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改作文,是作文教學的重頭戲,是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然而縱觀當今作文教學批改現(xiàn)狀,我們發(fā)現(xiàn)絕大多數(shù)教師沿襲的仍然是學生寫、教師改的傳統(tǒng)方法。在這種模式下,語文教師始終居高臨下,學生始終被動接受,因而學生不容易將教師的批語和評講的理論轉化為寫作實踐。教師盡管付出大量艱辛的勞動,但學生們的作文水平卻總是在低谷中徘徊不前。那么,如何改革作文的批改方法,把教師從勞而無功的作文批改的重壓下解放出來,多快好省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呢?葉圣陶先生有云:“學生作文教師改,學生就處于被動地位了,假如重在培養(yǎng)學生自改作文的能力,教師只給些引導和指點,該怎么改,讓學生自己去考慮決定,學生就處于主動地位了?!币虼烁淖儺斀衽膶W生作文的方式就成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我們通過有關網(wǎng)絡、文獻資料的研究并結合筆者市“活力—探究型”教改模式的推動,嘗試運用這一模式努力構建“‘活力—探究型作文批改課堂”。同時積極申報了儀征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2013年度微型課題——“‘活力—探究型作文批改課堂教學研究”。現(xiàn)結合自己日常教學研究的初步實踐將運用這一模式的要素及其意義詮釋如下。
一、新的理念是作文批改課堂的活力之源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提出,要轉變學生學習方式?!墩Z文課程標準》提出,寫作應重視修改以及修改中的合作,如第二學段要求“學習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第三學段要求“修改自己的習作,并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到第四學段就要求“養(yǎng)成修改自己作文的習慣,修改時能借助語感和語法修辭常識,做到文從字順。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溝通見解”。新課程改革的理論基礎——建構主義、語文教學系統(tǒng)理論、教育心理學等理論都強調了學生在作文修改中的重要性?!皩⒆约旱牧曌髯x給別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這是作文教學中值得提倡的好方法。在作文教學中,幫助學生學會自己評改習作、相互評改習作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有效途徑。著力培養(yǎng)學生互評互改的能力,其意義遠遠超出了作文教學本身。教師創(chuàng)造師生共評、互改的條件,以此激發(fā)學生批文改文的熱情,使他們的認識不斷深化。教給學生學法,以教師的導學積極性帶動學生自學的積極性,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成為真正獨立學習的人。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以上這些新的理念都是“‘活力——探究型作文批改課堂”教學的理論支撐和活力之源。
二、學案編制是作文批改課堂的活力之綱
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紐斯說過這樣一句話:“找出一種教育方法,使教師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學生多學?!睂W案的編制就是這種高效的教育方法,是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南針和路線圖?!盎盍Α骄啃汀苯虒W模式是基于新課程“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的理念,充分體現(xiàn)學生主體、教師主導作用,以“導學案”研制為抓手,形成了“預習導航、探究展示、學習反饋、自我反思、拓展延伸”為主要結構的教學框架與活動程序。結合我們所從事的“‘活力——探究型作文批改課堂教學研究”這一微型課題,確立了“預習導航、自主學習、小組探究、交流展示、反思整理”這五個主要內容的作文批改課堂導學案編制框架。作文批改課堂教學需循序漸進,不可一蹴而就。在學期初就制定好本學期作文批改標準分步實施的計劃。從預習導航部分就訂好本節(jié)課所要批改的重點。自主學習部分選擇一篇全班有代表性的中等生的作文,準備讓學生批改。小組探究部分第一回合就以探究該篇例文入手,第二回合小組之間互批作文,遇到問題由組長以及教師定奪。交流展示部分,第一回合每小組派代表展示修改成果,第二回合推選本組優(yōu)秀作文。反思整理部分讓學生反思今天所得,感悟修改后的妙處,課后將該修改后的作文重新謄寫。
導學案的編制為“‘活力——探究型作文批改課堂”教學提供了活力之綱。有力地解決“以學生為中心”的主體地位的問題,變被動低效學習為主動高效學習。
三、自主學習是作文批改課堂的活力之基
古人云:“授人以魚,只供一飯之需。授人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泵绹磥韺W家阿爾文、托夫勒認為:“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學習的人?!弊鳛榻處煟虒W的目的不僅僅是使學生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使學生由“學會”變?yōu)椤皶W”。所謂"自主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的科學活動指導下,通過能動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實現(xiàn)自主性發(fā)展。導學案自主學習部分明確了學生學習的任務,讓他們主動參與例文的修改,有力的提升了他們評價作文的能力。
對于批改作文,葉圣陶也曾明確指出:“‘改與‘作關系密切,‘改的優(yōu)先權應該屬于作文本人,作文教學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自己改的能力”。自我評改就是學生自己評改自己的作文。這一步也極其重要,自我欣賞優(yōu)點,找出缺點。因同學間已有集體評改、他人評改的經(jīng)歷,自我評改也就水到渠成了。盡管水平不同,但同學們已知道了從何處下手,按老師的要求一項一項有條不紊地認真修改。審核自己習作過程,就是一種了不起的升華和飛躍。自己評改自己的習作,是評改作文最終的落腳點。
自主學習是“‘活力——探究型作文批改課堂”教學的活力之基。它從根本上確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培育學生強烈的學習動機和濃厚的學習興趣,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生動活潑的學習局面。
四、小組探究是作文批改課堂的活力之體
俗話說“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盎盍Α骄啃汀弊魑呐恼n堂采用小組學習討論的形式,將不同學習能力、學習態(tài)度、學習興趣、性別的學生分配在同一組內,讓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共同提高。具體實施中將全班分成6組,每組5-6人,選出作文優(yōu)秀的學生作為組長,教給組長修改作文的內容、方法,培養(yǎng)組長修改作文的能力。教師可以借助大屏幕示范修改,然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組內修改。每次修改作文時要有一兩個側重點,以便學生操作。首先共同批改一篇文章,大家共同商討批改的要點,寫出評語等待和其他各組共同討論。其次在第一次討論后,形成了修改共識,然后再互相評改彼此的作文。有問題共同交流探討,由小組長和教師共同指導和定奪。最后每小組再選出本組中公認的優(yōu)秀習作用于全班交流。
小組探究是“‘活力——探究型作文批改課堂”教學的活力之體。通過依附小組合作評改這種形式,變學生單向交流為多向交流、變教師權威為學生自控,既培養(yǎng)了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又有利于提高作文修改的質量。這樣學生相互啟發(fā),相互補充,取長補短,集思廣益,共同提高,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性評改作文的能力,而且提高了學生認真寫作、認真評改作文的責任心。
五、交流展示是作文批改課堂的活力之潮
在導學案的引領之下,學生經(jīng)過小組的探究,將小組的成果用于在全班進行交流展示。無論是作文評改方案的交流,還是優(yōu)秀作文的評比展示,無不是方法的交鋒、思維的碰撞。重要的是,在集體評改和互改中,學生積極參與,對于同一篇文章,前前后后意見交鋒,激烈爭辯,師生之間、同學之間思想觀念相互撞擊,放射出了很多的新思想、新靈感。同時,在討論中,啟發(fā)學生依據(jù)一定的標準,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提高了認識問題的能力。在對不同等次文章的品評、比較中,思維品質更加周密,鑒賞水平也上了一個臺階。
交流展示是“‘活力——探究型作文批改課堂”教學的活力之潮。這種課堂教學的高潮有力地體現(xiàn)了新課改的精神,在學生思維碰撞的火花中有力的彰顯新課程“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的理念,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作用。
六、反思整理是作文批改課堂的活力之魂
在全班交流展示和互批互改后,每位同學在本次寫作和批改方面必定有新的收獲。讓每一名學生梳理自己在“展示”中的所得,對自己在“展示”前沒理解的、沒想到的、沒掌握的進行查缺補漏,對自己理解偏差的、有誤的進行反思。然后再讓學生整理自己的作文,可以進行二次修改甚至重新謄寫。作文訓練大可不必過分追求數(shù)量,把一則材料用深用透,讓學生寫一篇有一篇的收獲才是關鍵。這樣,有針對性的二次寫作就顯得極為重要。學生進行同題二次寫作,可以看作是作文批改的延伸,讓學生既能對作文批改的情況進行一下反思,又能通過實踐進行一次檢驗?!皩W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反思整理必然是“‘活力——探究型作文批改課堂”教學的活力之魂。
通過以上從新的理念、學案編制、自主學習、小組探究、交流展示、反思整理這幾個方面的詮釋,大家對構建“活力——探究型”作文批改課堂的要素及其意義一定有了深度的了解。然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不是一時一法之功。只有循序漸進,勇于實踐,不斷調整,才能真正找到提高學生寫作的不二法門。蘇霍姆林斯基說:“每一個兒童就其天資來說,都是‘詩人,只要在教學方法上‘打開創(chuàng)作的源泉,就能使詩人的琴弦發(fā)出美妙的樂聲?!逼碓浮啊盍Α骄啃妥魑呐恼n堂”教學能培養(yǎng)學生作文批改的興趣,讓學生樂于批改作文,把習作、改文當成一件快樂的事。
參考文獻:
[1]嚴先云.教師怎樣作教育行動研究[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2]陸其勇.初中語文高效教學[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3]李伯華,李四同.喚起課堂的生命活力[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卞有勇 江蘇省儀征市新集初級中學 21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