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解軍, 隆佩欽, 黃 斌
(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 土木工程與力學學院, 湖南 長沙 410004)
?
大跨矮墩連續(xù)剛構橋施工控制分析
王解軍, 隆佩欽, 黃斌
(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 土木工程與力學學院, 湖南 長沙410004)
[摘要]源于廣西崇靖高速公路左江特大橋工程實例,通過MIDAS/CIVIL建立模型,對大跨矮墩連續(xù)剛構橋上部結構進行計算分析,為施工時主梁的線形、應力控制提供理論依據(jù)。
[關鍵詞]矮墩; 連續(xù)剛構橋; 箱梁; 撓度與應力; 有限元分析
1概述
以往針對高墩連續(xù)剛構橋的設計施工技術研究較多[1-3],對于矮墩剛構橋研究較少。與高墩剛構橋相比,因為橋墩矮、水平抗推剛度大,所以難以適應由溫度、混凝土收縮徐變等因素引起的縱向變形,一般需采取特殊的結構設計與施工措施,如墩的設計及在跨中合攏段施加水平頂推力等,同時施工監(jiān)控也有一定的特殊性。采用懸臂施工法的大跨矮墩連續(xù)剛構橋,在混凝土收縮徐變、自重、溫度、預應力及合攏頂推力共同作用下,施工過程中結構應力與撓度變化較大,特別是合攏過程中結構體系轉(zhuǎn)換,增加了這種變化的復雜性。因此,在進行大跨矮墩連續(xù)剛構橋施工控制中,精確地分析施工過程中的的橋梁結構位移與內(nèi)力,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針對廣西左江大橋,主跨160 m的3跨預應力混凝土矮墩連續(xù)剛構橋,分析橋梁施工過程的結構位移與應力,為左江特大橋橋施工控制提供理論依據(jù)。
2工程概況
左江特大橋是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崇靖高速公路的一座特大橋梁,該橋位于廣西崇左市太平鎮(zhèn),橋梁起點崇左端屬于大村三北屯,跨越左江干流、河谷寬約350 m,深約30 m,終點靖西端屬于公益村婆利屯。主橋全長330 m,分三跨布置,主跨160 m,橋墩較矮(見圖1)。
圖1 主橋立面圖(單位: m)Figure 1 Elevation view of the bridge(unit: m)
單幅橋截面形式為單箱單室,橋墩處梁高9.7 m,跨中梁高3.6 m;頂板厚28 cm,變厚度底板厚,從根部100 cm逐漸變至跨中32 cm。腹板從根部至跨中分三段分別采用80、70、55 cm共3種厚度,箱梁底板厚與梁高均按1.8次拋物線變化。箱梁0號節(jié)段長10 m,每個“T”構縱向?qū)ΨQ劃分為20個梁段,從橋墩處至跨中分別為12×3.5 m+8×4 m,節(jié)段懸澆筑總長74 m。掛籃設計自重1 000 kN。
左右幅橋3、4號主墩采用雙肢實體薄壁墩,墩身采用圓端頭矩形截面,肢間凈距3.9 m,單肢截面尺寸8.55×1.8 m,圓端直徑1.8 m。左右幅橋2、5號橋墩為引橋間過渡墩,采用雙柱式墩,柱徑2.0 m。
過渡墩處設單元式多向變位梳形板系列伸縮縫-240,主橋箱梁下設GPZ(Ⅱ)3.5DX單向滑動盆式橡膠支座和GPZ(Ⅱ)3.5SX雙向滑動盆式橡膠支座各一套。
3有限元模型
本次結構采用midas有限元軟件建模計算,使用梁單元,按照施工順序,分階段建立左江大橋主橋的結構計算模型。因左、右幅橋的結構尺寸布置基對稱,僅分析左幅橋。邊界條件:承臺底設為固定支座,兩邊跨梁端為豎向支承。全橋模型共分為135個單元。主梁混凝土采用C55,彈性模量為3.55×104MPa。橋墩采用C40混凝土,彈性模量為3.25×104MPa,,泊松比取0.167。
0號塊在橋墩上采用支架架施工,其余20段懸臂梁采用掛籃施工。主橋施工先合攏邊跨,再合攏中跨,中跨合攏后施加二期恒載。安裝中跨合攏段的內(nèi)外剛性支撐時應精確定位,以確保施加在20號梁段上的頂推力(5 000 kN)永久存在。
左江特大橋Midas建模見圖2。
圖2 全橋有限元模型Figure 2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total bridge
4計算結果分析
4.1位移計算結果
選取箱梁施工的最大懸臂階段、合攏后及二期恒載施工完成等關鍵施工階段,箱梁豎向撓度累計結果如圖3~圖6所示。全橋主梁預拱度分布如圖7所示。其中最大懸臂及合攏階段取主橋3號墩(崇左側(cè)主墩)為對象。圖中“-”號表示箱梁撓度(豎向位移)朝下。
圖3 最大懸臂施工階段箱梁撓度Figure 3 The vertical deflection of box girder in extreme cantilever stage
圖4 邊跨合攏后箱梁撓度Figure 4 The vertical deflection of box girder after side spans closure construction
圖5 中跨合攏后箱梁撓度Figure 5 The vertical deflection of box girder after midspan closure construction
圖6 成橋狀態(tài)箱梁撓度Figure 6 The vertical deflection of box girder in completion stage
由以上圖形可知:箱梁施工過程中,最大懸臂階段累計的最大位移(豎向撓度) 為6.31 cm,但是不在最大懸臂端,而在最大懸臂端之前3~4段梁處。邊跨合攏后,結構體系發(fā)生改變,邊跨測位移無明顯變化,但是中跨測主梁整體上移。中跨合攏段混凝土澆筑后,跨中部分梁段明顯下?lián)希菑埨笾锌缰髁河捎休^大的向上位移,最大位移在邊跨跨中。二期恒載作用下,全橋主梁整體下?lián)希蝗珮蚴┕ね瓿珊?,全橋最大累計位移在邊跨跨中。根?jù)施工時主梁豎向撓度可計算出施工時主梁預拱度如圖7所示。
圖7 全橋主梁預拱度Figure 7 Precamber of the main girder
4.2應力計算結果分析
圖8為應力控制點,圖9~圖11為應力計算結果。圖中“-”號表示主梁受壓。
模型計算結果顯示,箱梁頂板與底板內(nèi)外側(cè)應力相等,這是因為直線箱梁橋內(nèi)、外側(cè)對稱的原因。施工過程中,箱梁頂板最大應力為-6.69 MPa,底板最大應力為-10.1 MPa,主梁均為受壓,箱梁未出現(xiàn)受拉情況。
圖8 應力控制點Figure 8 Control point of the stress
圖9 最大懸臂階段混凝土澆筑后箱梁應力Figure 9 The stress of box girder in extreme cantilever stage after concrete poured
圖10 最大懸臂階段鋼絞線張拉后箱梁應力Figure 10 The stress of box girder in extreme cantilever stage after steel tensioned
圖11 成橋后全橋箱梁應力Figure 11 The stress of box girder in completion stage
按照《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橋涵設計規(guī)范》(JTG D62-2004)[10]第7.2.8條對施工階段正截面法向應力進行驗算,對于預應力混凝土受彎構件,在構件自重和預應力等施工荷載作用下,構件截面邊緣應力應滿足:
(1)
施工驗算時,取f′ck=0.8fck=28.4 MPa,f′tk=0.8ftk=2.19 MPa,
由應力計算結果可知:左江大橋施工過程中,箱梁應力在設計規(guī)范允許范圍內(nèi),滿足要求。
5結論
針對廣西左江大橋主跨160 m的矮墩連續(xù)剛構箱梁橋,使用結構有限元軟件,模擬施工過程,進行仿真分析,可得到如下結論:
① 大跨矮墩剛構橋箱梁懸臂施工過程中,箱梁豎向撓度較大,最大撓度產(chǎn)生在接近懸臂端的位置;并且,邊跨合攏后,結構體系發(fā)生改變,邊跨位移變化較小,但中跨發(fā)生較大的向上位移。這是在箱梁施工過程中計算預拱度時必須注意的。
② 計算分析表明,通過在中跨合攏段施加水平頂推力措施,施工過程中箱梁混凝土應力均為壓應力,未出現(xiàn)拉應力;箱梁底板壓應力大于頂板壓應力,并且最大壓應力在合理范圍、滿足橋梁設計規(guī)范要求。
[參考文獻]
[1]劉榕,劉海波,龍海濱.山店江大橋高墩連續(xù)剛構橋設計與關鍵技術[J].公路工程,2013(2):125-128.
[2]黃斌,隆佩欽,王解軍.高墩大跨小半徑曲線連續(xù)剛構橋施工階段結構分析[J].公路工程,2014(06):216-219.
[3]周立平,李志勇,蔡磊.高墩大跨度連續(xù)剛構橋施工穩(wěn)定性分析[J] .公路工程,2014(4):226-230.
[4]邱順冬.橋梁工程軟件midasCivil常見問題解答[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5]蘇礪鋒.混凝土徐變計算及橋梁施工過程仿真分析[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04.
[6]雷俊卿.橋梁懸臂施工與設計[[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7]向中富.橋梁施工控制技術[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8]項海帆.高等橋梁結構理論[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9]JTG/T F50-2011,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guī)范[S].
[10]JTG D62-2004,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guī)范[S].
Analysis of Construction Control of Continuous Rigid Frame Bridge with low Piers and Long-span
WANG Jiejun, LONG Peiqin, HUANG Bin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s,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 Changsha, Hunan 410004, China)
[Abstract]This thesis comes from an actual project Guangxi Chongzuo to Jingxi highway-ZuoJiang bridge ,using spatial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MIDAS/CIVIL to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ox girder.The study may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linear and stress control during construction of box girder .
[Key words]low pier; continuous rigid frame bridge; box beam; displacement and stress;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中圖分類號]U 448.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10(2016)02—0148—03
[作者簡介]王解軍(19—),男,湖南邵陽人,教授,博導,主要從事大跨與復雜橋梁結構理論及新技術研究。
[收稿日期]2015—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