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勇
【摘 要】近年來,渝北大盛地區(qū)幼兒園發(fā)展迅速,推進了當地幼兒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然而農村幼兒園的管理現狀卻令人擔憂。文章在對渝北大盛地區(qū)農村幼兒園現狀分析的基礎上,梳理出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并試圖提出了一些建議和思考。
【關鍵詞】渝北大盛地區(qū) 幼兒園 現狀及對策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7.007
近日,筆者對渝北大盛地區(qū)幼兒園的辦園現狀進行了實地考察。全轄區(qū)現有注冊幼兒園6所(包括1所民辦私立園),其中二級園1所、三級園5所。現將一個階段的實地考察結果報告如下:
一、辦園現狀
(一)基本概述
位于明月腳下的大盛地處渝北區(qū)東北部,距兩路城區(qū)60公里,轄區(qū)幅員面積112平方公里,總人口40600人,其中農業(yè)人口37200人。轄區(qū)有0~6歲幼兒2500余名。
受地方經濟發(fā)展滯后、交通不暢、信息閉塞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多年來幼教經費短缺,投入嚴重不足。被調查的大部分幼兒園,園舍陳舊,設施短缺、落后,設備老化;幼兒戶外大型玩具及桌面玩具少,種類單一,極不豐富;管理混亂,教師整體素質偏低,搭配不合理。
(二)硬件設施參差不齊
1.戶外大型體育活動器械方面。部分三級園戶外大型體育活動器械已年久失修,存在生銹、焊接斷裂等現象:如秋千繩索老化,翹翹板不同程度斷裂,滑梯的防護欄不同程度破損,甚至無法使用等等;也有部分園沒有戶外體育活動器械。
2.其他玩具。幼兒桌面玩具絕大部分在4種以下,一般僅限于積塑插件、科學啟蒙玩具,勞動工具只有極個別園有;美工、音樂教具絕大部分園都有,但種類單一,一般只限于彩色水筆和風琴;所有園幾乎沒有沙水玩具。
3.幼兒圖書。適合幼兒閱讀的圖書破舊,種類單一,數量嚴重不足,除了教材幾乎沒有適合幼兒閱讀的圖書。
4.活動場地。地處場鎮(zhèn)的中心園室內、室外活動場地緊張;其他園場地相對寬裕,但綠化面積較小,利用不足。
(三)衛(wèi)生條件讓人堪憂
調查時發(fā)現,部分園的幼兒在入廁、飲水、盥洗等基本衛(wèi)生條件方面得不到保證。部分幼兒園從來都沒有消過毒,就連最常用的消毒工具和消毒藥品都沒有。水杯,積塑插件等和幼兒接觸親密的物品沒有定期清洗、消毒。
(四)消防設施配備不足
大部分幼兒園照明線路老化,個別幼兒園甚至沒有任何消防設施,存在很嚴重的安全隱患。
(五)師資水平低下
1.轄區(qū)僅有10%的幼兒教師取得了幼兒教師資格證。幼兒教師學歷一般為中專、高中,極個別教師的學歷甚至還是初中水平,教師隊伍良莠不齊,大部分幼兒園教師沒有受過正規(guī)教育,不懂幼兒教育知識。
2.教師待遇低,師資隊伍不穩(wěn)定,整體水平亟待提高。被調查的5所幼兒園中,教師月最高工資額低于1500元的園達到40%,教師最低工資為1200元。
(六)教師聘任隨意性大,穩(wěn)定性較差
幼兒園教師絕大多數是單人帶班,教研工作無法開展,教師教育觀念和教育技能相對落后。
由于種種因素的制約,她們外出學習、培養(yǎng)、參觀、考察等機會相對較少,因此,很難提高自身的素質。部分幼兒園與義務教育小學階段混為一談,與普通小學一起管理;教師實行輪流制,定期到幼兒園任教,制約了幼兒園的健康、協調發(fā)展。
(七)保育工作落后
絕大部分幼兒園中沒有專門的保健員、保育員,全部工作都由教師一人去做。由于教師知識和精力的有限,不可能很周到地照顧每一個小朋友、科學調節(jié)他們的生活。
(八)管理體制不明確
1.教育教學內容“小學化”。個別幼兒園甚至直接使用小學一年級教材,以學拼音、寫字、做數學題為主。有的幼兒園雖然使用了學前教育用書,但以游戲為基本活動還遠未得到落實。由于教育內容脫離幼兒生活實際,忽視幼兒興趣需要和年齡特點,因而不能調動幼兒內在的學習積極性,不利于幼兒的終身學習和身心健康和諧發(fā)展。
2.在辦園方向問題上,絕大部分園對實現教育本土化,突出地方特色認識不充分,沒有打破關門辦園的舊有模式,體現地方風土民情的農村社區(qū)文化資源較少受到利用,農事、農家、農作物尚未進入兒童學習的課堂。
3.部分幼兒園辦園思想難以堅持。很多幼兒園的園長都是當地學校校長兼任,一旦換屆后,前后兩任領導的辦園思路不一樣,甚至沖突,使幼兒園無法正常健康地發(fā)展。
4.由于學校校長一人兼任幼兒園園長,其精力有限,難以顧及幼兒園的管理,難以關注幼兒園的發(fā)展。
二、原因分析
1.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家長對幼兒園的要求除了保證幼兒的溫飽安全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希望幼兒能夠學到知識,而他們理解的知識又有些偏差,認為認識幾個拼音漢字,會算幾道數學題,會背幾首詩詞就是學了知識。于是部分領導和教師為了迎合家長的心理,不顧幼兒身心發(fā)展特點,提前在幼兒園對幼兒進行小學教育,這種現象在農村鄉(xiāng)鎮(zhèn)幼兒園尤其普遍。
2.對幼兒玩具的認識有偏差。認為只有買來的玩具才是真正的玩具,沒有充分發(fā)揮農村的優(yōu)勢,導致農村社區(qū)文化資源和自然資源未能得到充分開發(fā)和利用。
3.社會、家長對學前教育認識不夠,不能真正領會和認識學前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和重要性,沒有把學前教育與義務教育擺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未能正確處理好學前教育與義務教育的關系,忽略了學前教育與義務教育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作用。
4.幼兒園收費偏低,打擊了一些學校的辦園積極性,影響了保教水平,進而導致入園率低,久而久之形成惡性循環(huán)。
參考文獻
[1].李鵬,韓立菊. 提高教師教育科研理論素養(yǎng)的校本研究[J]. 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13,03:42-44.
[2].馬雪琴,馬富成. 教師專業(yè)化視角下的幼兒園教師教育問題探析[J]. 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13,03:6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