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奕男
【摘 要】流行音樂因其通俗易懂、貼近生活與時代性等特征,在學生音樂生活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在大學音樂教學中,引入流行音樂,可以發(fā)揮流行音樂輔助教學價值,將音樂教育與流行音樂有效結合,對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實現音樂教育目標存在著顯著作用。在認知流行音樂輔助價值的前提下,重點思考大學音樂教學中流行音樂的操作路徑。
【關鍵詞】大學音樂教育;流行音樂;輔助價值
在我國大學音樂教學體系中,其教學活動多以音樂樂理、音樂欣賞及合唱指揮等課程為主,教學內容則以民族傳統(tǒng)音樂與西方古典音樂為主,在這種教學模式下,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音樂素養(yǎng),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其教學效果多沒有達到預期目標。而引入流行音樂,發(fā)揮流行音樂輔助教學作用,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且可以創(chuàng)建較為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為實現音樂教育目標提供條件。在思考其輔助價值的基礎上,重點關注其實踐操作路徑。
一、大學音樂教學中流行音樂的輔助價值認知
流音音樂在學生群體中備受歡迎,屬于其音樂空間的主體部分。在大學音樂教育中引入流行音樂,能夠發(fā)揮其輔助教學價值,具體可以描述為:其一,激發(fā)學生對音樂課程的關注度與興趣。受傳統(tǒng)音樂教育課程氛圍影響,且教學內容缺乏時代性,無法引起學生共鳴,導致大學生在學習音樂課程時多缺乏興趣。而引入流行音樂,則可以貼合學生興趣及愛好,引起學生參與興趣與內在共鳴,為實現音樂教育效果創(chuàng)造條件;其二,創(chuàng)建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在大學音樂課程活動中引入流行音樂,可以改變傳統(tǒng)音樂教學中嚴肅而古樸的氛圍,且流行音樂所富含的時代氣息與生活氣息,可以營造出較為活躍而寬松的教學氛圍,為實現教學效率提高提供支持;其三,引導學生進行情感表達與情緒調節(jié)。大學生面臨生活。學習與社會壓力,其內在的情緒多無法順利排解,而引入流行音樂,則為學生舒緩情緒,表達情感創(chuàng)造了新的途徑,對于學生發(fā)展音樂素養(yǎng),存在著較大幫助。
二、大學音樂教育中流行音樂引入及實踐思考
(一)充分做好流行音樂作品選擇工作
流行音樂自身攜帶有較多的時代因素與生活因素,大部分流行音樂均表現出積極樂觀性,可以引導學生以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來面對生活。但不可否認的是,也有一些流行音樂中存在著一些消極或低俗內容,不利于大學生品質塑造與提升。為此,在大學音樂教育活動中,教師需要充分認知流行音樂內涵及其特征,認知流行音樂在教學中應用的現實價值及不足,在課程教學中引入優(yōu)秀且積極的流行音樂作品,從而輔助音樂教學,引導學生學習與掌握音樂技巧,提高學生音樂審美與欣賞水平。教師應理性分析音樂作品,確保流行音樂作品選擇的合理性、積極性與科學性。如在教學活動中,可以引入筷子兄弟的《父親》,該流行音樂對父親的形象進行了深刻描述,并歌頌了父親對孩子無私的奉獻,感嘆時光下父親的老去,并引導人們學會感恩與回報。整個歌曲旋律十分優(yōu)雅動心,且容易引發(fā)學生共鳴,存在著突出的教育價值。
(二)關注音樂教育與流行音樂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在具體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采取以下兩種策略,實現音樂教育與流行音樂的有效結合。其一,以流行音樂故事背景為關注點進行欣賞。流行音樂作品的創(chuàng)作,其多存在著一定的特殊創(chuàng)作背景,而這些背景信息,則有助于幫助學生更好理解與認知流行音樂中所詮釋的新型、情感與價值。為此,在大學音樂教育中,教師可以更多關注流行音樂故事背景,來引導學生更為深入的了解流行音樂創(chuàng)造內涵與情感。以《一個真實的故事》歌曲為例,“走過那條小河,你可曾聽說,有一位女孩,她曾經來過……”其音樂作品創(chuàng)作背景為:一個年少青春女孩,為救護一只丹頂鶴而失去生命的真實故事,這首歌曲在講述女孩故事的同時,也呼吁著人們關注生態(tài)保護。通過故事背景講解,讓學生更深入理解音樂作品,提高學生音樂素養(yǎng);其二,將流行音樂與古典音樂有效結合。在引入流行音樂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教學形式創(chuàng)新,將流行音樂與古典音樂相結合,從而拓展到古典音樂文化教學層面。如周杰倫《夜曲》音樂作品中,其鋼琴背景多為肖邦《B大調夜曲第3號》等。
(三)教師應關注與提高學生音樂基礎知識及技能
流行音樂風格類型眾多,在大學音樂教育中引入流行音樂,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音樂基礎知識與技能。如學生缺乏音樂基礎,則無法有效賞析音樂作品,對于培養(yǎng)與發(fā)展學生音樂素養(yǎng)十分不利。在學生歌唱技巧教學中,除了關注民族唱法與美聲唱法外,還應引入一定的通俗唱法。當前,流行音樂唱法較為豐富,教師可以依據大學生個體特征及風格,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索與創(chuàng)作,從而提高學生歌唱水平。在音樂欣賞教學中,教師可以選擇古典音樂、流行音樂中具備特色性與代表性的作品為對象,通過有效整合教學資源,最大限度提高學生音樂欣賞與鑒賞水平,實現音樂教育目標。
三、結語
當前,學生群體對流行音樂的關注度十分高,對于大學音樂教育而言,在教學活動中適當引入流行音樂成為了時代發(fā)展的必然訴求,也符合音樂教學的內在規(guī)律。引入流行音樂,可以有效發(fā)揮其輔助教學價值,為提高大學音樂教育效果與水平提供支持。在關注其輔助教學價值的同時,重點從多個層面出發(fā),思考了流行音樂在大學音樂教育中的教學思路。實踐表明,發(fā)揮流行音樂輔助價值,對于實現其音樂教學目標,提高學生音樂素養(yǎng)及水平,存在著重要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 季永會.論流行音樂在大學音樂教育中的重要性[J].北方音樂,2015,35(13):32.
[2] 曹策.淺析流行音樂在大學音樂教育中的重要性[J].文藝生活·文藝理論,2015(02):230-230.
[3] 鄭文雅.流行音樂在大學音樂教育中的價值思考[J].北方音樂,2016,36(02):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