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一初
我極少見到農村的天空,盡管有很多人贊揚農村里的天空又藍又通透,但我無法感受到。我生長在城市里,城市的天空便是我的天空。
我從來都不是一個矯情的人。在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被頻繁提起時,我總是吝嗇給天空一個眼神。我就這樣不知不覺地,每天匆匆行走在這座小城的天空下,如螻蟻,如塵埃。
去年秋天,學校的銀杏樹和往常一樣,落了一地金黃色的葉子。我依舊腳步匆匆,趕著吃飯,趕著上晚修,從不理會那些似乎在閃閃發(fā)亮的落葉。這時候已經有男同學在銀杏葉上寫情詩送給心儀的女生了,我覺得幼稚又可笑。我就是這樣一個生硬的人,絲毫不懂得銀杏葉的靜美,也一點不懂浪漫。
2013年11月20日,我在只寫過一篇日記的日記本中找到了這個日期。
那天中午放學,我被人群堵在了校門里,寸步難行。猛地,一陣風刮過,吹亂了許多女同學的劉海兒。無數的銀杏葉被大風吹起,在空中打著轉,向四面八方散落開來,映襯這些驚魂的,正是天空。到底是湛藍、蔚藍還是瓦藍呢?我不知道該怎么描述那日的蒼穹,只是覺得這些落葉原本都是歸于天空的。那樣的旋轉,那樣的舞蹈,都是天空讓它們做的。
人群流動,我還愣在路中間,車鈴聲讓我邁開腳步。再抬頭看,天空還在那里,以不知道是什么藍的姿態(tài)一直在那里。
見或不見,我都在這里。天空對我耳語,我感謝它教會我駐足。
我是近視眼,摘了眼鏡什么都看不清,什么都不想看。
有天早晨我去陽臺拿要穿的鞋子,看了一眼窗外卻再也移不開視線。我沒有戴眼鏡,分辨不出清晰的任何東西,卻看清了天空。紫色和橙色相交,柔和得找不到界限。我沒有見過染布的大染缸,但此刻的天空一定像極了那匹一半浸在紫色染缸里的橙黃料子。
朝陽跳躍著,天空是最堅實的臂膀,頂托起全新的希望。
城市的早晨是喧鬧的。上學的孩子們,上班的工人們,跳廣場舞的大媽們,賣菜的小販們……大家都各忙各的,早就忘了互相寒暄。有一天,孩子們變成了上班族,工人們退休了,跳舞的大媽換了一批又一批,賣菜的小販被超市搶走的生意……
我的教室在五樓,不高,卻可以看到前些年剛種下的香樟樹梢,還有遠方永遠都冒著黑煙的巨大煙囪。
城市化進程依附于工業(yè)化的發(fā)展,一座雄偉壯闊的城市一定會有強大的工廠支撐。天空像一扇直通眼睛的窗,城市的天空不再藍,人們開始究其所因。
城市的天空灰白交接,我覺得這只是發(fā)展的一個必然結果??墒怯心敲炊嗳瞬幻靼?,只是一味地指責不再美麗的天空。每到深夜,天空一身玄色,靜靜地聽,它好像在低低地啜泣。我當然知道天空不會哭,因為它不是人。但那嚶嚀聲是從我的心里傳出的,我是人,我有思想,我感受到了城市的天空的委屈。
冬天了,偶有霧霾。深深地吸一口氣,鼻腔里全是對身體有害的顆粒。城市的天空被牛奶一樣的細紗環(huán)繞,它很想看看農村的天空是什么樣子的。透亮、蔚藍,又是什么樣子的呢?可是天空不知道,在我眼里它是那么的偉岸。
城市的天空比鋼鐵還堅固,撐起一方水土的歷史和藍圖。在那么遠的將來,刺傷它的時間會為它加冕一身蔚藍的圣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