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慧+張琪琪+李可
【摘要】 目的 分析超聲內鏡引導下細針穿刺活檢(EUS-FNA)對胰腺腫瘤的診斷價值。方法 7例接受EUS-FNA的胰腺腫瘤患者, 按照穿刺病理學及細胞學的檢查結果給予確診。結果 7例均表現(xiàn)為低回聲邊界不規(guī)則病灶, 4例患者通過病理與細胞學診斷為胰腺癌(PC)后實行手術證實, 3例患者通過病理檢查與細胞學的檢查結果顯示為炎性上皮細胞, 術后病理證實1例慢性胰腺炎合并囊腺瘤, 3例慢性胰腺炎。結論 EUS-FNA為病理學上診斷胰腺腫瘤有效且安全的方法, 應為首選。
【關鍵詞】 胰腺腫瘤;超聲內鏡;病理學;細針穿刺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5.061
PC是一種惡性腫瘤, 給人類的健康帶來了嚴重危害 [1]。隨著社會不斷發(fā)展, 超聲內鏡(EUS)被廣泛運用, EUS成為臨床診治的常規(guī)方法, 尤其是對于胰腺疾病診治優(yōu)勢尤為明顯[2]。EUS診斷技術及內鏡介入醫(yī)治技術被臨床廣泛使用, 特別是EUS-FNA的使用, 明顯提高了胰腺腫瘤的穿刺活檢水平, 為胰腺腫瘤的臨床治療提供了新的途徑。本研究分析EUS-FNA對胰腺腫瘤的診斷價值, 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7例胰腺腫瘤患者, 經CT檢查后確認, 其中男4例, 女3例, 年齡53~67歲, 平均年齡62.5歲。在EUS-FNA檢查前行肝腎功能的檢測、凝血酶原時間檢測, 停止使用抗凝藥品>7 d, 未有出血表現(xiàn)。
1. 2 治療方法 患者均常規(guī)行無痛胃鏡檢查準備, 幫助患者構建靜脈通道, 以患者的左前臂大靜脈作為注射部位, 于注射麻醉前放入口墊, 且進行牢固固定?;颊呷「┡P位并且右肩部向下斜靠, 頭偏右側, 手術前給予靜脈注射芬太尼, 隨后選擇丙泊酚靶控輸注, 從2 μg/ml開始逐漸增加, 患者入睡后, 實行插鏡操作。術中根據(jù)心率、血壓調節(jié)靶控輸注的濃度。待超聲內鏡入患者胃內后, 對于患者胃腸壁局部的狀況進行觀察。將超聲系統(tǒng)開啟, 順著胃底部、胃竇、胃體、十二指腸的球部及降部進行超聲檢查, 待發(fā)現(xiàn)病變后, 詳細觀察腫塊的位置, 形態(tài)、邊緣情況、大小及回聲的狀況, 且觀察有沒有侵犯門靜脈、脾靜脈、腸系膜靜脈、腸系膜動脈與附近組織, 對于胰腺附近的賁門、縱膈、胃小彎和胃大彎與腹腔動脈等位置的淋巴結檢查。細針穿刺活檢過程中, 彩超能夠顯示血管與血流的聲像圖, 需注意避開穿刺部位血管, 選取合適位置固定, 按活檢孔將穿刺針刺入, 將穿刺針與針芯在出現(xiàn)病變的位置刺進, 與10 ml針筒相連接然后進行負壓, 在負壓狀況下從靶病變中行上下提插操作。把穿刺針拔出來, 將組織條送至涂片及病理檢查, 反復進行3次抽吸可得到足夠的組織。
2 結果
2. 1 7例患者的病灶表現(xiàn)均為低回聲且邊界不規(guī)則。4例為胰腺體尾腫物, 腫塊最大徑為44.0 mm, 最小徑為8.0 mm;3例為胰腺頭頸腫物, 腫塊最大徑為35.0 mm, 最小為12.0 mm。7例患者中進行3次穿刺就能獲得足夠的標本, 成功穿刺并且取材均比較滿意, 其中有4例患者經過病理和細胞學診斷為胰腺癌且實行了手術證實, 3例患者的細胞學檢查及病理檢查結果表明為炎性上皮細胞, 但臨床癥狀及增強CT掃描均顯示為胰腺癌, 經EUS-FNA診斷考慮胰腺炎可能為慢性, 通過患者和外科醫(yī)生實行討論后, 患者實行手術醫(yī)治, 術后病理證實慢性胰腺炎合并囊腺瘤1例, 慢性胰腺炎3例。
2. 2 EUS-FNA后患者分別在2、24 h對脂肪酶、淀粉酶、血常規(guī)進行檢測, 其淀粉酶和脂肪酶有輕度升高者1例, 發(fā)生率為14.29%, 對其實行針對性醫(yī)治后情況明顯緩解, 無一例患者發(fā)生重癥胰腺炎。本組患者均未發(fā)生穿孔、感染、出血等嚴重并發(fā)癥。
3 討論
隨著近年來超聲內鏡在臨床上的廣泛運用, EUS檢查已成為對胰腺疾病診斷主要方法, 特別是EUS引導下行介入技術方案的使用, 給胰腺癌患者的臨床診治工作提供了新的途徑。EUS是通過結合超聲與內鏡的微探頭, 且使探頭在胃壁與十二指腸壁等部位上, 緊貼胰腺進行的一種多方面掃描。該檢查技術有效彌補了常規(guī)超聲檢查技術的缺點, 與高頻探頭相結合, 可以形成高清晰度的圖像。實行EUS-FNA能夠將腫瘤組織細胞直接獲取, 并且可以避免傳統(tǒng)超聲引導的缺點, 更加直接地獲取標本, 進而讓穿刺取材陽性率和成功率提高[3]。
本文結果顯示, 檢查提示均為胰腺炎, 但是EUS-FNA的診斷率要比CT高。EUS-FNA安全性較高, 和CT、US引導下經皮穿刺對比, EUS可讓病灶和超聲探頭的距離縮短, 穿刺的時候可以實時掌控穿刺針頭, 但彩超功能能夠更近距離地觀察患者病灶周圍的血管情況, 因此在實行EUS-FNA時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較少。行EUS-FNA過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約是3%。此次對7例患者實行穿刺, 僅有1例淀粉酶和脂肪酶有輕度升高, 其發(fā)生率為14.29%, 給予針對性醫(yī)治后好轉, 沒有重癥胰腺炎出現(xiàn), 沒有感染、穿孔、出血等并發(fā)癥出現(xiàn)。此次研究里運用無痛技術, 其麻醉鎮(zhèn)痛藥物為丙泊酚, 可使患者于淺度睡眠下進行手術, 術中不會使患者產生痛苦, 故有效減輕了機體的應激反應, 降低了手術的風險, 同時還有助于醫(yī)師進行相關的精細操作, 讓穿刺更加順利, 安全性提高。
綜上所述, EUS-FNA為病理學上診斷胰腺腫瘤有效且安全的方法, 對胰腺良性疾病鑒別價值重大。
參考文獻
[1] 蘇惠, 金鵬, 盛劍秋, 等.骨肉瘤胰腺轉移1例并文獻復習.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 2013, 22(10):1043-1045.
[2] 張文穎, 金震東.超聲內鏡在胰腺腫瘤治療中的應用進展.臨床肝膽病雜志, 2012, 28(8):573-575, 578.
[3] 張薇, 唐喜玉, 肖茂林, 等. 35例胰腺癌誤診原因分析.皖南醫(yī)學院學報, 2010, 29(3):223-224.
[收稿日期:2016-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