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嫣
【摘要】:通過對聶赫留朵夫與瑪絲洛娃兩人的“復活”之路的闡釋與分析,把他們的執(zhí)著堅持等優(yōu)秀品質引申到現(xiàn)實生活中,探索他們的行為在現(xiàn)實世界中的意義,由他們的“復活”之路聯(lián)想到現(xiàn)實社會中人們的為人處事,行事作風,號召人們要忠于自己的內心,獲取內心的平靜,鼓勵人們追求靈魂與精神的自由,努力實現(xiàn)道德的自我完善,充滿勇氣,執(zhí)著追求美好人生。
【關鍵詞】:復活;精神缺失;堅持;執(zhí)著
十九世紀是俄國一個極為污濁不堪的時期,在此期間,沙皇統(tǒng)治下的官僚系統(tǒng)腐朽黑暗,教會束縛著人們的身心。在這里有草菅人命的法庭和監(jiān)禁無辜百姓的牢獄,雄偉壯麗的教堂和饑寒交迫的犯人,破敗的農(nóng)村和奢侈的京都,由這些鮮明的反差中可以得知社會中無處不交雜著矛盾。然而真正的悲劇不是社會的晦暗,統(tǒng)治階級的腐敗而是在這黑暗的現(xiàn)實下人性的泯滅,人們與生俱來的那種善良慢慢被現(xiàn)實殘忍的巨浪湮沒,逐漸變得冰冷無情自私。小說中的男主人公聶赫留朵夫就是這么一個被現(xiàn)實吞沒的人。
聶赫留朵夫原本是一個充滿朝氣的青年貴族,有著崇高的理想與抱負,同情貧苦人,善良有愛心,并在心底深愛著瑪絲洛娃。然而這青澀純潔的青年終究抵不過黑暗世界中的種種誘惑,軍營里糜爛的生活以及他所處的階級的各色人的影響,他墮落了,不再如以前那般執(zhí)著善良,而是變得浪蕩自私,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花花公子,他無情地玩弄了瑪絲洛娃并遺棄了她,之后一直過著紙醉金迷的貴族生活,與一個有夫之婦私通的同時又準備與一位貴族小姐,若沒在法庭上偶遇瑪絲洛娃,或許他的一生應該是在糜爛奢侈的生活中享盡榮華富貴直到老死。然而上帝似乎有意和他開了一個玩笑,在瑪絲洛娃被人誣陷謀財害命而入獄之時,他竟然擔任了其案件的陪審團成員,盡管時光已飛逝十年之久,但他仍舊很輕易地認出了瑪絲洛娃——那個他曾愛戀過玩弄過又拋棄過的女人,于是回憶如潮涌鋪天蓋地而來,他一方面擔心瑪絲洛娃認出自己而使自己名聲掃地,一方面又對自己曾經(jīng)對瑪絲洛娃的殘忍行為而感到無比的愧疚與自責,而在他陷入深深的糾結之時,瑪絲洛娃已被判押往西伯利亞服苦刑。而在聶赫留朵夫感到愧疚之時,他開始踏上上了“復活”之路,他開始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開始意識到自己所處的上流社會,所處的階級其實是極為無聊虛偽的,同時他發(fā)覺是自己把原本純潔美麗的卡秋莎變成了如今這副模樣,是自己讓卡秋莎走投無路而墮落,一想到這,他就陷入深深的自我譴責中,坐立不安。他開始質疑自己所處的階級,厭棄貴族糜爛的生活, ?隨后他取消婚約,決意為瑪絲洛娃四處奔走彌補自己的過錯,我想這是精神與靈魂向善復蘇的第一步,而聶赫留朵夫在幾經(jīng)思量下毅然邁出這一步,然而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找尋靈魂的歸宿依舊任重而道遠。
在我看來,聶赫留朵夫是充滿勇氣的,即使他如此的做法有一大部分原因是為了自己內心的平靜,也是很值得人贊賞的,因為他畢竟敢于為自己的過錯買單,承擔起責任。而在日漸走向人類文明頂峰的今天,仍有許多人無法做到他這般地步,人們在物質世界中慢慢迷失,學會了獨善其身,自欺欺人,無視自己給別人帶來的創(chuàng)傷,冷漠地看著他人因為自己的錯誤而流血流淚。我們不得不進行深刻的反思,世界是不斷發(fā)展的,人類社會政治經(jīng)濟也在不斷進步,然而在精神方面卻有了難以彌補的缺失。我們慢慢遺忘了最初的真善美。
當然,“復活”之路是很坎坷的,聶赫留朵夫為了拯救瑪絲洛娃四處奔走,四處碰壁,付出了了很多體力財力腦力,可是這對瑪絲洛娃并沒有起到多大的幫助,反而讓他對那時的社會,官僚制度,沙皇統(tǒng)治感到更加的失望。他了解到監(jiān)獄里關著許多無辜的人,善良的人,感到社會的極度不公平,他看到了無數(shù)的死亡,看到了所謂的上流人士的自私與冷漠。因此他想極力脫身,離開那個冷酷的上流社會,可是卻為了幫助獄中的人們,不得不強迫自己利用自己的身份去結交有權有勢的貴族官員,這讓他陷入了一個矛盾的心理狀態(tài)。在各種壓力交織的同時,他也曾一度掙扎地想放棄一度懷疑自己的所作所為,因為自己的各種行為令親戚朋友感到費解并且與現(xiàn)實社會格格不入。所幸的是,他最終堅定了下來,將這條“復活”之路進行到底,獲得靈魂的解脫,得到真正的救贖。
在如今,也有許多人開始如聶赫留朵夫般執(zhí)著地去追求一些事物,或理想或品德,然而最終還是經(jīng)受不住各種考驗,被打回了原形。其實追求事物,改變自我本就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古人云:“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币粋€人習慣于一個環(huán)境,耳濡目染周遭環(huán)境的一切,就很難再做出格格不入的事來,畢竟大家總是習慣于自我保護,習慣于安逸,而一旦想要改變,只憑勇氣是不夠的,因為它的熱度一般只有三分。在這時,最需要的是堅持,一種持久而隱忍的品質,我想聶赫留朵夫就有這樣的一種品質,他徘徊過猶疑過但始終沒有真正地放棄,他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復活”的道路上艱難地行走,而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地獲得靈魂救贖的機會。我想我們在追求事物的事物之時,也該秉著一顆堅毅的心,不為外界所困惑,不為物質所迷惑,堅定地走下去。
談到《復活》中的“復活”之路,我們不能遺漏掉了女主人公瑪絲洛娃,她也是一位成功“復活”的人。曾經(jīng)的她如天使一般純潔動人,然而遭到誘奸后,幾經(jīng)坎坷,她不堪忍受黑暗現(xiàn)實生活的打壓,渴望安逸溫飽的生活,竟成了一名妓女。那位有甜美微笑,善良活潑的少女早已塵封于遙遠的記憶,只剩下風情萬種的身姿與麻木的表情。然而不幸之神并沒有就此對她罷手,還給了她致命一擊,讓她被人誣陷入獄,面對如此的境地,連讀者也只能為其感到悲哀,更不要說瑪絲洛娃將會是怎樣的不甘與悲傷。而所幸的是,聶赫留朵夫向她伸出援手,把她從不幸之中猛拽了出來。起初的她并不以為然,飽受殘酷現(xiàn)實打擊的她早已遺忘純真的情感,只知道如何用身體換取金錢與利益,所以當聶赫留朵夫出現(xiàn)在她面前,她一開始竟把他當成嫖過自己,為自己著迷的男人,極力想從他身上撈取金錢。而在她認出聶赫留朵夫后,內心滿是驚愕與恐慌,她本能地拒絕他排斥他,她不想回想起過去的自己,她認為那遙遠的過去只會讓她覺得痛苦,我想這是一個被生活的辛酸與殘忍壓迫得感到害怕的女人,她的迷失與墮落是情有可原的。而她的果敢與堅持也是令人欽佩的,在獄中的見聞與聶赫留朵夫的影響下,她隱藏在心中的美好的情感慢慢蘇醒,她開始變得善良有愛心樂于助人并重新愛上了聶赫留朵夫,而最后為了不讓聶赫留朵夫名聲掃地與政治犯西蒙松結合。她的“復活”體現(xiàn)了女性的隱忍與堅韌,包容與美好,她只是黑暗現(xiàn)實中一個無辜的女性,社會中一個令人同情的犧牲品,而我認為她是一個偉大的女性,敢于走出過去的陰霾,擁抱新的人生篇章,重塑自己的品德作風。在如今的世界,有許多人沉湎于過去,不愿迎接新的未來,在錯誤的怪圈里徘徊,他們缺乏的就是勇氣與果敢,把自己束縛于過去的陰影中,不愿抬頭發(fā)現(xiàn)世間的真善美,被精神的枷鎖牢牢地禁錮,而要想追求美好的人生,獲得真正的幸福,就必須如同瑪絲洛娃果斷地放下,堅定地走出陰霾,從而“復活”擁抱溫暖的陽光。
《復活》中的“復活”之路是坎坷的艱巨的,但同時它又是充滿意義的光明之路,而它不僅存在于小說中的男女主人公的故事中,還存在于我們如今的生活中,存在于每個人的人生中,沉淪并不可怕,一時迷失也并不令人意外,關鍵是你要懂得找尋“復活”之路,并堅決果斷地行走,勇于抵擋現(xiàn)實的誘惑,而在行走的同時也要不斷地完善自我,獲取內心的平靜與滿足,這樣之后,幸福將會離你很近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