用銅鼓作為樂器進行敲擊,雖然隨著科技進步,大多數人更相信科學,但這種民間信仰依舊存在。
六、用于各種儀式
緬甸一般用于民間集體活動,泰國曾經用于寺廟喜慶儀式,除此之外還用于婚禮樂器,出獵儀式或預祝農民豐收等。從目前來看,銅鼓被視為珍藏物品只能在博物館里參觀,其用途也被其他相似的樂器取代。但銅鼓曾留下的印記深深的烙在了人類文明的發(fā)展史上。
東南亞銅鼓的功能和世界其他國家的銅鼓一樣,是東南亞史前文化的見證者,是東南亞人類文明的結晶,是東南亞源遠流長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形成了獨具特色而豐富多彩的東南亞銅鼓文化。銅鼓是宗教器物,是宗教文化的產物,在傳承和發(fā)展宗教文化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銅鼓是藝術文化的產物,銅鼓鼓面上的紋飾是藝術的標志,不同紋飾有不同的藝術風格,不同時期的銅鼓,有不同的藝術特點。以東南亞銅鼓為例,東南亞銅鼓是東南亞各國原始宗教的載體,他傳承了萬物有靈和鬼神信仰的原始宗教形態(tài),為后人們考古提供了一定條件。銅鼓的形狀及紋飾的變化表明,宗教在隨著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在不斷變遷,同時反映了宗教與其他文化的相互融合。銅鼓的紋飾變化也是東南亞藝術演變的見證,有粗糙到精致,這是藝術史發(fā)展的標識??傊畺|南亞銅鼓文化博大精深,很多方面有待佐證。
注釋:
[1]參考泰國網站
參考文獻:
[1]宋歌、姜子釩.泰國 海絲路的戰(zhàn)略支點 “一帶一路”列國巡禮[M].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6.08.
[2]顏小華.東盟宗教[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05.
[3]段立生.泰國通史[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4.12.
[4]戚盛中.泰國民俗與文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
[5] [泰]宋習·威拉巴.泰國的銅鼓[J].泰國藝術大學考古系學報,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