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佳
李安導演的電影作品大多擁有國際化的素材,從影片的語言上來看,不僅有華語影片,也有英文影片;從作品的背景上來看,既存在東方文化,又存在西方文化。所以說,李安導演的作品成為了華語影片進軍世界影片領域的橋梁,同時也建立了自身電影視聽語言的特有風格。觀眾在觀看同一部電影的時候會產(chǎn)生一樣的反響,但是每位觀眾的文化背景是各不相同的。雖然在表達上,視聽語言是蘊藏于內而不顯于外,具有觀賞意義和廣闊的敘述空間,帶給觀眾意味深長的回憶和想象。
一、 遠景鏡頭與客觀敘事手法在視聽語言中的體現(xiàn)
中國傳統(tǒng)繪畫藝術在李安導演的影片中有著一席之地。在國際好萊塢的鏡頭中,環(huán)境往往是襯托人物的一個客觀現(xiàn)象,人物經(jīng)常在近景、中景、特寫這些鏡頭中得以突顯。但是在中國的美學特征里,講究的是人與物、情與景的融合,如果我們的情與景之間沒有關聯(lián)那么就會使藝術作品變的失去“靈魂”成為行尸走肉。所以,李安導演的影片常常都是人物、事物和環(huán)境之間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關系。[1]李安導演常常運用遠景鏡頭,來體現(xiàn)這種關系,把人物放在廣闊、秀麗的景物中去。讓江湖美景、鳥語花香體現(xiàn)出影片人物的悲歡離合,從實際的角度形成一種循序漸進的風格。李安導演的這種語言鏡頭使影片產(chǎn)生一種唯美的畫面,讓觀眾在視覺上得到凈化。
以《理智與情感》為例,這是一部改編自英國女作家簡·奧斯汀的同名小說的愛情電影。在19世紀時期它打破了傳統(tǒng)的悲觀主義小說引領潮流的局面,影片向人們闡述的是在婚姻關系里女性占主導地位的價值觀念,兩位女主人公的觀念一直備受爭議。在原著小說里,景物的敘述是少之又少的,女作家喜愛用角色之間的對話來為單一的婚姻戀愛話題增添閃光點。李安導演的影片里,最大的特色就是偏愛運用遠景鏡頭來表現(xiàn)影片中的鄉(xiāng)村環(huán)境,展現(xiàn)出優(yōu)雅的鄉(xiāng)村莊園和廣闊安靜的自然風光。情感外露的瑪麗安娜熱情奔放的釋放著自己對威洛比的愛慕,未曾想過,威洛比為人不正,根本沒有把瑪麗安娜對他的感情真正的放在心上。當她得知威洛比將與格雷這位富裕家境下的小姐結婚時,痛不欲生的瑪麗安走在孤寂的山峰之中,在遙遠的山峰中觀望著他們的婚禮,并且運用了遠景鏡頭來收錄下孤寂的山峰和暴雨如注的景象。通過這樣的展現(xiàn),把癡心的女主人公瑪麗安描繪的極為微弱,與其當時的遭遇相互映襯。
18世紀末19世紀初期,女性大多依賴男性生活。由于家庭背景,雖然瑪麗安自身具備豐富的文化素養(yǎng),但迫使她處于無望的絕境中。在畫面中遠景鏡頭把傾盆大雨描繪得非常細致,從而來體現(xiàn)瑪麗安求死之心。由于當時的衛(wèi)生醫(yī)療情況,就算是一個很小的發(fā)燒感冒都會致命,當瑪麗安從那場雨中回來后患上了嚴重的疾病,久未痊愈,在這段時期是埃利諾與布蘭登上校日夜照料,讓她病情得以康復,也使她放下了那段不堪回首的戀情,得以新生。假如李安導演不運用遠景鏡頭,觀眾就不會了解瑪麗安痛不欲生的心境。
二、“有意味”的人聲與配樂在視覺語言特征中的體現(xiàn)
在電影的表現(xiàn)素材中,聲音也是其中的一種,其中也包含著角色之間的對話、旁白和影片的配樂等等,大部分影片的主題內容和環(huán)境氛圍都可以通過聲音來體現(xiàn)。李安導演的影片在聽覺語言上運用同樣是簡約大氣的審美風格。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這部影片中,主人公派曾與作家之間有過簡短的交流。派:“信仰好比是一棟棟的房子,里面有很多獨立的房間?!弊骷遥骸笆欠翊嬖诓乱傻目臻g?”派:“肯定是存在的。”派信奉的是三個教會的理念,但是卻不曾發(fā)現(xiàn)它們之間沖突的因素,派的父親曾勸誡他說,要相信科學。然而派的母親覺得科學能幫他解決的是外部事物,真正的內心事物還是要靠信仰來完成。正是這種兼收并蓄、不任意相信的觀念才使得派在后來的海面漂流中生存下來。
在配樂上,李安導演的影片往往把配樂當作是主人公情感的表達、命運的傳承?!独碇桥c情感》這部影片主要是通過鋼琴曲來展現(xiàn)年代感的。奧斯丁在小說中闡述了18世紀英國女性在平日參加聚會的種種習慣。鋼琴和古典文學不僅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元素,女性的婚姻背景和財力背景也是極為重要的,女性們在婚姻愛情上都是非?,F(xiàn)實的,兩者之間存在著一種差別美。My Father's Favorite這首鋼琴曲成為了當時影片的主旋律。雖然它出現(xiàn)的次數(shù)并不多,但是它能夠將莊園里所發(fā)生的事件表達出來。在影片的開頭就運用了鋼琴曲和小提琴作為主題曲出現(xiàn)。在整部小說中,艾利諾代表的是理性,瑪麗安代表的是感性。一向率性而為的瑪麗安,在父親去世時選擇了一個人彈奏父親最喜愛的鋼琴曲。隨著音樂的出現(xiàn)瑪麗安憔悴的臉龐,將她內心的哀傷盡收眼底。當父親去世后她不僅不能繼承一點點遺產(chǎn)同時也強迫她離開了長久居住的故土,失去了這位偉大父親的愛。因此,瑪麗安用音樂來宣泄心中的傷感與憤恨。然而性格與她相反的姐姐,靠自己堅強理性的意念支撐著整個家庭的重擔,不僅處理著家庭內務更要安撫家人。當艾利諾站在門口聽到瑪麗安彈奏的樂曲時,堅強的艾利諾也不禁流下了淚水。與她平日里的穩(wěn)重和理性形成了巨大反差。當愛德華的出現(xiàn),順勢的將兩人感情得到進一步的升華。
三、 探討李安電影的價值所在
(一)向好萊塢注入新鮮血液
李安導演的影片不僅在好萊塢受到賞識、贊揚和認同,更是為好萊塢的電影發(fā)展提供了推動性的力量?!斑@一位滿臉笑容的中國紳士向世界證明一件事情,國外的藝術家們一直在為美國的電影事業(yè)做出自己的貢獻,然而我們這位中國電影導演向世界展現(xiàn)出電影的拍攝可以更有深刻的意境?!盵2]這段話是美國《時代周刊》對李安的贊美?!袄畎矊а菔且晃徊湃A橫溢的藝術家,我很早就期待著與他共同處事,同時他能夠將一部電影題材淋漓盡致的表現(xiàn)出來?!盵3]這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制片人吉爾·內特所說的?!渡倌昱傻钠婊闷鳌返男≌f原著者馬特爾也是非常賞識李安導演作品的人,他則表示:“李安導演的決定是正確的選擇,因為他所拍攝的影片大多情感豐富。他從小眾的電影到題材豐富的大片都能游刃有余的拍攝出來。從《理智與情感》《斷背山》到《冰風暴》和《臥虎藏龍》,他的作品變幻多端。”“李安一再展現(xiàn)出他能夠讓每個角色呈現(xiàn)不同的深度和特色,顯露放諸四海皆準的人性?!盵4]這句話曾是FX電視網(wǎng)總裁約翰·拉德格拉夫發(fā)布所講述的。李安導演憑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這部影片拿下最佳導演獎以后,出現(xiàn)了五十多種不同種類題材的劇本鋪天蓋地的涌入而來,也能體現(xiàn)出李安導演在好萊塢有著一席之地。同時也證明了好萊塢也急切需要這種,有內在、有深度,題材多變的影片。
(二)李安中國電影的曙光
李安之所以能在國際影壇中占有一席之地,除了他獨特的取材方式之外,更重要的李安作品中的東方文化精神可以與西方文化完美的融合,從而展現(xiàn)出多重文化的融合效果。作品“家庭三部曲”《喜宴》《推手》和《飲食男女》展現(xiàn)了李安電影的多面性,其中多元文化的交互融合使其敘事主題達到了很好的境界。李安有著高度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也正是因為其獨特的生長環(huán)境,造就了其多重文化的背景,使其能在國際影壇上發(fā)光發(fā)熱。
中國導演李安自幼就受到華夏文化的教育,與眾多的中國導演一樣,在影片特效技術和外語方面沒有任何有利形勢,李安導演卻能在人才濟濟的好萊塢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成就了具有自身風格的電影。之所以李安拍攝的電影有自身的風格,是因為它跟好萊塢的特效電影大有不同,同時與中國各地的影片風格有所區(qū)別,雖然影片運用大量的中國文化元素,但是能讓西方的電影觀眾體會到其中的深意。李安導演的出現(xiàn),向我們展現(xiàn)要想把中國電影走向世界,阻礙我們的不是文化之間的差異、影片后期技術、語言溝通,而是我們每個電影人要學會利用自身的特色來彌補不足。
李安導演的影片中從來都不曾出現(xiàn)花哨的特效鏡頭也不曾因為語言障礙來降低影片的標準。李安導演不僅對藝術性影片在拍攝上兢兢業(yè)業(yè)、循序漸進的敘述,同樣在商業(yè)性影片上,也是仔仔細細,分析透徹。所以,李安導演在拍攝《理智與情感》這部經(jīng)典外語片時,就算一句英語都不會,也能完整的將其中的意義展現(xiàn)出來;對美國上個世紀70年代的環(huán)境并不熟悉的李安導演,在拍攝《冰風暴》這部影片時,卻能夠精準的表達其中的深意;在《臥虎藏龍》這部影片中我們才能看到就連國語都講不通順的周潤發(fā)、楊紫瓊把李慕白和俞秀蓮兩位主人公的感情發(fā)揮得淋漓盡致,透徹人心;李安導演總結出了自己拍電影的體會,總共有四個方面:第一,不需要和好萊塢的電影制作技術去相比;第二,著重于電影本身的語言,有條不紊的敘述影片的內容;第三,要有自身的文化底蘊,找突破,提煉精華創(chuàng)作出感動觀眾的影片;第四,要高瞻遠矚,不能急于求成,貪圖眼前的成效和利益。這四個方面,正是中國影片目前首要的問題所在,是每位電影人值得借鑒的,把這幾個方面貫徹到影片中去,中國影片向世界進軍的時期就指日可待了。
結語
李安導演運用視聽語言在影片中創(chuàng)造出了一個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的藝術氛圍。在李安導演的細心編排下,利用鏡頭拍攝微妙角度,抒發(fā)情感是其視覺語言的重要方法,遠景鏡頭和景深長鏡頭可以讓影片中的元素都能完美的展現(xiàn)出來,可以讓觀眾隨心所欲的欣賞他們所喜愛的事物,通過這種視覺語言可以將李安導演影片中內斂、實際的敘事特點完美展示給我們,同時觀眾們可以欣賞到影片中唯美、形象的畫面。
參考文獻:
[1]劉宇翔.試論李安電影中的父權文化觀——以“父親三部曲”為例[J].新西部(理論版),2015,(23):104-105.
[2]張曉.李安電影中的文化解析——高低語境文化理論視角[J].蘭州學刊,2015,(12):206-208.
[3]周潔,陳智毅.論李安改編電影的特色與魅力[EB/OL].(2015-10-01)[2016-01-15]http://mall.cnki.net/magazine/Article/
DYLX201517022.htm.
[4]馮磊.李安電影的視覺審美藝術[EB/OL].(2015-12-31)[2016-01-15]http://www.cqvip.com/QK/80322X/201523/666803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