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娥
摘 要:通過走訪湖北省宜昌市點軍區(qū)、夷陵區(qū)、宜都市、枝江市、長陽縣等多家休閑農莊,了解了這些農莊在發(fā)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從單個休閑農莊出發(fā),提出了在互聯網+時代農莊在主動擁抱互聯網,提升自身經營效率,占據競爭優(yōu)勢方面可執(zhí)行的計劃,以期為日后的相關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互聯網+;電商平臺;大數據分析平臺;互聯網眾籌
中圖分類號:F323.4;F724.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10.062
1 互聯網+
“互聯網+”就是“互聯網+各個傳統(tǒng)行業(yè)”,但是,這并不是簡單的兩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術和互聯網平臺讓互聯網與傳統(tǒng)行業(yè)深度融合,創(chuàng)造新的發(fā)展生態(tài)。它代表了一種新的社會形態(tài),即充分發(fā)揮互聯網在社會資源配置中的優(yōu)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的創(chuàng)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域中,努力提升全社會的創(chuàng)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fā)展新形態(tài)。
2 宜昌市休閑農莊現狀
2.1 休閑農莊
在走訪湖北省宜昌市各區(qū)域時發(fā)現,現在最流行的就是家庭農場、農家樂、山莊和農莊等。因此,筆者根據它們的特點作了簡單的區(qū)分。家庭農場是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從事農業(yè)規(guī)?;⒓s化、商品化的生產經營,并以農業(yè)收入為家庭主要收入來源的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農家樂是新興的旅游休閑形式,是農民為城市人提供的一種回歸自然,使自己身心放松、精神愉悅的休閑旅游方式,主要是以提供各類休閑活動和餐飲、住宿為主;筆者理解的休閑農莊則是兼具家庭農場和農家樂的優(yōu)勢,既能種植農產品,又能提供農產品銷售、休閑活動、餐飲、住宿的綜合體。
2.2 存在的營銷問題
筆者通過走訪宜昌市點軍區(qū)、夷陵區(qū)、宜都市、枝江市、長陽縣多家休閑農莊發(fā)現,目前,宜昌市休閑農莊在發(fā)展過程中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2.2.1 營銷手段傳統(tǒng)
在宜昌市休閑農莊經營者中,除了部分青年經營者在初步使用互聯網電商平臺和移動互聯網終端銷售產品,進行企業(yè)推廣外,許多經營者依然在使用傳統(tǒng)的營銷手段。
2.2.2 休閑形式單一,產品同質化嚴重
幾乎所有的農莊提供給休閑客戶的都是農產品采摘、釣魚、棋牌、餐飲、住宿等服務,提供的農產品也大同小異,農作物有草莓、桃子、橘子、柚子和葡萄等,禽畜類有家豬、野豬、牛、羊、土雞和野雞等。許多休閑客戶反映,這里沒有足夠的吸引力讓他們愿意反復消費。
2.2.3 投資大,周期長,資金緊張
筆者從與多家農莊主交談的過程中得知,農莊經營,特別是其中的農作物種植、禽畜類養(yǎng)殖投資大,周期長,幾年后才能有收益,資金鏈一旦斷裂就會功虧一簣。因此,部分農莊主都是通過經營其他商業(yè)項目來補貼這部分投入的。
2.2.4 農莊主題不清,缺乏創(chuàng)意
宜昌市休閑農莊的主題不清晰,無論是莊園建筑,還是莊園文化,都缺乏創(chuàng)意,沒有鮮明的特色,所以,就更談不上建立知名品牌。
2.3 營銷對策
因為互聯網+農業(yè)的頂層設計尚未完全明晰,并且鄉(xiāng)鎮(zhèn)農村要想實現休閑農莊行業(yè)協(xié)同發(fā)展尚需時日。鑒于此,筆者想先談談單個休閑農莊使用互聯網提升自身經營效率,占據競爭優(yōu)勢的方法。
2.3.1 利用電商平臺推動產品銷售
現階段,農莊可以通過地方網絡社區(qū)、微信朋友圈宣傳,并在淘寶網、微信平臺設立店鋪銷售。未來,期盼看到宜昌市能建立充滿地域特色的農產品交易電商平臺。此外,還應從電商、微信平臺得到的銷售數據和客戶預約信息,并盡早安排生產。
2.3.2 運用大數據分析平臺搜集市場信息
目前,許多農莊主也認識到,為了提高農產品的銷量,提升休閑農莊的人氣,必須要有特色。而特色之一就是要有與眾不同的農產品。農莊主要是利用可以利用的大數據分析平臺,比如阿里云數據、淘寶指數、百度數據、魔鏡大數據等搜集市場信息,尋找有潛力的農產品,并請農藝師、畜牧專家進行可行性分析,尋找有潛力的休閑項目。同時,還可以請市場專家進行可行性分析。有條件的農莊甚至可以率先引入大數據分析系統(tǒng),以指導農莊實時生產,提高農莊的農作物種植和禽畜養(yǎng)殖的成活率。
2.3.3 運用互聯網眾籌資金
互聯網眾籌是互聯網+金融的一種創(chuàng)新應用,它是用“團購+預購”的形式向網友募集項目資金。眾籌是利用互聯網和SNS的傳播特性,讓小企業(yè)、藝術家或個人向公眾展示他們的創(chuàng)意,爭取大家的關注和支持,進而獲得所需要的資金援助。農莊的前期投入非常大,許多農莊主表示最擔心的就是資金鏈問題。筆者以為,互聯網眾籌的方式不失為一種解決資金緊張的有效途徑。
2.3.4 塑造線上線下農莊品牌
為了吸引周邊更多的人購買農莊的農產品,并反復到農莊來,在互聯網+時代下,農莊品牌塑造和推廣工作要同時進行。要想實現這一目標,就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①要確立有創(chuàng)意的莊園主題,可以將特色農作物的美景作為主題,也可以將莊園中充滿地域特色的自然人文景觀作為主題;②設計具有互聯網精神和流行基因的品牌名稱、品牌標識、品牌形象;③選取能吸引網絡注意力的品牌代言人,并創(chuàng)立品牌故事;④為了建立品牌信任,務必構建產品生產、加工、銷售的可視化體系,即農莊透明化生產加工現場,產品品質權威鑒定,產品質量追溯體系等。
參考文獻
[1]陳紅川.互聯網+背景下現代農業(yè)發(fā)展路徑研究[J].廣東農業(yè)科學,2015(16):143-147.
[2]譚城.互聯網+時代發(fā)展休閑農業(yè)的思考[J].北京農業(yè),2015(8):192-194
[3]楊璐,穆向麗.互聯網+休閑農業(yè)的營銷模式創(chuàng)新——安徽績溪“聚土地”項目實施的經驗[J].休閑農業(yè)與美麗鄉(xiāng)村, 2015(5):6-7
〔編輯:白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