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月明
摘 要:不動產統(tǒng)一登記應適應當前市場經濟發(fā)展的步伐,因而文章分析了當前不動產登記中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3S技術對不動產登記的有利應用,最后提出未來應予以研究發(fā)展的方向。
關鍵詞:“3S”技術;不動產登記;應用
2014 年 11 月 24 日,國務院頒布了《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并提出在基本實現登記機構、登記依據、登記簿冊和信息平臺“四統(tǒng)一”的基礎上,加快形成權界清晰、分工合理、權責一致、運轉高效、
法治保障的不動產統(tǒng)一登記體系,最終實現各類不動產從分散登記到統(tǒng)一登記的轉變。在不動產統(tǒng)一登記中,建立健全不動產信息管理平臺,使得不動產登記、審批、交易信息在各個部門之間統(tǒng)一共享,是不動產統(tǒng)一登記改革的基礎和重點。隨著現代測繪技術的發(fā)展,以“3S”技術,即遙感(RS-remotesensing)、全球定位系統(tǒng)(GPS-global posi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統(tǒng)(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為核心的數字化測繪,較好地適應了現代電子信息系統(tǒng)的快速發(fā)展,為構建不動產統(tǒng)一登記信息管理平臺提供了技術支撐。
一、“3S”技術簡介
“3S”技術即全球定位系統(tǒng)(GPS)、遙感(RS)、地理信息系統(tǒng)(GIS)的合稱,)的統(tǒng)稱,是空間技術、傳感器技術、衛(wèi)星定位與導航技術和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相結合,多學科高度集成的對空間信息進行采集、處理、管理、分析、表達、傳播和應用。現在土地利用和管理研究中,為科學研究、政府管理、社會生產提供了新一代的觀測手段、描述語言和思維工具?!?S”技術結合應用,取長補短,形成了“一個大腦,兩只眼睛”的框架,即RS和GPS提供或更新區(qū)域信息以及空間定位,GIS進行相應的空間分析,從RS和GPS提供的浩如煙海的數據中提取有用信息,并進行綜合集成,使之成為決策的科學依據。
二、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不動產登記登記部門多頭工作
我國的土地、房屋等不動產在立法和管理上未統(tǒng)籌考慮、整體安排,造成目前我國不動產分散登記的現狀,如,集體土地所有權、國有土地使用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和土地抵押權等由國土資源部門登記,房屋所有權和抵押權由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門登記,耕地、草地承包經營權由農業(yè)部門登記,林地、林木所有權和承包經營權由林業(yè)部門登記等。這種分散登記的模式,已經不符合當前市場經濟的發(fā)展情況。
(二)不動產登記信息技術標準差異大
長期以來,不動產登記信息在登記原則、登記機關、登記類型、登記程序、登記效力、登記簿和權利證書的設置等各方面皆不統(tǒng)一,易給權利人造成損害,如,我國許多城市實行房、地分開登記,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在土地管理部門登記,房屋則在房產管理部門登記,在抵押登記時,由于房產登記信息系統(tǒng)中并無宗地座標信息(只登記土地證號),房產、國土部門抵押登記工作難于實現互聯互通,可能出現土地、房產重復抵押,或是在土地抵押期間房屋已交易,導致債權人(買房人)利益受損的情況。此外,耕地、林地、灘涂、海島等在國土、農業(yè)、林業(yè)等部門中的登記程序、標準等也各有不同,各部門在登記過程中都有一套獨立的技術標準,采用的坐標、精度等均不統(tǒng)一,在將土地、房屋、林地、草原、海域存量登記數據進行整合、建立關聯關系時,工作量大、且存在各類數據不統(tǒng)一、存在偏差的情況,增加了成果轉換和資源共享的難度。
(三)不動產登記信息缺乏共享平臺
當前,我國各種不動產信息登記比較分散,沒有形成網絡共享,沒有全國的信息共享平臺。同時,各區(qū)域之間發(fā)展極不平衡,各級地方不動產管理部門在信息化建設方面也存在明顯的差異性,這也為構建覆蓋全國的不動產管理平臺設置障礙。另一方面,與相關的部門,如銀行、稅務、審計等之間尚未形成較通暢的信息交流渠道,信息交換不及時、質量也不高,不利于行業(yè)整體信息化水平。
三、“3S”技術在不動產登記中的應用
首先,可以利用RS技術。利用遙感數據進行解譯,可一次得到一定區(qū)域范圍內房屋、耕地、林地等不動產現狀數據,如,各地根據遙感數據,完成城區(qū)1︰500地籍調查,逐地塊登記城區(qū)內部土地的權屬、地類和面積,按照《宗地代碼編碼規(guī)則(試行)》,完成宗地統(tǒng)一代碼編制工作,建立城鎮(zhèn)地籍數據庫,為不動產統(tǒng)一登記工作奠定基礎;利用遙感技術對不動產地表變化進行動態(tài)監(jiān)測,節(jié)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有效及時更新數據庫;最后,建立地理信息空間平臺,以高分辨率的航測遙感影像為基礎,疊加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土地利用現狀、城鎮(zhèn)地籍管理數據信息庫、城鎮(zhèn)建設規(guī)劃信息數據庫,建立地理空間信息平臺,不僅提高了不動產登記的準確性,還實現了登記流程的信息化。
其次,利用 GPS 技術,可為不動產測繪中所需的各類土地及其地上建筑物、構筑物的自然狀況、權屬狀況、位置、數量、質量以及利用狀況,為不動產登記的數據獲取、數據處理、數據分析、數據共享和數據發(fā)布等各個環(huán)節(jié)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支撐??梢杂行У卮_定物權的歸屬、利用不動產交易、更能為國土、城市規(guī)劃、市政建設、環(huán)境保護、園林綠化等提供基礎資料和相關信息,還為政府決策提供數據支撐。
最后,GIS 是處理和利用地理信息的系統(tǒng),是不動產數據的“管家”,由計算機系統(tǒng)、地理數據用戶組成,通過對地理數據的集成、存儲、檢索、操作和分析,生成并輸出各種地理信息,從而為不動產數據庫。利用GIS技術可以有效進行不動產數據庫管理、不動產登記和建立戶聯防共享。
總之,“3S”技術在不動產登記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有利于我國不動產信息管理,未來應進一步開發(fā)面向有關部門的定制化工具,這是“3S”技術值得更加深化研究的領域。
參考文獻
[1] 曹曉雪.遙感技術的應用于發(fā)展[J].信息與電腦,2015 (05):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