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獼猴:如果不是上次說過要請您講“循循善誘”,我才不想聽這個成語呢!這個成語一看就是洗腦:誘,誘惑,還要被誘……嘿嘿,我要保持“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啾啾先生:那講“欲罷不能”怎么樣?
小獼猴:這個成語明顯是貶義的,沉迷其中不可自拔,嘖嘖,這不好!我們要傳遞正能量!
啾啾先生:還是先請大家看看《論語》原文。
原文重現(xiàn):
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p>
如果把顏回評價老師孔子的這段話譯成現(xiàn)代漢語,一定會有人說,顏回真是孔老師的忠實粉絲啊!
顏回先是感嘆了一聲,然后說:“仰望我的老師,會覺得他越加高大,研究他的思想,會覺得太深厚,鉆研不進(jìn)去,起先看起來老師就在前面,忽然又不在眼前,到后面去了。老師教育我們,總是按次序一步步來,引導(dǎo)我們思考,用各種規(guī)章制度使我們博學(xué),又教我們用禮來約束自己。他就是這么教育我們,使得我們即使想停一停,也根本停不下來,這讓我們的才力和心思全部用在學(xué)習(xí)上了。老師的思想好像高高地立在我們面前。但是要追隨,卻不知道怎么追隨?!?/p>
顏回對老師這么尊敬,難怪孔子最喜歡他了??鬃铀枷腚m然很深刻,但卻平易近人,并不是高高在上、自以為是。啾啾先生覺得能證明孔子循循善誘的,是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這一章。這幾個弟子陪孔子坐在一起,孔子說:“我是比你們年紀(jì)大一點,但不要因此而不發(fā)言啊,總讓我說。你們也說說吧?!?/p>
直率的子路不假思索,第一個發(fā)言:“一個小小的國家,如果讓我去治理,三年就可以使人民勇敢起來,沒有國家敢侵略我們?!笨鬃有Χ徽Z,轉(zhuǎn)過頭來問:“冉有,你怎么想?”冉有說:“如果讓我治理小的國家,我想先用三年時間讓人民富裕起來,過上溫飽的日子。禮儀教化這樣的事,要請一個知書達(dá)禮的君子來。”孔子沒說什么,請公西華發(fā)言。公西華很謙虛,說:“我不敢說能做到什么,但愿意學(xué)著做些事情。在祭祀活動或外交場合,我愿穿禮服、戴禮帽,做個司儀。”曾晳一直在邊上彈琴助興,孔子轉(zhuǎn)過頭來問曾晳。曾晳年紀(jì)也不小了,他只是說了句:“我跟他們?nèi)齻€不一樣。”孔子鼓勵說,這有什么關(guān)系。曾晳說:“我的理想不過是等到春末夏初,還穿著春裝,五六個大人,帶六七個小孩,邊走邊唱來到沂河邊,然后去游個泳,再上岸吹吹風(fēng),然后唱著歌回家?!笨鬃訉υ鴷懘蠹淤澷p,說:“我跟曾晳的想法一樣。”
你看,孔子沒有自顧自地大談自己的理想,對學(xué)生的觀點也沒有指指點點,而是讓每個同學(xué)自愿發(fā)言,這大概就是循循善誘吧。今天就講到這里吧。
啾啾先生提問:
莊子說顏回是“亦步亦趨”,顏回說孔子“循循善誘”,查找資料,比較這兩個成語。為什么它們現(xiàn)在一個是貶義,另一個是褒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