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書竹 李卓英
“取到了,取到了”。宜豐縣潭山鎮(zhèn)中興村的李大媽開心地說:“現在可好啦,再也不用到鎮(zhèn)里的銀行排長隊啦,就如同在自家門口開辦了一個“小銀行”,辦理小額金融業(yè)務也方便了許多?!苯裉煲淮笤纾畲髬寔淼嚼现荛_的雜貨店,前后不到3分鐘,就取出了3月份的80多塊錢新農保。七十多歲的張大爺也高興地接過話茬:“是啊,眼下正是春耕備耕的農忙時期,買農資得用錢,但為此要特意跑趟鎮(zhèn)里還真是麻煩,加上自己腿腳又不靈便,出去一趟來回要20多塊錢車費,還要吃一頓中飯,中飯起碼要5塊錢以上,一般70塊錢的養(yǎng)老金要花掉將近一半,太不劃算了。所以,我們都要感謝宜豐農商銀行!”
中興村坐落地點潭山鎮(zhèn)西北部,距集鎮(zhèn)6公里,該村四面環(huán)山,青壯勞動力大多在外打工。以往,村民經常要為取幾十塊錢的新農保、高齡補助不得不花上大半天時間,趕往數十里開外集鎮(zhèn)上的銀行網點。
截至2016年3月底,全縣共有215個行政村,設立了助農取款服務點168個,實施一年多來,實現了農村小額提現“不出村、全天候、無風險”。2015年8月至2016年2月29日,宜豐農商銀行共發(fā)行助農業(yè)務29199筆,總金額1031萬元,以每次(筆)業(yè)務為農民節(jié)約交通餐飲花費10元和4小時計,該業(yè)務為農民群眾節(jié)約29萬元和11.6萬個小時。2015年,該行率先開展了銀行卡助農取款服務“村村通”建設工程。短短一年多時間,已實現了助農取款服務在全縣行政村的全覆蓋,實現了“機到村、卡到戶、錢到賬”,讓農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基礎金融服務,涵蓋匯款、轉賬、小額取現、新農保支取等業(yè)務。
自從宜豐農商銀行在中興村設立了銀行卡助農取款服務點以來,老周的雜貨店里人氣顯得更旺了。這些村民來到店里除了進行手機話費充值、電費等日常繳費之外,更多的是查詢新農保補貼的余額、外地務工子女轉賬匯款的到賬情況。
“把腳印留在基層,把口碑立在民心”。隨著“村村通”工程的深入推進,宜豐農商銀行為政府與農民搭建起新的橋梁,更好地落實了金融惠農的政策,也贏得了老百姓的口碑,基本實現了打通農村基礎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的目標。