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愷剛
成根娣,上海市寶山區(qū)大華第二小學語文教師,教導主任,中學高級教師,上海市寶山區(qū)語文學科帶頭人,王天蓉名師工作室成員,上海市問題化學習研究所成員。曾獲“全國優(yōu)秀班主任”、“全國中小學公開課電視展示活動二等獎”、 “上海市優(yōu)秀園丁”、“首屆全國優(yōu)秀課外閱讀輔導老師”、“上海市十大點燈教師”等榮譽稱號。成老師探索作文教學多年,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倡導讀寫結(jié)合、問題化作文學習,關注學生寫作思維品質(zhì)的培養(yǎng),成效顯著,指導的學生作文屢屢在全國、市、區(qū)的各類競賽中獲獎并發(fā)表。
每年金秋十月,我都會回老家,品嘗故鄉(xiāng)的板栗。那一個個綠色的、拳頭大小的、像極了刺猬的板栗,總會勾起我的思緒,讓我想起剛剛過世的爺爺。
在記憶的長河中,我的爺爺是一個和藹的老人,他個子中等,雖已年過六旬,但身板筆挺,黝黑壯碩,眉眼間依稀可見年輕時的風采。平時,爺爺非常疼我、寵我,對我百依百順,不曾有過一句重話。
“八月十五月兒圓呀,爺爺為我打月餅呀……”小時候,我最喜歡去爺爺家。爺爺家在三門縣郊,只有節(jié)假日我才有空去。記得我每次在爺爺家最多也只能待五天,所以我特別珍惜去爺爺家的時光。
爺爺家沒有高級有趣的玩具,也沒有電腦和網(wǎng)絡,但我卻非常喜歡那兒。爺爺家門口不遠處是一個高坡,坡上有幾株百年老板栗樹。從爺爺家的院子望過去,高大的板栗樹就像幾個巨大的遮陽傘,每年十月,樹上結(jié)滿了帶刺的板栗。樹是綠的,板栗也是綠的,遠處根本看不清,但站到樹下,就會發(fā)現(xiàn)果實累累,真是誘人啊!就像一只只小刺猬爬滿了樹……想著栗子被炒熟后的香味,讓人不禁“口水流下三千尺”。那時,爺爺告訴我:“這是鄰村的人承包的?!庇指嬖V我,“爺爺與那人很熟悉,跟主人家招呼一下,明天帶你去摘?!?/p>
那天晚上,我?guī)е裤饺雺?。第二天,吃完早飯,爺爺拿了竹竿和籃子,帶我到了板栗樹下。板栗樹有十來米高,“如果有架梯子就好了?!蔽倚南?。這時,只見爺爺將長竹竿對準樹上的板栗一鉤,“啪!”一個“小刺猬”結(jié)結(jié)實實地掉到了地上,又一骨碌滾到了我的腳下。我高興地準備彎腰去撿?!皠e撿!”爺爺大叫著攔住我,他右手拿出一把柴刀,笑笑說:“扎手的?!彪S后,用腳踩住板栗,再用柴刀三下兩下?lián)搁_了板栗綠色的外果皮。這時幾個飽滿、深褐色的板栗果實呈現(xiàn)在我眼前,我小心地揀出來,放進籃子里。就這樣,爺爺鉤、踩,我揀、放,很快有半籃子板栗了,收獲的感覺真好。我望著越堆越高的板栗不禁歡呼雀躍,爺爺見了,臉上也樂開了花……
快樂的時光總是那么短暫,幾天的時間一眨眼就過去了,我要回家去了。我哭著鬧著不肯回去,可是硬被爸爸拖上了車,我從車窗里往外看,爺爺早已淚眼朦朧,一個勁地朝我招手,我也哭得非常傷心。
去年,爺爺因病去世了,我悲痛萬分,那故鄉(xiāng)的板栗和爺爺滿頭大汗摘板栗的樣子又浮現(xiàn)在我眼前。
再過幾天,故鄉(xiāng)的板栗就又熟了,可爺爺已經(jīng)不在了……
指導老師 吳琳玲
成老師評作文:
這是一篇融記事和抒情為一體的優(yōu)秀作文。小作者以抒情的筆調(diào),記敘了由故鄉(xiāng)板栗引發(fā)的我與爺爺之間感情深厚的故事,小作者睹物思人,借物抒情,表達了對爺爺?shù)纳钌钏寄钪椤_@種記敘、抒情相結(jié)合的寫作方法,不僅使文章內(nèi)容更生動,還深化了文章的主題。在敘述中,小作者適時引用了詩句、童謠,給習作增添了一份文化韻味,讓文章更加優(yōu)美有靈氣,同學們不妨向小作者學習,在作文中有意識地加以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