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麗水市中考語文試題《爬樹的男孩》閱讀
1.(1)拉瓦利用夜色做掩護,偷偷爬上猴面包樹,看新鮮事。(2)安德烈利用拉瓦搜集情報。(每小題1分,理解合理即可。)
2.(1)甲句“也沒吐出”表現(xiàn)了安德烈的寧死不屈。乙句“才吐出”寫出了安德烈此時感慨很多,心情復雜。(每處1分,意思符合即可。)(2)“我們就要自由了,等著吧!”/安德烈是戴高樂將軍欽點的間諜,他并不是困在集中營,而是肩負特別使命潛伏在這片草原深處進行偵探。/(安德烈)本以為必死無疑,卻沒想到生機猶在。(每處1分,答對兩處即可。)
3.安德烈傷得這么重,他會死嗎?打吊針真的能救活他嗎?他被打成這樣,都是我害的。我要一刻不離地守著他,陪著他。(根據(jù)揣摩的合理程度酌情給分。)
4.猴面包樹是小說的情節(jié)線索,安德烈和拉瓦的合作、被捕、受刑、得救,都圍繞著這棵樹展開,它貫穿整個故事的始終。猴面包樹是小說人物生死相依的見證,他們在集中營的生活與樹已融為一體:拉瓦在樹上瞭望,安德烈在一旁放風;在殘酷的環(huán)境中,這棵樹讓他們滿懷希望,共同堅守;人遭受酷刑,樹也經(jīng)受了戰(zhàn)火,一個在死亡邊緣徘徊,一個不離不棄陪伴。猴面包樹更是自由、希望與生命的象征,醒來的安德烈,受傷的樹,拿著吊瓶救樹的男孩,構(gòu)成一幅感人的畫面,引發(fā)人們對生命、人性與戰(zhàn)爭的嚴肅思考。
中考英語動詞與非謂語動詞針對性練習答案與解析
1. D
解析:考查動詞的詞義辨析。句意為:春天各種花都散發(fā)出怡人的香味。invent意為“發(fā)明”;discover意為“發(fā)現(xiàn)”;build意為“建立,建造”;produce意為“生產(chǎn),制造,產(chǎn)生”。
2. A
解析:考查taste的用法。taste在這里做系動詞,后面應該接形容詞。
3. D
解析:考查動詞短語的辨析。句意:這條褲子很漂亮。我可以試穿一下嗎?try on意為“試穿”;為動詞+副詞短語,當賓語是代詞時,應放在它們中間。pants為復數(shù),所以用them代替。
4. A
解析:考查“have/has been to”與“have/has gone to”的用法?!癶ave/has been to”表示“曾經(jīng)去過某地”,人在說話地點。從句意可知人在說話地點。
5. D
解析:there be表示存在的“有”,an English party為單數(shù),所以只能用is going to be或者是will be。
6. B
解析:考查動詞短語的辨析。根據(jù)答語可知第一句句意為“你和你的朋友相處得怎么樣?”故用“getting on with”。
7. A
解析:疑問詞后接動詞不定式,由句意可知,劃線處為“how to use”,意為“如何使用”。
8. A
解析:考查動詞的時態(tài),由句意可知,劃線處為現(xiàn)在進行時,應用“is doing”。
9. D
解析:考查動詞的時態(tài),由“two days ago”可知第一個空用一般過去時,所以應該用“l(fā)eft for”。由“for two days”可知第二個空為現(xiàn)在完成時,因此應用“have been away”。
10. D
解析:考查非延續(xù)性動詞的用法?!癰orrow”為非延續(xù)性動詞,不能與一段時間“for two days”連用,應轉(zhuǎn)換為“kept”,且應該用現(xiàn)在完成時,因此為“have kept”。
11. A
解析:考查動詞的時態(tài)。由“since he
moved here”可知,應用現(xiàn)在完成時態(tài)。
12. D
解析:考查動詞的被動語態(tài)。主語為“the room”,是動作的承受著,應用被動語態(tài)。由句意可知空白處為“正在粉刷”,因此應用現(xiàn)在進行時的被動語態(tài)“is being painted”。
13. D
解析:考查動詞的被動語態(tài)。句意為:早上有人聽到瑪麗在她房間里唱歌,Mary為動作的承受者,故用被動語態(tài),且為經(jīng)常性動作。
14. D
解析:if引導的條件狀語從句,其時態(tài)為主句用一般將來時,從句則用一般現(xiàn)在時。
15. A
解析:考查動詞的固定用法:tell sb. not to do sth.。
16. A
解析:感官動詞可接不帶to的動詞不定式,但在被動語態(tài)中,to不能省略。
17. A
解析:考查情態(tài)動詞的特殊用法,must引導的一般疑問句其否定回答用“neednt”。
18. C
解析:考查動詞的時態(tài)。由“since last year”可知,此處應用現(xiàn)在完成時。
19. D
解析:考查動詞的被動語態(tài)?!癆ll the mobile phones”做主語是動作的承受者,應用被動語態(tài)。由句意可知為“必須被關(guān)掉”,故用“must be kept off”。
20. D
解析:考查動詞的時態(tài)。由if引導的條件狀語從句,主句用一般將來時,從句用一般現(xiàn)在時。
21. A
解析:“過去常常做某事”為“used to do sth.”,其問句形式應為“Did...use to...?”。
22. B
解析:考查動詞的固定搭配?!癐t is easy for sb. to do sth.”。
23. D
解析:“about”為介詞,后接“singing”,“would like to do sth.”為固定搭配,意為“想要做某事”。
24. D
解析:考查“borrow”與“l(fā)end”的用法?!癰orrow”為“借進”,“l(fā)end”為“借出”。
25. A
解析:考查動詞+副詞短語的用法及辨析。由句意可知劃線處為“打電話給我”。“ring up”為動詞+副詞短語,“me”為代詞,只能放在中間,故用“ring me up”。
中考物理中關(guān)于“吃”的趣題
1. 減?。ɑ蜃冃。蚪档停?;熱傳遞。
2. 小;低于。
3. 高壓鍋密封好,鍋內(nèi)氣壓高,水的沸點高。
4. 汽化;擴散。
5. 凝華;放出;凝固。
6. 小于;增大;0.2 N。解析:湯圓上浮過程中所受浮力F浮= ρ水gV排=1.0×103 kg/m3×10 N/kg×2×10-5 m3=0.2 N。
7. A
8. C
9. D
解析:讀題知,清湯鹵和紅湯鹵的質(zhì)量、主要成分及初溫幾乎相同,它們的比熱容就接近相同,兩邊的加熱情況相同,它們的沸點也應近似相同,紅湯鹵一側(cè)浮著一層具有麻辣風味的油,油層的作用是能夠減少熱量的散失,其熱量散失少,紅湯鹵就先沸騰,故D說法是不正確的。
10. C
11. 濺入油里的水滴,到達油面時有一定的速度,要繼續(xù)向下運動。由于油的溫度遠高于水的沸點,水滴向下運動過程中會快速汽化,產(chǎn)生高壓氣泡,氣泡迅速膨脹破裂,便把油濺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